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问君何能尔(你)B . 浑欲不胜簪(简直)C . 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D . 我报路长嗟日暮(回答)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B . 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C .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D . 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日:饭疏食,饮水,_,_。(论语十二章) (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3)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_,_”写出了大漠夜色的宁静。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文字。 最美人间四月天,情思几许语深浅?你说,一树一树的花开最鲜yn_,一莺一燕的呢nn_最动听。他说,波光里的艳影在心头荡yng_最沉醉,向青草更青处漫s_最深情。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9月10日快到了,班级组织庆祝教师节活动。 (1)下面是两幅庆祝教师节的宣传画。请任选一幅,从文字设计方面作简要说明。不超过60字。 (2)同学们给老师制作了一张教师节贺卡并题赠首小诗,请你补写小诗的后两句。 人们常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却希望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_日光下澈_悄怆幽邃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 .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 .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 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 . 本文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鸟说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啁啾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鵱鷇,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注释】即:走近,靠近。掬:用手捧,盈掬:这里指用手满握。鵱:音构,鸟卵。这里指幼鸟。奚:为什么。适:到去。(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_ 辄息于屋上_手下,鸣乃已_ 见辱于人奴以死_(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雏 且 出 矣 雌 者 覆 翼 之 雄 者 往 取 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4)结合鸟说中的鸟“辱于人奴以死”,和马说中的千里马的遭遇。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现代文阅读。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扬扬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所讲述的三个故事。 (2) 第段画线句“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中的“花朵”“石块”和“污水”分别指什么? (3) 有人说:“莫言用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来透视社会疾病和劣根性,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某种不良的社会生态。”请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你的理解。 (4)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社戏(节选)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篱,阿发拔后篱,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义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槽,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腺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以“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是( ) A . 第一段第3句的“点”、“硫”、“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B .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 .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 . 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3)第小节哪两个词集中体现了“我”在夜行途中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请以“善待 ”为题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母、地球、自己),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听他们说,世上还不曾有过像他那样尽心尽责的护林人:“连一捆枯枝都不让人拿走;要是你拿走林中的东西,无论在什么时候,哪怕在深更半夜,他会像雪一样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休想抗拒,因为他力大无比、又像魔鬼那样灵活没有任何东西能收买他,无论金钱美酒都不管用;他不受任何诱惑。有些人多次想干掉他,都干不成。”这段文字选自_(作者)的_(作品),这是一部“异常优美”(高尔基语)的作品。尽心尽责的护林人,被称为“孤狼”“没有任何东西能收买他”,但他为何还是放走了偷树的庄稼人?_(2)北大教授林庚认为:“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漫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的确,孙悟空与妖魔以及诸天神的角逐,也明显带有游戏意味。你如何理解“儿童的游戏性”?请结合孙悟空的相关情节加以阐释。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