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1页
学校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2页
学校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3页
学校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校 工 作 总 结(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连云港市花果山中学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学教和谐,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紧紧围绕“管理规范,全面育人,创好品牌”为办学目标,以“行方”为校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实现校园建设与管理规范的同步提升和推进,向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异发展目标迈进。二、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创建一个优秀团队学校这几年来都非常重视“依法治校”,在处理日常事务、评先选优、晋级晋升方面都严格按照规定和制度办事,在用人方面,一贯坚持用人所长,重知识、重能力、重奉献精神,唯才、唯德、唯勤,同时充分看到,用足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在对待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采取多交流、多沟通,取同存异,有容人之量。热情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针对教师中合理合法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坚决与老师一道解决实际困难,既是当家人,又做教师的贴心人。比如教师及家属生病、家庭经济困难等等,我们都尽可能的上门慰问和帮助。学校领导做到“深入教学第一线”,上课、听课、评课。和老师们探讨课堂教学和教改教研,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对决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工作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崇尚实干,工作效率较高。三、注重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科学高效为了抓好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我们将一线工作与后勤保障、教学管理与班级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到人,实行“分管即主管”的管理方式,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实行“学校办公会制度”,增强了干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实行值周制度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批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学习、行为习惯、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管理,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收“眼底”,便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把握各方面工作的运转情况。各部门的工作既竞争又合作、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四、落实并完善育人网络,全面育人工作卓有成效过去几年,我们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工作特色和管理机制。在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监督、班级工作检查评比、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管理和全员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实效。2010年,我们认真贯彻新浦区德育工作八项行动计划和开展“三养成”教育系列活动,继续发扬我校德育工作优势,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中学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构筑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具体来说,从以下和个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花果山中学校园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了国情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聘请花果山派出所、市法院等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活化教育内容,深化教育主题。使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寓以其中。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每学期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通过每周一次的班级常规检查评比,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本年度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以美化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树立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只有教师先行,学生才能行的意识”,在体验教育中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并结合在各项教学中。学生们从实践体验中明白了平日厌烦了的说教的道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班会和黑板报内容,黑板报、宣传栏是德育宣传的好阵地。本年度,德育处对黑板报和班队会进行了规范,规定了具体的内容,有环保的、安全的、爱国的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巩固了养成教育的成果。五、以“质量”为先导,逐步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学校一贯强调质量意识,并在继续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营造一种深厚的教研气氛。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区教育局的总体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联系我校实际,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了不少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进一步认真落实教师的“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认真,教育学生做好“八好”、提高“三率”。教师培养目标明确,学校两个学期分别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教师听课月”活动,旨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探索不同课型的结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并多次派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并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给予集中评价,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的发展需求,让课堂教学返朴归真,达到“教必有效,学要快乐”的目的。加强教育改革和教研工作,按区局要求,教研活动和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每个教研组确定一个专题开展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组织教师参加区、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本年度,学校有区级以上获奖论文34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4篇,市级“十一五”课题9个。本学期还改革了作业检查制度,有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教务处成员深入各班,随时走到班级随时就检查,加大了教学质量的监控。2010年12月14日,新浦区初中语文“六模块”构建式课堂及学科教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我校曹桂平等语文教师也参与了教学活动,受到了观摩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摒弃只注重学生智商发展,忽视学生个性心理成长的观念和做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为学生自尊、自信的人格奠定基础。转变教师的角色,变“教”为“导”,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充满阳光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自主、和谐、健康成长的摇篮。本学期,我校加强了市、区教育局“振兴阅读”的工作,由专人(曹桂平老师)负责管理。及时开放图书馆和发放精读书籍,教务处积极倡导“每日读书活动”,班主任高度重视,围绕“振兴阅读”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并积极参加市“我与经典有约”竞赛活动,有多位学生获奖,曹桂平、范守东、刘玮、赵春景等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奖,为营造书香校园创设了良好局面。严格执行“六严”规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了花果山中学四十三届运动会,通过了二星级心理咨询室验收。落实省、市、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2010年有40位同学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有30余位同学考入四星级高中,其中赵盼同学为美术特长生。六、学校的其他工作(一)严格控制流生和动员流生回校制度。(二)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校获得了诸多荣誉,如区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区2009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一等奖、市小公民道德实践示范基地、市精神文明精神先进单位、区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区学双百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区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区诗歌朗诵一等奖、通过二星级心理咨询室验收等。(三)学籍管理规范,巩固率达标,多次受到上级好评。(四)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计划内课程开课率达100%。(五)落实全员育人工作体系,认真完成区局布置的德育工作任务。在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中注意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本学期又特别强调了教师工作制度、教师行为规范以及教师工作方法,将德育考核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六)严格控制开支,提倡勤俭办学,努力少花钱,多办事;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无小金库、无乱收费现象;认真执行收费政策,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七)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积极政组织教师参加计划生育专题培训,戴平老师作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的讲座,我校计划生育率达100%,并按规定发放独生子女费。(八)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与机构,在学校画廊以及班级黑板报上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建立安全隐患逐日排查制度,配合花果山乡派出所进行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并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地震、防火等应急预案演习。学校无伤害事故发生,学校在传达室、会计室、微机房等重要部门技防设施到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刑事犯罪率为零。无火灾、危房倒塌、楼道踩踏事故发生;无传染病蔓延等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非正常停课、群访事件发生,年投诉信访为零。(九)教育技术装备建设1、加快现代化教学建设步伐,达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二类标准。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每位教师配备手提电脑,满足了教师网上备课、制作课件、查阅资料等需要。并建成校园网地址为:/。2、学校纸质图书共15380册,生均33册;新增图书1000册,生均2册;建成并正常使用“教育装备管理”和“区域图书管理”系统,图书登记率达70%以上,生均借阅图书15册以上。3、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实现光纤连通;在原有机房的基础上,新装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