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已建核电站统计.doc_第1页
2009年8月31日 已建核电站统计.doc_第2页
2009年8月31日 已建核电站统计.doc_第3页
2009年8月31日 已建核电站统计.doc_第4页
2009年8月31日 已建核电站统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中国已建成核电站目 录一 秦山核电站11 概况12 电站基本信息33 秦山核电站大事记3二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51 概况52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63 电站基本信息74 秦山二期核电站及扩建工程大事记8三 秦山三期121 概况122 电站基本信息133 秦山三期核电站大事记14四 大亚湾核电站191 概况192 电站基本信息20五 岭澳核电站一期211 概况212 电站基本信息22六 田湾核电站一期231 概况232 电站基本信息253 田湾核电站一期大事记25一 秦山核电站1 概况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0%控股,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自1985年3月20日开工,1991年12月15 日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同时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秦山核电站于1994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秦山核电站在自2002年至2005年的第六、七、八个燃料循环内,分别连续满功率运行331天、443天和448天,连续三次刷新国内核电站运行的最好纪录。作为原型堆能够达到此记录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在2002年WANO性能指标综合指数评价中,秦山核电站提前达到世界压水堆核电站的中值水平。秦山核电站投入运行十四年来,安全稳定运行业绩良好,截止到2005年12月15日,累计发电260亿千瓦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秦山二、三期的建设提供了建设滚动资金。 作为原型堆核电站,在该项目立项时,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其目的是:掌握技术、总结经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秦山核电公司负责秦山核电站的运行和管理,积极与国际接轨,向世界同类电站的先进水平迈进,采用国际通用的核电站综合性能指标来要求和考核核电站的运行水平,引进推行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改善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经过十四年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秦山核电公司经过十四年的运行,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核电站运行管理和检修队伍,保证了十四年的电站良好运行,并形成了一套有秦山特色的换料大修管理模式和丰富的经验。 作为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秦山核电公司目前拥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55%,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0多名,中级技术人员220多名。已形成了系统培训、授权上岗、定期进行再培训的全员培训体系。作为国内最早的核电人才培训基地,除为本公司培养了大批人员外,也给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输送了许多紧缺人才。运行十四年来,为中核集团公司、秦山二期、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三门核电站等单位输送了大批的核电技术和运营管理人才。 经过十四年的安全稳定运行,秦山地区尚未发现因核电厂运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周围地区民众对秦山核电站给予了良好的评价。 在谋求国内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承包国外核电工程巴基斯坦恰西玛核电项目的人员培训、调试、试运行和检修换料等工作,受到巴方的好评。同时,秦山核电公司在核安全、环保与应急、计量、后勤服务等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经验,为积极参与国内外核电站的运营管理打下了基础。 秦山核电公司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先进集体”、“中国的脊梁全国优秀企业500强之一” 等荣誉称号;“秦山300MW核电机组全范围仿真机项目” 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秦山30万千瓦核电厂设计与建设”获得了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浙江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长廊。荣获2001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荣获2002年“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等。2003年获得浙江省“安康杯”优胜企业光荣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特殊贡献单位”奖。2 电站基本信息所在省浙江地区海盐堆型压水堆技术CNP300技术来源中国额定功率30万千瓦机组数量1台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设计寿命30年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业主单位秦山核电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投资额12亿人民币开工日期1985-03-20并网日期1991-12-15商营日期1994-04-013 秦山核电站大事记1981年11月14 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300MW核电站1982年04 选定厂址浙江海盐秦山1984年02月24 批准秦山核电厂扩大初步设计1985年03月20日 核岛厂房浇灌第一罐混凝土1989年04 接受IAEA的PRE-OSART检查1990年1 主回路系统水压强度试验1991年08月08 反应堆首次装料1991年10月31 反应堆首次临界1991年12月15 首次并网1992年07 首次达100%额定功率运行1994年04 批准商业运行1994年10月21-95年01月20 首次换料大修1995年04 加入国际WANO组织1995年12月26-2月19 第二次换料大修1997年03月115月06 第三次换料大修1997年01月13 接受IAEA的OSART检查1998年07月14-1999年9月16 第四次换料大修及吊篮检修1999年01月17 接受IAEA的OSART跟踪检查2000年11月14-01月01月16 第五次换料大修2001年12月15 并网发电十周年第六燃料循环 机组连续安全运行331天2002年03月3107月28 第六次换料大修第七燃料循环 机组连续功率安全运行443天创历史最高记录2003年10月21月11月28 第七次换料大修 第八燃料循环 机组连续功率安全运行448天创历史最高记录2005年2月174月1 第八次换料大修二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 概况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265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为40年。 秦山二期核电站于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造,1987年立项,1、2号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2日、1997年3月23日开工,经过近8年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15日、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使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促进我国核电国产化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秦山二期核电站全面贯彻了国家制定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方针,并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掌握了核电的核心技术,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CNP650,实现了国家建设秦山二期核电站的目标。 秦山二期核电站采用当今世界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它的设计与建设采用国际标准,根据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在堆芯设计、安全系统设计等核电站安全性和性能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优化了设备设计和系统参数,提高了核电机组的出力,最大出力可达689MWe,平均出力670MWe,高于600MWe的设计值,出力是所有2环路核电站中最高的。 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大幅提升了我国核电设备制造的能力。在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55%。 秦山二期核电站比投资为1330美元/千瓦,是国内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中最低的,低于发达国家国内平均造价。它的上网电价为0.414元/千瓦时,是国内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中电价最低的。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入选由58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是秦山二期核电厂的业主单位,紧傍风景秀丽的杭州湾。承担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能发电机组的建造、运营和管理。 公司成立于1988年。现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有股份,注册资本金24亿元人民币。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有正式员工822人,其中拥有大学以上学历403人,具有高级职称者144人,具有中级职称者315人。 根据国家能源形势和核电发展规划,秦山二期核电站扩建主体工程于2006年4月28日开工,现已正式进入核岛主设备全面安装阶段。 2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4号机组)是继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首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2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在其设计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扩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核电二期1、2号机组以西约300米处的预留扩建场地建设。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2006年4月28日开工, 3号机组计划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4号机组力争2011年年底投产。届时,秦山第二核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超过160亿千瓦时的电力。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资本金占动态总投资的20,出资人和股份比例分别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56、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6、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6、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10、安徽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资本金以外所需资金由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提供贷款解决。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技术方案计划进行10项重大技术改进,分别是:主给水系统隔离的改进,仪控数字化的改进,联合泵房的改进,消防设计的改进,设置完善的可燃气体控制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加药控制的改进,为满足长循环换料周期相关设计的改进,稳压器卸压功能延伸,运行图的改进,采用先进燃料组件。秦山核电二期扩建项目工程设计由国内设计院负责,主要设备以国内设备生产企业为主生产制造,采用项目业主与国内设备生产企业直接签约的方式采购,国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设备本地化率方面,两台机组要达到70以上。3 电站基本信息所在省浙江地区海盐堆型压水堆技术CNP650技术来源中国额定功率65万千瓦机组数量已运营2台,正扩建 2台年发电量1、2号机组80亿千瓦时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二期约55%,二扩约70%业主单位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等投资额1、2号机组总投资148亿人民币,3、4号机组144.61亿元人民币开工日期1996-06-02并网日期商营日期2002-04-154 秦山二期核电站及扩建工程大事记1986-1988年1986年0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秦山地区建设一座260万千瓦核电站(即秦山核电二期工程)。 1987年10月10日 国务院批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1988年01月18日至19日 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1988年07月20日 核电秦山联营公司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申请注册登记,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批准。1988年11月 国家核安全局批准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厂址杨柳山。 1990-1992年1990年04月14日 李鹏总理及夫人朱琳、国务委员邹家华、国务院秘书长何椿霖等一行在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省长沈祖伦、副省长柴松岳、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蒋心雄、副总经理赵宏、彭士禄等陪同下视察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工地。 1991年05月21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60万千瓦核电站可行性报告审评会在杭州召开。 1992年07月13日 国家计委批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2年11月13日 国家审查通过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邹家华副总理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 1992年12月24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核电秦山联营公司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8392(44),批准核电秦山联营公司的注册住所由“北京市海淀区马神庙一号”,变更为“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核电新村”。核电秦山联营公司注册地址由北京迁至浙江省海盐县。1993-1995年1993年03月12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总包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1993年05月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现场土石方开挖。 1994年03月24日 邹家华副总理在蒋心雄总经理关于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函件中批示:“如何处理今年新开工的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另一方面似宜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必不可少的问题,请计委研究提出意见报国务院。” 1994年04月04日 朱镕基、李岚清副总理在蒋心雄总经理致李鹏总理关于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函件上圈阅后,李鹏总理批示:“核工业当前任务甚少,困难很多,为了发展核电和缓解核工业面临的困难,可作为特殊情况,批此项目准于开工。” 1994年12月04日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一行在浙江省省委书记李泽民、省长万学远、副省长柴松岳、张启楣、中核总总经理蒋心雄、副总经理赵宏等陪同下视察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和计划检修中的秦山核电站。邹家华副总理欣然为秦山核电二期主干道隧道命题,题词为“秦山隧道”。 1995年11月29日 核电秦山联营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暨董事会在北京正式召开。 1995年12月15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开工。 1995年12月22日 公司与中原核电建设公司签订“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发承包合同”。1996年1996年02月06日 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核电秦山联营公司”更名为“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1996年04月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在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等陪同下,视察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996年06月02日 秦山核电二期主体工程开工典礼在浙江海盐杨柳山施工现场隆重举行。李鹏总理为此发来了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参加了秦山核电二期主体工程开工典礼,并亲自启动布料机按钮,为一号核岛厂房浇灌第一罐混凝土,这标志着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1996年11月30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及夫人朱琳、副总理吴邦国在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电力部部长史大祯、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姚振炎、浙江省省委书记李泽民、省长万学远、副省长柴松岳、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蒋心雄、副总经理陈肇博、张华祝等陪同下视察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现场。 1997年1997年03月23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1997年06月06日 国务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一行7人在浙江省、嘉兴市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视察了秦山核电二期施工现场。 1997年08月07日 国家计委在秦皇岛市主持召开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协调会。1998年1998年06月04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核定概算,核定动态总投资为148亿元。 1998年10月24日 原军委副主席张震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视察。 1998年10月27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视察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现场。 1998年11月10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反应堆厂房实现封顶目标,比二级计划提前五天。正在浙江考察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来到秦山二期现场观看了整个吊装过程。 1999年1999年03月31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吊装就位。 1999年09月11日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视察工作。 1999年09月14日 2号反应堆厂房穹顶吊装成功。2000年2000年02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中核集团公司领导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领导陪同下到秦山核电基地视察并参观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李瑞环同志指出:“我们搞核电基本思路是自己搞,通过搞核电带动自己的工业,从长远看,不能总依靠别人”。 2000年04月17日 220kv备用电源送电一次成功。 2000年11月30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常规岛汽轮机高压缸扣缸成功。2001年2001年03月02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机组主回路水压压力升至设计要求的最高试验压力228MPAG,水压试验顺利完成。 2001年08月31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汽轮机组首次非核蒸汽冲转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2001年10月09日 国家核安全局向我公司颁发了首次装料批准书、核安全许可证、反应堆操作人员执照。 2001年10月16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共121组燃料组件全部准确就位。 2001年11月30日 500kv联合开关站启动圆满成功。 2001年12月28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2002年2002年2月6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2002年3月31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首次达到满功率。 2002年4月15日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三 秦山三期1 概况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坐落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东南之麓,与秦山一期、二期工程毗邻,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迄今最大的贸易项目。也是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它采用加拿大坎杜6重水堆核电技术,装机容量2728兆瓦,设计寿命40年,设计年容量因子85%,参考电厂为韩国月城核电站3号、4号机组,总投资28.80亿美元。 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简称“秦山三核”)是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的业主单位,全面负责秦山三期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管理。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该工程于1998年6月8日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工程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进度提前112天全面建成投产,创造了国际33座重水堆建设周期最短的纪录。2005年9月22日,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在工程建设中,秦山三期工程实现了国际水准的工程建造自主化、调试自主化、生产准备自主化、运营管理自主化;建立了“垂直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协作,横向约束,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运作”管理模式,实现了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工程全部104个单位工程评为优良,优良率为100%;提前112天全面建成投产,比国家批准的投资概算节约10.6%;电站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是目前世界上先进水平的坎杜6型机组。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生产运营期后,秦山三核始终坚持“安全发电是硬道理”,按照“文化引领、科学管理、安全运行、稳健经营、持续改进、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公司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两台机组保持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公司连年实现年度安全目标并超额完成年度发电目标和利润指标;一号机组在整个第三次循环周期中实现不停堆连续安全运行463天;坚持自主科技创新,两台机组功率成功提升8兆瓦。电站整体运营水平在国际同类型核电站中名列前茅,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至2007年底,秦山三核已累计安全发电52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1760万吨,为长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电站自投入运营以来未对其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 电站基本信息所在省浙江地区海盐堆型重水堆技术CANDU 6技术来源加拿大额定功率72.8万千瓦机组数量2台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55%业主单位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投资额25.7亿美元开工日期1998-06-08并网日期2002-11-19商营日期2003-07-243 秦山三期核电站大事记1994年1994年11月,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1994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厂址。 1995年1995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厂址。 1995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签署了建设秦山坎杜型核电站的谅解备忘录。 1996年1996年2月6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 1996年9月,电力工业部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则通过了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6年11月26日,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商务合同签字仪式在上海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加拿大总理让克蕾蒂安出席了签字仪式,并为工程题词。李鹏的题词:中加合作,建设秦山重水堆核电站。让克蕾蒂安的题词:本坎杜堆项目铭记着加拿大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友谊和合作。 1996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厂址。1997年1997年1月31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则同意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1月31日,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1997年2月12日,商务主合同及相关融资协议正式生效。1997年3月10日,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开始负挖。1998年1998年6月8日,国家核安全局局长黄齐陶向康日新总经理颁发建造许可证,一号反应堆主厂房底板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工程正式开工。1998年1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1999年1999年9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乔石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 1999年11月29日,一号反应堆排管容器移入反应堆厂房就位,工程设备安装工作正式开始。 2000年2000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2000年7月13日,中加联合调试队正式成立,工程调试工作拉开序幕并开始转入实施阶段。2000年12月26日,秦山三核在办公楼前广场举行“迎新世纪”升国旗、厂旗仪式。2001年2001年2月7日,中共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委员会正式成立。公司党委会由王森、吴兆远、陈桦、蒋国元、顾军、张东荣、李大宽等七位同志组成,王森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2001年4月17日,一号机组启备变受电成功,调试工作全面展开。2001年7月4日,一号反应堆主厂房实现封顶。 2001年9月24日,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2001年10月22日,加拿大总理让克蕾蒂安访问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2002年2002年2月9日,一号机组主热传输系统水压试验完成。2002年3月31日,一号机组慢化剂系统充装重水。 2002年4月28日,一号机组冷态试验结束。 2002年5月26日,一号机组安全壳结构验证及泄漏率试验完成。2002年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视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2002年7月4日,一号机组热态试验结束。 2002年7月18日,一号机组反应堆首次装料。 2002年9月21日,一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成功。2002年11月9日,一号机组汽轮机首次利用核蒸汽冲转试验一次成功。 2002年11月19日,一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成功。2002年12月31日,一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工期提前了43天。2003年2003年7月24日,二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比中加主合同规定的工期提前了112天。至此,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创造了国际33座重水堆建设周期最短的纪录,工程造价节省25亿元人民币,提前建成投产增加效益15亿元人民币。2003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上报的关于秦山重水堆核电站建设经验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成绩可喜,经验可贵。望再接再厉,创造新成绩”。温家宝总理批示:“经验宝贵”。曾庆红、黄菊、李长春等中央领导也先后在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2003年10月23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浙江海盐举行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庆典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出席庆典。 2003年10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程来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现场视察。2003年12月30日,公司荣获“中国管理文化创新奖”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2004年1月6日,由国家科技部、中央电视台和科技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03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件科技大事揭晓,“秦山三期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成功”入选。2004年1月16日,2003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正式揭晓,“我国首座中外合作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工程提前112天全面建成”成功入选。 2004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4月1日至6月9日,一号机组进行首次大修,比计划工期提前3天5小时结束。 2004年10月16日,公司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4月1日至6月9日,一号机组进行首次大修,比计划工期提前3天5小时结束。 2004年10月16日,公司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11月8日,中核集团公司宣布公司新任领导班子,王森任总经理、党委书记,蒋国元、魏国良、谢嘉杰、徐利根任副总经理,李大宽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04年12月19日,公司提前12天完成全年发电任务。2004年全年发电105.34亿千瓦时,创造利润近2亿元,向国家上缴税收8亿余元。成为中核集团历史上盈利首次超亿元的两家成员单位之一。 2005年2005年3月7日至23日,公司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运行安全评审队(OSART)为期17天的评审,11项不同领域的良好实践向国际同行推荐。2005年4月22日,工程主合同最终验收证书签字仪式在浙江海盐举行,标志着中加商务合同执行基本关闭。2005年3月27日至5月27日,二号机组进行首次大修,比计划工期提前8天2小时结束。2005年6月8日至9日,中共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浙江海盐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由王森、李大宽、蒋国元、魏国良、谢嘉杰、徐利根、张东荣、刘志勇、张振华等9人组成的公司第一届党委会。选举产生了由李大宽、张东荣、吴正林、孔玉春、方幼君等5人组成的公司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5年7月18日,公司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历时近四个月,于2005年11月13日基本结束。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率98%,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职工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2005年9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加拿大出席中加经贸合作论坛晚宴时,盛赞“中加联合建设的秦山三期核电站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中加企业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森随团应邀出席。2005年9月22日,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宝向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森颁发国家验收合格证书,标志着中加两国最大的贸易合作项目建设阶段的任务全部完成。 2005年10月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加强全面合作共同促进山东核电发展框架协议,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韩寓群在协议上签字。协议中明确,山东乳山核电项目以中核集团公司为主进行开发建设。 2005年11月4日,公司正式颁布迈入世界核电先进行列-机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第一个五年规划(-),统筹安排今后五年的工作。2005年11月15日,一号机组开始第二次大修,计划工期为56天22小时。 2005年12月7日,在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典礼暨峰会上,公司荣获“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十佳企业”、“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成果金奖”称号。2005年12月13日,公司提前18天完成全年发电任务。至2005年12月31日,2005年度累计发电量达101.24亿千瓦时。自电站首次并网以来,已累计安全发电289亿千瓦时,对缓解华东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 大亚湾核电站1 概况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年发电能力近150亿千瓦时,70%销往香港,30%销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按照“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方针开工兴建,1994年5月6日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大亚湾核电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 大亚湾核电站在2006年的坚实基础上,2007年安全生产业绩继续保持优良水平。2007年11月15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第十二次换料大修,大修实际工期28.59天,创造了广东核电历史上最佳的大修工期纪录。截止2008年1月12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已实现安全运行2000天,刷新国内核电站单机组安全运行最高纪录!自2002年1月12日以来,该机组连续四个燃料循环无非计划自动停堆,目前该纪录仍在延续。(注:安全运行天数是指最近一次非计划自动停堆至统计时间内,由反应堆临界小时数折算而成的天数。) 大亚湾核电站投产以来已连续安全运行14年,各项经济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大亚湾核电站实现全年上网电量147.75亿千瓦时,能力因子达90.00%。近三年(2005-2007)的年平均上网电量超过148亿千瓦时,年平均能力因子达90.02%(WANO组织公布的压水堆核电站2006年世界先进水平为90.78%)。在国际上衡量核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9项关键指标(WANO业绩指标)中,2007年有8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燃料可靠性、化学指标、工业安全事故率3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1999年开始,与64台法国同类型机组在四个领域累计26项次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共获得14项次第一名。截至2007年12月31日,大亚湾核电站商运以来累计实现上网电量1846.56亿千瓦时,其中输往香港1263.35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55.63亿美元,占还本付息总额的98.04%。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功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实现了我国核电建设跨越式发展、后发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 电站基本信息所在省广东地区深圳堆型压水堆技术M310技术来源法国额定功率98.4万千瓦机组数量2台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不到10%业主单位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股东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额40亿美元开工日期1987-08-07并网日期商营日期1994-05-06五 岭澳核电站一期1 概况岭澳核电站一期是中广核集团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在广东地区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9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建设与经营。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进;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项目管理自主化、建筑安装施工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实现了部分设计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国内180余家企业参与了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岭澳核电站一期于1997年5月15日开工建设,2003年1月8日提前66天全面建成投产,节省投资3.81亿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节约近10%。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达到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2002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对岭澳核电站一期作运行前安全评审后认为:“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与新的IAEA国际安全标准相媲美;其业绩将成为全球核工业界极有价值的参照。” 岭澳核电站一期建成投产以来,安全运行业绩优良。1号机组创造了商运后连续两个燃料循环无非计划停机停堆安全运行592天的世界纪录,2号机组创造了自首次临界及商运起无非计划停堆安全运行935天的世界核电新机组最好纪录。2007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上网电量141.23亿千瓦时,能力因子达到85.45%。近三年(20052007)的年平均上网电量超过145亿千瓦时,年平均能力因子达87.96%(WANO组织公布的压水堆核电站2006年世界先进水平为90.78%)。在国际上衡量核电站安全运行水平的9项关键指标中,2007年有2项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燃料可靠性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07年12月31日,岭澳核电站一期商运以来累计实现上网电量755.17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20.38亿美元,占累计还本付息总额的41.61%。 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建设和运行,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核养核,滚动发展”方针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推进核电自主创新、探索形成自主品牌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全面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国产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缓解广东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作出了贡献。2 电站基本信息所在省广东地区深圳堆型压水堆技术CPR1000技术来源中国额定功率99万千瓦机组数量2台年发电量145亿千瓦时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30%业主单位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股东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投资额40.25亿美元开工日期1997-05-15并网日期商营日期2003-01-08六 田湾核电站一期1 概况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在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方针推动下,在核能领域开展的高科技合作,是两国间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也是我国“九五”计划开工的重点核电建设工程之一。厂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4台的余地。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年平均负荷因子不低于80,年发电量达140亿千瓦时。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