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僻字词如“藤”“鸦”等。2、通过讲解引导,了解曲牌名的相关知识以及马致远这个作家。3、背诵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讲解以及合作探究的方法,领会该首小令的语言特色及思想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借写凄凉的深秋晚景图所抒发羁旅思之情。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师:同学们,这节课由我来为大家上,我们要上的课是第三单元古代诗歌四首中的最后一篇,请大家先从课本里把它找到。在这个秋叶纷飞的季节里,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讲授一篇关于秋天的诗歌,准确地说应该叫元曲,但由于元曲对大家来讲还是个生疏的概念,所以这节课没上之前,我们暂时就这么称呼它,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邦,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的优秀典范,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歌就是元曲中的小令。已经浏览了内容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首小令写的是秋天。在学习之前,我要先请大家讲一下自己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2)生回答(4个学生)(3)师: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视角讲了一下自己心中秋天,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我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给大家看几张照片吧。(PPT展示)大家觉着我这三张照片里的秋天用哪个词语可以概括啊?(生答,可能出现的词语:美丽)我是个特别喜欢拍照的人,每到空闲时间,就特别喜欢约上三五个好友,寻觅着美丽的景点,每到此时,我的心情就超级的好,可以说大家刚才看到的照片就是我美丽心情的真实写照,心情好景物也是那样的美好。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二、解题(3分钟)(1)师:谈到马致远这个作家,对于大家来讲,可能特别得陌生,同学们在小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他,他是北京人,当然那个时候北京叫大都。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景物也是北京某个地方秋景。(2)师:谈完马致远,我们来看一下这首元曲的题目,它的题目是什么呢?(生答)究竟对不对呢?需要和同学们指出来的是咱们今天学的这首元曲题目是秋思,而“天净沙”是一个曲牌名,有关曲牌名的知识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请大家看我们的幻灯片(PPT展示“曲牌名”的知识),请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生读,做总结)三、初读小令正字正音(10分钟)1、(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天净沙 秋思这首元曲,画出比较难读的字词,通过查阅工具书标出它们的字音字义,然后我会请几同学上黑板来把他们写出来。(2)学生上黑板(可能存在的生僻字词“藤”、“鸦”)(3)师:以上两位同学不懂的字词主要有“藤”和“鸦”两个,大家先看这个“藤”字,从字音来看,它应该读teng,是个后鼻音并且是二声,咱们再从它的结构来看,它的形旁是个草字头,从我们以前遇见的一些草字头的字来看如“花”“草”等,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藤”字一定是一种植物,我们不看这个草字头的话,大家会想起哪个字呢?有没有觉得它和这个字“腾”长得很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是不是这个“腾”字的右下方是个“马”字,而咱们今天要学习却不是,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一下。然后再看这个“鸦”字,看到这个字,首先我们会想到它是一只鸟,的确,它就是一只鸟,大部分浑身乌黑,在我的家乡内蒙古大家都特别讨厌这种鸟,因为当地人会觉得它很不吉祥,大家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和北京烤鸭的“鸭”字混淆了,它是水里游的,也可以做菜,咱们今天学的这个“鸦”字是既不能游泳,也不能做菜,所以请同学们注意。2、(1)师: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画出节奏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播放录音)(2)师:录音听完了,不知大家的节奏画得怎样了,我们就请同学试着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听一下他读得对不对。(两个学生读毕,师作总结纠正)(3)师:大家对节奏的把握做得非常好,但个别的小错误需要大家改正,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一定要注意在哪儿可以停顿。(生齐读)(4)师:通过朗读,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元曲节奏感很强、并且读起来郎朗上口啊?我们的作者马致远究竟用了什么独门秘诀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现在请大家为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注音,相信很快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生标注音)师: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生回答),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会有一样的韵母a:如鸦ya、家jia、马ma、下xia、涯ya,马致远的绝招就这么轻易地被大家发现了,所以以后大家要是搞个小诗的创作,可以借鉴一下,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就会变得特别有节奏感了。四、细读小令探究思想(15分钟)1、(1)师:这首小令是要求大家当堂背诵的,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齐读一遍,体会一下,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秋景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和我在课堂的开始给大家所看的秋景图一样吗?请同学们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生答,可能出现的词有“凄凉”“冷清”“萧条”)(2)师:同学们总结很到位,这首小令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萧条的深秋晚景图,那么从文章中的哪些景物可以看出这幅秋景图的凄凉、萧条呢?请同学们将这些景物找出来。(生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师:那么这些景物又有何特点呢?是如何突出景物的萧条凄凉之感呢?我先给大家分析第一句中的景物“枯藤”在写藤时抓住了一个“枯”的特点,所谓枯字,就是没有生机,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给人一种荒凉之感;“老树”呢又抓住了一个“老”字来写,仿佛一切都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似的;再看“昏鸦”,本来看到这黑沉沉的乌鸦心情就不怎么好,结果还是在暮色沉沉的黄昏中看到了它,由此可知这秋景是何等得萧条凄凉。师: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古道西风瘦马”一句该如何通过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分析秋景的萧条凄凉,时间到了之后,我会喊停,想好的同学请直接站起来回答,哪个组回答的又快又好,我会给小组加分。(生回答,精彩度加分0.1)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特别精彩,我做一下简单地补充:古道突出了道路的古老悠远,基本都没有人走了,西风给人的感觉是很冷的,这一点突出了秋景的凄凉,瘦马又抓住了一个“瘦”字来写,可以看出作者旅途之艰辛,马都被累瘦了。(3)师:我们说秋思里所描写的凄凉萧条的景物可以通过我们刚才所分析的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直接来体现,但“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我个人觉得它描绘得场景应该是特别温馨的,所以我觉着它放在这里特别不合适,马致远作为一个元曲大家这一句是不是没有写好啊?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还是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时间到了之后我同样会喊停,想好的同学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生答)师: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去看小令的最后一句,前面大部分笔墨在写秋景,最后一句出现了“断肠人”,什么叫做“断肠人”呢?这里的“断肠”用以形容悲伤到了极点的人,那么作者因何而悲伤呢?试想一个游子,看着萧条的秋景,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小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河水旁边有一户人家,何等得其乐融融。而此时的作者却牵着瘦马、身在异乡,所以我们从“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就可以看出作者马致远作为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2、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将书合上,我们想一下,这首小令总共有五句,其中有四句在写景物,最后一句在写人,我们已经大体知道了这首元曲的思想内容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尝试着背一下,我会从每组随意抽查一个人,背会的会加分。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计时。(生背,加分)五、精读小令明确写法(5分钟)(1)师:从大家的背诵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这首只有五句的小令已经是特别得熟悉了,我们已经基本知道了天净沙 秋思这首元曲描绘的是一幅凄凉萧条的深秋晚景图,表达的是一个游子的羁旅思乡之情,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将这幅秋景图给描绘一下,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三个学生答)(2)师:咱班的同学对秋景图的描绘可谓绘声绘色,秋景之萧条,游子之断肠瞬间仿佛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首小令在写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借景抒情,那么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呢?答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是借萧条的秋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谈到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也就是借写有特点的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有个学者叫王国维,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什么意思呢?(PPT,生答)一切景物所表达的语言就是心情的写照,就像我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就超级喜欢给美景拍照,照片之美也是我美好心情的写照。对于借景抒情这种写法在我们日后要学习的诗词和散文里大家会很频繁地遇见,所以不管同学们以前有没有留意过它,从这节课开始,大家对这种写法就不会再陌生了。六、作业布置(1分钟)(1)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这首小令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国语法教学课件
- 部编村居古诗教学课件
- 美甲初级教学课件
- 公司饭堂员工培训
- 泄洪道开闸清淤施工方案
- 内镜科护理考核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临终病人需要的礼节
- 大学夏令营汇报
- 酒标设计预算方案范本
- 个人近期工作总结
- 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报告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化妆品代理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粗杂粮及粗杂粮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军用无人机讲解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试题解析及答题技巧
- 长宏国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项目四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92课件
- 电缆桥架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