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物理高考研讨会课件.ppt_第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物理高考研讨会课件.ppt_第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物理高考研讨会课件.ppt_第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物理高考研讨会课件.ppt_第4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物理高考研讨会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水的老师们您们好 高三物理复习建议 全国高考情况试题评价展望高三复习建议 全国高考情况 一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四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 全局性作用 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 全国提出教育的三大历史性任务培养人才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知识贡献 加强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 与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构建体系 构建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一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十一五 规划纲要中明确 优先发展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 一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一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学内容方式 考试招生制度 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 二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 教育投资情况 2 高考招生情况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高考 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约为580万 而实际录取仅为22万人 2008年研究生招生总数42 6万2009年研究生继续扩大招生 1998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108万1999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153万2000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221万2001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260万2002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320万2003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380万2004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420万2005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475万2006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540万2007年高考录取人数约为567万2008年高考计划招生约为599万2009年高考计划招生约为629万 二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3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实现为大众化教育按照国际化分方法 高校学生的入学率达到15 以上则为高等教育大众化 如果达到50 则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北京和上海04年就已经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入学率分别为54 53 08年北京达57 2005年高校学生毛入学率达到21 2008年高校学生毛入学率达到23 二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4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一教育大国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超过了美国 名列全世界第一 我国同法国 英国 德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许多国家签订了学位 学历互认协议 三 高考的变化 1 高考招生的变化 1978年高考 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约为580万 录取仅为22万人 2004年全国考生约723万 招本科生约200万 专科 高职 约200万2005年全国考生约867万 招本科生约230万 专科 高职 约240万2006年全国考生约950万 招本科生约260万 专科 高职 约270万2007年全国考生约1010万 招本科生约280万 专科 高职 约270万2008年计划招生本科生约为300万 专科 高职299万 2009年计划招生本科生约为320万 专科 高职309万 三 高考中的变化 2 试卷难度2002年难度为0 382003年难度为0 452004年难度为0 59 北京自主命题 2005年难度为0 512006年难度为0 560 582007年难度为0 56 0 419 0 59 0 464 2008年难度0 504 0 436 0 549 0 454 2009年难度0 55 0 450 0 55 0 480 试题评价展望 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北京卷 1 总体评价 1 不偏不怪2 加强对学生表达和运算能力的培养3 三套题目均没有卡尺读数问题4 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提高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 增强应用图象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建立模型的能力 一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 试题的特点北京卷一 北京市理综物理试卷1 阅读量不大 计算量也不太大2 注重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的考查 3 题型 题目稳定4 注意联系实际5 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6 实验大众化7 体现新理念8 学科内综合 9 对建模进行考查9 一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 试题的特点全国一卷 一 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 1 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2 试题难易分布合理 层次清楚3 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4 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准确表述的考果5 体现物理学科知识与自然现象 科学技术的联系 一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 试题的特点全国一卷个人感觉 1 坚持以能力立意 1 2 2 突出对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1 2 3 非重点知识同样考查能力 1 2 3 4 保持题目向中档靠拢5 数学能力要求依然高6 注重学科内的综合7 坚持学科特点8 不太注意联系实际9 没有开放性的题目 1 一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 试题的特点全国二卷 一 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 1 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2 试题难易分布合理 层次清楚3 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 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4 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运用能力及对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能力的考查5 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一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 试题的特点全国二卷个人感觉 1 基本保持题目类型2 坚持以能力立意 1 2 3 突出对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1 2 4 试题 注重基础 5 联系实际不够6 题目向中档靠拢 是向而不是保持 7 坚持学科特点8 注重学科内的综合 一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二 考试大纲的修订情况 1 考试大纲的变化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的 命题指导思想 更名为 命题要求 在 命题要求 的具体内容表述上 增加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并将原来的 试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变为 要关注科学技术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07年没有变化 08年没有变化 09年没有变化 二 考试大纲的修订情况 2 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 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从加探究到去掉探究 加一项能力要求 三 2009年高考命题展望 1 基本保持题目类型 小心回马枪 2 坚持以能力立意3 坚持对主干知识进行考查4 仍会注重基础5 注意联系实际6 保持题目难度向中档靠拢 7 继续保持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8 保持实验题目结构的设置9 保持学科内的综合 复习指导建议 复习指导建议 一 坚持动笔 好眼力的不如赖笔头 1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势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所以文字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 例1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一半 求全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2 16分 人原地跳起时 先屈腿下蹲 然后突然蹬地 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 视为匀加速 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 加速距离 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 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 竖直高度 现有下列数据 人原地上跳的 加速距离 d1 0 50m 竖直高度 h1 1 0m 跳蚤原地上跳的 加速距离 d2 0 00080m 竖直高度 h2 0 10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 而 加速距离 仍为0 50m 则人上跳的 竖直高度 是多少 例3 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 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 平衡时 弹簧的压缩量为x0 如图所示 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 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 但不粘连 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 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 它们恰能回到o点 若物块质量为2m 仍从a处自由落下 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 还具有向上的速度 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例4 如图 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 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 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 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 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 m1 m3 的物体d 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 则这次b刚离地面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复习指导建议 二 坚持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上下功夫 没有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真正理解 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 理解能力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只有理解的东西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只有理解的知识才可正确的应用它只有理解的所学的知识才可能激发学习兴趣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能得心应手的应用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加深理解 要学会解释解释可分为三个层次 常用的解释方式 解释的作用 解释举例 下笔如有神 三 坚持在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上下功夫 没有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把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物理过程是令人激动的时刻 是一个人物理素养的标志 1 学会分析物理过程从时间的角度从空间的角度 2 学会等效物理过程 3 学会利用物理过程 不能自觉地运用图像语言 有碍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将物理过程或物理情景用各种图像 图示 示意图 草图 图形 各种 场 线等等进行描述 图像可以描述问题 图像可以反映规律 图像可以处理有关数据 图像的最大特点是它具有直观性 1 四 坚持在 图像 语言上下功夫 1 图像 是广义的2 图像 是科学的3 图像 是国际化的 例1 自由落体运动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一半 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例1 自由落体运动最后一秒下落的高度为全程的一半 求全程内平均速度 例2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 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3 2m高处自由下落 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 0m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 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 求此力的大小 例3 如图所示 以9 8m s2的水平速度vo抛出一物体 飞行一段时间后 垂直地撞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 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多少 例4 一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水平抛出 落在斜面上的b点 求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例4 一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水平抛出 落在斜面上的b点 求物体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 例北京24 18分 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 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在电场中 若将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 运动中小球的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取sin37 0 6 cos37 0 8 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 抛出 求运动过程中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 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坚持在 图像 语言上下功夫 例8 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的木块 一只枪沿水平方向先后发射两颗质量相同 速度相同的子弹 两子弹分别从木块不同的位置穿过木块 设两子弹穿插过程木块的时所受阻力相同 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则在两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 cd a木块增加的动能相同b两子弹损失的动能相同c产生的热量相同d第二颗子弹所受阻力的冲量较大 坚持在 图像 语言上下功夫 例5 如图6所示 一金属圆环处于匀强磁场中 磁场方向垂直圆面 当磁感应强度 随时间t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时 则金属环中感应电电流i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应为 t s 例4 一闭合线圈固定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 设向里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 线圈中的箭头为电流i的正方向 如图1所示 已知线圈中感生电流i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例3 一匀强磁场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 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 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 线圈平面位于纸面内 如图1所示 现令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 先按图2中所示的oa图线变化 后来又按图线bc和cd变化 令e1 e2 e3分别表示这三段变化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i1 i2 i3分别表示对应的感应电流 则 a e1 e2 i1沿逆时针方向 i2沿顺时针方向b e1 e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