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3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缭绕(lio) 冰镐(o) 携带(xi)B . 摄影(sh) 砭骨(bin) 耸立(sn)C . 呼啸(xio) 窒息(zh) 崔巍(wi)D . 履践(l) 巉岩(chn) 滞留(zh)2. (2分)给划线的字选择义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百废待举 “举”的义项:往上抬起兴办,做提出全,都自出心裁 “裁”的义项: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削减,去掉一部章的体裁、格式安排取舍A . 举裁B . 举裁C . 举裁D . 举裁3.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B . 上使外将兵 陈胜自立为将军C . 一片狼藉 藉第令毋斩D . 为屯长 好为梁父吟E .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F . 呼天抢地 以头抢地耳4. (2分)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 . 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 . 具答之,便要还家D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逝者如斯夫 匹夫不可夺志也B . 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 . 意与日去 吾日三省吾身D . 夫君子之行 不亦君子乎6. (2分)朗读下列文言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 . 发闾左戍渔阳900人D .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7.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举杯邀明月,_(李白月下独酌(其一)_,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无限山河泪,_(夏完淳别云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的“_”,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志。九零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十二章中的“_”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8. (5分)改写句子。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写句子)索溪峪的美景难道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吗?(改为陈述句)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改为间接引语陈述句)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迅速地向前走。(修改病句)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47分)9. (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早作裘万顷(宋)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注释】井梧:井边的梧桐树。缄:包藏。斗:北斗星。河:银河。(1)诗中“井梧飞叶”与“_”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10.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_(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_背景有关。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3)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B . 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C . 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D . 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11.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本文的作者是_,字晓岚,_(朝代)文学家。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山门圮于河_ 阅十余岁_不亦颠乎_ 啮沙为坎穴_(3)翻译下面的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4)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人因何而笑?(5)本文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请谈谈你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12. (10分)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题目。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但当涉猎_即更刮目相待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卿言多务,孰若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孙权的循循善诱、吕蒙的坦率直爽、鲁肃的真诚爱才都在文中得到表现。B . 本文详写孙权劝学和吕蒙学习的情况,而略写鲁肃赞学,有力地突出了中心。C .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使人感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D . 吕蒙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来回答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请以“拾起的 点滴”为题作文。要求: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