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1.2、内容解析本课内容是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1。本课内容是学习反比例函数概念后的巩固和提升,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科书通过研究修建圆柱形煤气储存室的实际问题,将蕴含在其中的两个成反比例的变量抽象出来,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深化反比例函数的认识,提高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经历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对圆柱形煤气储存室的底面积、高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抽象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通过应用反比例函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反比例函数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虽然已经学过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但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反比例函数时,可能对比例系数理解不透,对两个变量的反比例关系把握不准。因此在建立函数关系时,要仔细分析实际问题,准确抽象出常量和变量,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两个变量的积是一个常量。同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变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取值范围。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抽象得出实际问题中变量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四、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1(1)我们已经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哪些内容?(2)前面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类比前面的学习过程,我们继续探究什么?基本方法有哪些?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比例函数的现实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你会发现,有了反比例函数,很多实际问题解决起来会很方便。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及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重点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对象是否清楚,基本方法是否了解。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函数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创设情境,探究学习问题2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掘进多深?(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挖进到地下15m时,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师生活动:通过微课进行学习。这是一个关于圆柱体积的应用题。可以先让学生识题,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通过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分析,最后通过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1) 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2) 问题中包含哪些量?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谁是谁的函数?写出关系式。(3) 从函数角度看,把储存室的底面积S定为500m2是什么意思?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又是什么意思?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圆柱体积一定时,高越小底面积越大,高越大底面积越小;直观展示,方便学生理解圆柱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和高的关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圆柱形煤气储存室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之间函数关系的研究,认识到体积一定,当挖掘深度d发生改变时,圆柱底面积S随之改变。首先建立解决问题的反比例函数模型,然后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进行解决,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践运用,解决问题随堂练习1(1)已知某矩形的面积为20cm,写出其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矩形的长为12cm时,求宽为多少?(3)当矩形的宽为4cm,求其长为多少? 师生活动:利用几何画板展示矩形面积一定时,宽越小长越大,宽越大长越小;直观展示,方便学生理解矩形面积一定时,长和宽的关系。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过程。夯实基础,自我发展:1.矩形面积为4,它的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表示为()2. 在体积为100的圆柱中,它的底面积S与高H的函数关系是 。3. 在面积为12的三角形中,它的一边长y与这边上的高x的函数关系是 。4. 某单位要建一个200平方米的草坪,已知它的长是y米,宽是x米,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当它的长为25米时,则它的宽为_.能力提升,我思我进步:1.小明家用购电卡买了1000度电, 那么这些电能够使用的天数y与平均 每天用电度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是 , 如果平均每天用5度,这些电可以用 天,如果这些电想用250天,那么平均每天用电 度. 2.判断路程一定时,行驶时间与行驶速度成反比例( )圆柱体体积一定时,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与宽成反比例(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反比例( )3.如图,某玻璃器皿制造公司要制造一种窖积为1升(1升1立方分米)的圆锥形漏斗(1)漏斗口的面积S与漏斗的深d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cm,则漏斗的深为多少?提高探究,挑战自我:1.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 )2.已知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cm,宽是5cm,高是xcm(1) 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式;(2) 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 当x3cm时,求y的值活动: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写在纸上,并与同伴交流补充。归纳 常见的与实际相关的反比例 (1)面积一定时,矩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 (2)面积一定时,三角形的一边长与这边上的高成反比例; (3)体积一定时,柱(锥)体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4)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5)总价一定时,单价与商品的件数成反比例; (6)溶质一定时,溶液的浓度与质量成反比例师生活动:教师利用ppt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自主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展示结果,教师给予鼓励,规范解题书写过程。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总结的与实际相关的反比例。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并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能力。4、反思小结,提升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怎样的?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反比例函数等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还原:将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求解得出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结果。(2)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师生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设计意图:学生在反思中整理知识,梳理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认识。5、布置作业必做题:教科书第15页练习3,习题26.2第2、3、6题。选做题:教科书第17页7第9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x,y,其面积为2,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A. B. C. D.2.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院司法调解协议书范本
- 汉沽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火锅店长期员工合同协议
- 职工交通事故死亡协议书
- 用木桩护坡施工合同范本
- 海城农村房屋继承协议书
- 物流服务运输合同协议书
- 锁具维修合同协议书模板
- 爆破工程联营合同协议书
- 私人租地建养殖合同范本
- 线条系列(会变的线条、雄伟的塔、茂密的花) 单元作业设计
- 注安建筑施工实务记忆口诀全套
- 供应商审核计划表
- 亿航智能介绍
- MGGH冲洗水管道接口安装四措二案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GB/T 26746-2011矿物棉喷涂绝热层
- GA/T 1105-2013信息安全技术终端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危险化学品MSDS(氯化铵)
- 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