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 (共3题;共22分)1. (6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lioq_di觅食空旷_逗_除犬吠重_2. (10分)默写句子 (1)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 (2)行到水穷处,_。(王维终南别业)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若夫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_,_。 3. (6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同“_”,_才美不外见 “_”同“_”,_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67分)4. (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冬妮娅凝视着落日金黄色的余晖,神情忧都地说:“莫非说我们的友谊真像这落日一样,也要消失了吗?保尔凝神地望着她,紧锁着双眉,轻轻地说:“冬妮娅,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谈过。毋庸置疑,你知道我是多么深深地爱着你。而且就是现在,我对你的爱仍然可以复旧如初,我只有一点要求,你一定要和我们走一条路,我已经不是你当初认识的那个保尔了。很明显,假如你要我首先属于你,然后才能属于党,对不起,我那样也不会成为你的好丈夫,因为我必须首先属于党,属于苹命,然后才是属于你和其他的亲人。”冬妮娅哀伤地凝视着蓝色的河水,双眼泪水盈盈。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保尔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保尔与冬妮娅分手的直接原因是_。文末“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 (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二者皆可抛。”有人改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的诗句来描述保尔的一生,你认为合适吗?阅读选段,结合对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注意力喝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B .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C .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D .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B .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喝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C .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D . 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你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B .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4)章第小节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5)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第节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第段中“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划线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6. (17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不容忽视的“镉大米”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 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摘自新浪网有删改)(1)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文章第段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3)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 . 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B . 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C . “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D . 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4)对于国人来说,预防“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哪些?7.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8.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诚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诵:背诵。方:正在。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喧:遗忘。引:拿来。(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人恒过然后能改:_其母引刀裂其织:_(2)翻译下列句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9. (5分)任选一题作文。(一)题目:静待花开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二)材料作文: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如果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