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doc_第1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doc_第2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doc_第3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doc_第4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练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在装水的容器中伸入一手指(不碰到容器底和壁, 且水不溢出 ),会使容器底部所受水的( )A . 压力增大、压强增大B .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C . 压力不变、压强减小D .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2. (2分)(2015赤峰)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B . 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C . 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 . 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水的沸点升高3. (2分)如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其水平细管足够长,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刚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液体是酒精(酒精=0.8x103 kg/m3),右管液体是水(水=1.0x103 kg/m3)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 )A . 右边液面下降1cmB . 右边液面下降2cmC . 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cmD . 左右液面一样高4.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小小的蝉可以轻易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压强B . 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而增大C . 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时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D . 用力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变大,硬币就“跳过”栏杆5. (2分)如图所示,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 液位计B . 船闸C . 倒装壶D . 抽水机6. (2分)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于今夏“探触”5000米深海,“蛟龙号”再度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深度记录。当“蛟龙号”浸没在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B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 . 压强减小,浮力增大D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7. (2分)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 . 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 . 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D . 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8. (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A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C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D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9. (2分)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 ) A . 甲位置最大B . 乙位置最大C . 丙位置最大D . 三个位置一样大10. (2分)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B .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4NC .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ND . 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11. (2分)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满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在两杯中,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B . 将放在乙烧杯中的橡皮膜下移,压强计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将减小C . 液体在金属盒橡皮膜所在的位置产生的压强p甲p乙D . 甲、乙两个烧杯中所装液体的密度关系是甲乙12. (2分)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如右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 ,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 ,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 p甲p乙 , F甲F乙 B . p甲p乙 , F甲F乙C . p甲p乙 , F甲F乙 D . p甲p乙 , F甲F乙13.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 ) A .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B . 锯条弯了C . 机翼的形状D . 厨房粘钩14. (2分)下列生活实例与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B . 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C . 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 . 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5. (2分)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 .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C . 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D . 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二、 填空题 (共5题;共7分)16. (1分)如图所示,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简单的_。若水对壶底压强是1.5103Pa,则壶中水深_cm。 18. (1分)为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进行验证。如图所示是其中的某一次实验的操作过程。这是想验证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有关。19. (1分)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20. (3分)使用图中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时,先要使U形管两管中液面的_为零,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的关系。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入_(选填“水”、“酒精”或“盐水”),并将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1. (5分)如图所示,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其横截面积是 10cm2 , 现用轻质塑料片附其下端,然后竖直插入水面下 20cm 处,现从管口向下注入酒精,当注入酒精的体积为多少时,塑料下落?(g 取 10N/kg,酒精密度 0.8g/cm3)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22. (4分)水平实验桌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水和大小不同的A、B两个空烧杯小金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所受的重力是否有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为L,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保持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不变,向A烧杯内再缓慢加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小金发现h2h1 , 于是得出结论“液体产生压强与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请你指出小金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_;写出改进的方法:_五、 综合题 (共1题;共2分)23. (2分)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从下图和下列的安全警示语中选出5个分析出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三峡船闸吸管的一端一般是斜的在输液时,要将液瓶挂高茶壶盖上有个小孔船闸设计成上图形式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六、 计算题 (共3题;共15分)24. (5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某节沉管两端密封后的质量为7.5107kg,体积为8104m3。安装时,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水箱中灌入海水使之沉入海底,为了便于观察安装情况,沉管竖直侧壁外表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水平长条形标识(如图所示),每条红色或白色标识的长度L均为30m,宽度d均为0.5m。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求: (1)沉管灌水前的重力; (2)要使沉管沉入海底至少需要灌入海水的重力; (3)沉管沉入海底后,两条相邻的红色标识受到海水的压力差。25. (5分)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足够高、底面积为3S,其内盛有体积为3103米的水;乙的底面积为S,所受重力为G。 求甲中水的质量。求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乙上截去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去部分放入甲的水中,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A中水的深度之比为h乙:h水为3:2,且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对甲底部的压力,求乙的密度乙。26. (5分)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2012年9月25日,该舰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它的一些参数如下:(已知 海水=1. 1103 kg/m3 , g=10 N/kg)(1)满载时,航母所受的浮力和海水对舰底的压强各是多大? (2)航母在海上以最大航速匀速前进时,航母的动力是多大?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