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翻译练习(一)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1)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2)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三)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四)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犹言各部。亦借指各部的官员。曹 : 曹co等,辈:尔曹(你们)。吾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案典(司法部门的官吏),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五)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2 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 (二)废弈向学 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三)牛不能生马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雌的、 母的牲畜。)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四)高山流水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即“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一会儿)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五)曹玮用计 曹玮帅秦州。当赵德明叛,边庭骇动,玮方与客对弈。吏报有叛卒投德明者,玮弈如常。至于再三,徐顾吏曰:“此吾所遣,后勿复言。”德明闻,杀投者。卒遂不复叛。 (六)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旨:味美。 困:困惑。 反:返回,引申为反省。 长:增长。 3 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 (二) 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太宗谓玄龄、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等谢。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 (三)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四)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五)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4文言文翻译训练十四 (一)千金买骨 臣闻古之君人(君人:人君,国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涓人:国君的近侍,又名“中涓”,即 阉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损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者三。 (二)外藏不成 有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成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备不成。”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公知之,曰:“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之。妇之父母,以谓己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三)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出处不明) (四)澄子亡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 (五)梧树不善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六)宋人御马 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又驾一马,马又不进,又刭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王良登车,马无罢驽。 5文言文翻译训练(一)宓子掣肘 宓(m)子贱治亶父(dnf),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二)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即楚王。者,谒者秦汉时,皇宫中负责通报传达等事的官员。操以入。中射之士官名,在宫中负责保卫工作。问曰:“可食乎? ”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 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三)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武略,武功。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仕:做官。 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 时:时机,机会。 就:古今异义,都是动词,都解释为“完成”“实现”。 (四)泽神委蛇 齐公即齐桓公出于泽,见衣紫衣,大如毂读,车轮中心的圆木,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 ,数日不出。有皇士姓皇名士,齐国人者见公语,惊曰:“物恶能伤公?公自伤也。此所谓泽神委蛇蛇名,传说中的泽神,古代寓言中的怪物 者也,唯霸王乃得见之。”于是桓公欣然笑,不终日而病愈。 (五)富者牧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 :“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6文言文翻译训练(一)岁不我与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二)为政何患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三)天之亡我 项王军垓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虽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四)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 ,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五)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7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卫人教子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成其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 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二)盲子坠溪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蚤:通“早”。 夷:平坦。 矜:同情。 省:察看,反省。 有个瞎子,路过干涸的小河,不幸从桥上失足坠落。他两手攀着桥栏干,战战兢兢地紧握不放,自己料想:如果一松手,就必定掉进深潭。过桥的人告诉他说:“不要害怕,只管放开手,下面是干涸了的地面。”这个瞎子不相信,抱着栏杆大哭大叫,久而久之,精惫力尽了,便失手掉到地下,安然无恙,于是讥笑自己说:“咳!早知道下面是干涸了的平地,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 道路本来是平坦的,但陷入空想,抓住某点感受,就自恐命危的人,看到这个瞎子可以省悟了吧! 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三)鲁丹散金 鲁丹三说中山之君而不受也,因散五十金事其左右。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鲁丹出,而不反舍,遂去中山。其御曰:“反见,乃始善我,何故去之?”鲁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恶之曰:“为赵来间中山。”君因索而罪之。 去:离开。 以:因为,介词。 恶:形作动,说坏话,中伤。 间:离间。 鲁丹多次劝说中山国的国君,而中山君不接受,鲁丹于是分送五十金给中山君左右的人。他再拜见中山君时,还没说话,中山君就赐给他酒食。鲁丹出来,不返回住处,就离开了中山国。为他驾车的人问:“一见面,国君就开始欣赏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鲁丹说:“因为别人的话而对我好,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治我罪。”鲁丹还未走出国境,中山国的公子就中伤他说:“鲁丹是为赵国刺探中山国的情报的。”中山国国君就下令搜捕他,治他的罪。 (四)弥子食桃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窃:偷偷地。 矫:假传(命令)。 贤:形作动,认为有道德。 甘:形作动,觉得甜。 及:等到。 食:s,给吃。 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诈称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 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个人曾经诈称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由于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因此,劝谏游说的人,不能不调查君主的爱憎态度之后再游说他。 (五)黄粱一梦 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自叹贫困,言讫思睡,主方炊黄粱。翁探囊中一枕以授生,曰:“枕此即荣遇如意。”生枕之,梦自枕窍入,至一国,功名得意,身历富贵五十年,老病而卒。欠伸而寤,顾吕翁在傍,主人炊黄粱犹未熟。生谢曰:“先生以此窒吾之欲。” 讫:完毕。 以:把,介词。 窍:孔,洞。 窒:阻塞。 吕翁经过邯郸的路上,在旅馆舍中,有个姓卢的年轻人叹息自己很贫穷困苦,说完想睡,店主人正煮黄粱。吕翁伸手从布袋里拿出一个枕头交给那姓卢的年轻人;说:“枕上这个枕头就可以得到美好的遭遇而使你样样满意了。”姓卢的年轻人枕着以后,梦见从自己枕头的小孔进到一个国家做官非常得意,亲身享受富贵五十年,年老生病而死。这时,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就醒了,回头看到吕翁还在身旁,店主人煮的黄粱还没有熟。姓卢的年轻人感谢吕翁说:“先生用个枕头堵住了我心中的私欲。” (六)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 术:方法。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太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也不算大了;所以,对于见到过海洋的人,别的水就很难被他看得起了;对于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一般的议论就很难被他看重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汹涌的波涛。日月都能发出光辉,哪怕一个小缝隙也一定照到。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八 (一)守道不仕 干木,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干木逾墙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曰:君何轼?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趣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安得勿轼!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 造:动词,后面带表示地点的宾语,意思是“往,到去”。 轼:扶着轼敬礼。 其:代文侯。 趣:同“趋”。 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首要(重要)的事情。 富:形容词,多。 段干木是晋国人,坚持高尚理想 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 以:介词,把。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谢:谢罪,道歉。 是:正确,对的。 罢:停止。 喻:明白。 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我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呢?”房玄龄等人跪拜道歉。魏征进谏说:“我不理解陛下您(为什么)责备(房玄龄等人),也不理解房玄龄等人(为什么)道歉。(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您)责备他们向主管官员询问(的做法),(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奏请(陛下)罢免它。这是辅助君主的正道。房玄龄等的询问既然没有罪,而陛下却责备他们,房玄龄等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我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太宗很赞同他的话。 (三)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御:驾车。 易:更换。 后:落后。 致:到达。 赵襄主向王子于期学赶车,学了不久便与王子于期比赛;在比赛 中他换了三次马,结果每次都落在后面。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呢。”王子于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教给您了,是您用的不对。赶车最要紧的是,要使马套在车上能舒适妥贴,赶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放在调理马上,然后才能赶得快,跑得远。在这次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光相赶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怕被我赶上去。其实引马上路去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啊!” (四)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汲:打水。 及:等到。 国人:国都的人。 于:被,介词。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东西和取水,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的家里打井时,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者件事。他就派人去问姓丁的。姓丁的回答说:“得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五)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被:通“披”。 鬻:卖。 所:处所,地方。 殊:完全。 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子,就抢夺过来。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四 (一)千金买骨 臣闻古之君人(君人:人君,国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涓人:国君的近侍,又名“中涓”,即 阉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损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者三。 请:请让我。 且:尚且。 市:买。 期年:读,一年。 (安事:犹言“何用”。) 我听说古时候有一个国君,有用千金寻求千里马的事情。三年也没能得到一匹。一个近侍对国君说:“请允许我(替您)去买马。”国君派遣他(去买马)。(近侍)三个月后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便用)五百金买下(这副)马骨 ,回来把(这件事)报告国君。国君大怒说:“所要的是活马,要死马何用?还损失了五百金!”近侍回答说:“一匹死的千里马,(大王)尚且用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定认为君王是有能力买千里马的,好马现在(很快)就到了。”果然不到一年,就买到三匹千里马。 (二)外藏不成 有为人妻者,人告其父母曰:“嫁不必成也,衣器之物,可外藏之,以备不成。”其父母以为然。于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公知之,曰:“为我妇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之。妇之父母,以谓己谋者以为忠,终身善之,亦不知所以然矣。 注释:出:旧社会夫妻之间,男方不要女方,称“ 出妻”,也称休妻”。 成:原义成功,这里指白头到老。 外:名作状,在外面。 姑公:妻子对丈夫的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畜:x,畜养,这里指由公婆家养。 (善:形作动,友好地对待。) 有一位做了别人的妻子的姑娘,有人告诉她的父母说:“出嫁不一定能白头到老。(不如让她早做准备,)贵重衣料器物,可以藏在外面,用来防备不能白头到老。”她的父母觉得(那人说得)是对的。于是就让女儿经常(把东西)藏在娘家。她的公婆知道这件事,(生气地)说:“做我家媳妇,却有二心,这样的人不能要。”便把她休了。姑娘的父母更以为那个出主意的人是忠心的,一辈子都友好相待,而不知道(事情指姑娘被休)为什么这样。 【题旨】应分请忠言和谗言,忠言可听,切勿轻信谗言,以免上当。 (三)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出处不明) 注释:云梦:湖泊名称。虞人:掌管山泽的官。旃:zhn一声,赤色曲柄的旗。 起:本义发动,这里指轰赶。 若:你,第二人称代词。 田:同“畋”。打猎。 发: 。 注:附着。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好)射(杀)它们,禽兽们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交叉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飞过,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前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如果让放十片叶子,那么中不中不是我能肯定的啊!” 【感悟】就一个人来说,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在纷繁的世界,才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人性来说,贪心是很大的弱点,在纷繁的世界,常常因为弄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而使自己迷失的。就客观来说,有所得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最终可能是什么也得不到的;知足常乐,达观的人,不奢望得到什么,只是做好自己觉得该做的,得到的却会很多很多! (四)澄子亡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 亡:丢失。 涂:通“途”,路上。 援:拉,拽。 当:当做,抵。 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到路上寻找它。(他)看见(一个)妇女穿着(一件)黑衣服,就拉住不放,想要取下人家的那件衣服,说:“今天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位妇女说:“你虽然丢了黑衣服,(我身上穿的)这件黑衣确是我亲手做的啊。”澄子说:“您不如快点把衣服给我!原来我丢的是件黑夹袄;而您现在穿的是件单褂。用单褂顶替夹袄,您难道不是占了我的便宜了吗?” 【题旨】巧取毫夺,是强盗逻辑,骗子行为。 (五)梧树不善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遽:匆忙,马上。 因:于是。 说:通“悦”。 宥:yu,局限,指见识不广。 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 这是太过狭隘了,要枯树当柴火和不要,这一点不能怀疑枯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题旨】谎言欺人,诈骗谋利,终会暴露,被人识破。 (六)宋人御马 宋人有御马者,不进,拔剑刭而弃之于沟中。又驾一马,马又不进,又刭而弃之于沟。若是者三,以此威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王良登车,马无罢驽。 注释:王良:传说中我 国古代最著名的御手。罢:同“疲”。罢驽,劣马。 刭:jng,用刀割脖子,这里指杀。 威:形作动,威慑。 至:极点。 然:但是,转折连词。 宋国有个驾驭车的人,(挥鞭驱使,)(马却)不肯前进。(他)拔出利剑,砍断马的脖子,把尸体扔到了阴沟。(接着,)他又驾一匹马,(这一匹)也不肯前进,他又杀掉扔进沟里。就这样,他接连杀死三匹马。 用这种办法威慑马,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但这并不是名驭手王良(驾车的)方法。王良登车驾驭,是没有劣马的。 【题旨】不学无术,蛮横行事,应该自责自问。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五 (一)宓子掣肘 宓(m)子贱治亶父(dnf),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注释:宓子,名不齐,字子贱,春秋鲁国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是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人”之一。术,这里指政治主张。子勉归矣,你们赶快回去吧。勉,尽力,这里是尽快的意思。 治:治理,管理。 掣:拉。 患:忧虑,这里引申为害怕。 数:多次。 微:没有。 过:犯错误,动词。 宓子贱(被派去)治理亶父,(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会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亶父),要辞别(君王)动身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国君派两名身旁的人,和他一起到亶父。(亶父)当地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宓子贱让那两人书写记录。他们(每次)准备要写时,宓子贱就从旁边时不时的拽啊摇啊他们的手肘。他们写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就为这事生气。那两人很怕他,请求让他们回去。宓子贱说:“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人回去后向鲁国国君汇报,说:“宓子贱不让好好写字。”鲁国国君说:“怎么呢?”回答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记事),却总是拽摇我们的手肘,字很难看他就很生气。那些官吏都笑话宓子贱,所以我们就要求离开(他)回来了。”鲁国国君叹息道:“宓子贱用这个办法来提醒我的不是啊!我扰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无法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治理了,肯定有很多次了。没有(你们)这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宓子贱提醒鲁君不要过多干预自己的工作,免得自己的积极性和正确主张不能发挥和实现,这篇寓言很浅显但意蕴深刻,这一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即楚王。者,谒者秦汉时,皇宫中负责通报传达等事的官员。操以入。中射之士官名,在宫中负责保卫工作。问曰:“可食乎? ”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 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于:向,介词。 操:持,拿着。 且:况且,连词。 明:动词,证明,说明。 有人向楚王敬献了一种长生不老之药,谒者捧着它入见楚王。中射之士看到后,问:“可以吃吗?”谒者答道:“可以!”于是中射之士夺过来,吞下肚去。楚王怒不可遏,让人把中射之士杀掉。中射之士托人说服楚王说:“我(吃那药时)问过谒者。谒者说可以吃,所以我才吃了。罪不在我,而在谒者。况且客人献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药如被杀死,这药岂不成了死药?大王杀死我这个无罪的人,只能证明献药人欺骗了您! ”楚王于是不杀(他)。 【题旨】用聪明机智揭露骗局,世上没有不死药。 (三)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 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武略,武功。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仕:做官。 遇: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 时:时机,机会。 就:古今异义,都是动词,都解释为“完成”“实现”。 过去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没有得到君主赏识,(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题旨】学业须扎扎实实,学好精通;投机钻营,肯定失败。 (四)泽神委蛇 齐公即齐桓公出于泽,见衣紫衣,大如毂读,车轮中心的圆木,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 ,数日不出。有皇士姓皇名士,齐国人者见公语,惊曰:“物恶能伤公?公自伤也。此所谓泽神委蛇蛇名,传说中的泽神,古代寓言中的怪物 者也,唯霸王乃得见之。”于是桓公欣然笑,不终日而病愈。 衣:穿,动词。 寝疾:卧病。 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齐桓公外出,路过一片大泽,看见一个身穿紫色衣服、粗如车毂、长如车辕的怪物拱手而立,回宫后就病倒在床,好几天不能外出。齐国人皇士见到桓公,听他叙述后惊喜地说:“怪物怎么能伤害您?是您自己惊吓自己了。这是泽神委蛇,只有称霸诸侯的人才能见到啊!”于是,齐桓公高兴地笑起来,当天病就好了。 【题旨】心理作用影响大。 (五)富者牧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 :“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牧:放牧。 愿:希望。 盈:满。 楚国有个财主,养了九十九只羊,他很想达到一百只。一次,他专门去拜访城里的一个朋友,朋友的邻居很穷,仅有一只羊。财主前往拜见,说: “我有羊九十九,如果加上您的一只,正好满一百,我的羊群就足数了。” 【题旨】欲壑难填,借口可卑。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六 (一)岁不我与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归:通“馈”,赠送。 时:名作状,在的时候。 亡:出外,不在。 予:第一人称代词,我。 迷:使动用法,使迷乱。 亟:q,屡次。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他送孔子一只小猪;孔子等他不在家的时候 去拜谢他。却在路上遇上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你说话。”接着说:“一个人藏着本事让他的国家乱下去,可说是仁吗?”“不可以!”“愿意出来做事却屡次错失机会,可说是聪明吗?”“当然不可以!日子一天天过了,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是,我是要出来做事的!” (二)为政何患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审:慎重。 宜:应当,应该。 信:言语真实。 善:名词,好的。 由:从。 齐景公问晏子:“处理政务担心什么?” 晏子回答说:“担心善恶不分也。”齐景公问:“靠什么名察这个问题?” 晏子回答说:“审慎选择近臣。近臣善,那么百官就能明确各自应该做什么,善恶从而分明。”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这话确实不错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不善的得到进用,那么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 (三)天之亡我 项王军垓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虽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军:驻扎。 度:猜测,估计。 骑:骑兵,名词。 卒:副词,终于。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项王军队在垓下扎营,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对身边的骑兵说:“我起兵至今已经八年了,身经七十多次战役,所面对的无不击破,所攻击的无不降服,未曾败过,于是称霸天下,然而今天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天意让我灭亡,并非用兵的过错啊。” (四)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 ,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咸:全,都。 绝:横渡。 济:过河,渡。 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 怠:疲倦。 蔽:蒙蔽。 且:副词,将要,快要。 货:钱。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五)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祸患。 盍:何不。 是非:古今异义,这不是。 乎:相当于“于”。 病:弊病,这里名作动,指有害处。 于:比。 若之何:为什么。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养:教育。 孙:通“逊”,恭顺。 怨:怨恨。 孔子说:“只有妇女和一般小人是难以教养的,接近他们就没有谦虚,远离了他们就会怨恨。”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七 (一)卫人教子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成其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 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所以:用来的东西。 倍:加倍,动词。 罪:怪罪,归罪。 类:类似,相似。 卫国有个人,当他的女儿出嫁时,教训她说:“一定要偷偷地多积攒私房,做人家的媳妇被遗弃回娘家,是常有的事。不被遗弃,夫妻能够白头偕老,这是侥幸的。”他的女儿到了婆家后,果然拚命积攒私房。婆婆嫌她私心太重,于是把她赶回娘家了。这个女儿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带去的嫁妆还要多出一倍。她的父亲不归罪于自己教导女儿不正确,反而自以为他增加财富的办法很聪明。 如今做官的人,都这样相似呀。 这则寓言揭露了那些贪官污吏惟利是图、寡廉鲜耻的丑恶面目和内心世界。它也告诫人们,要重视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盲子坠溪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蚤:通“早”。 夷:平坦。 矜:同情。 省:察看,反省。 有个瞎子,路过干涸的小河,不幸从桥上失足坠落。他两手攀着桥栏干,战战兢兢地紧握不放,自己料想:如果一松手,就必定掉进深潭。过桥的人告诉他说:“不要害怕,只管放开手,下面是干涸了的地面。”这个瞎子不相信,抱着栏杆大哭大叫,久而久之,精惫力尽了,便失手掉到地下,安然无恙,于是讥笑自己说:“咳!早知道下面是干涸了的平地,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 道路本来是平坦的,但陷入空想,抓住某点感受,就自恐命危的人,看到这个瞎子可以省悟了吧! 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三)鲁丹散金 鲁丹三说中山之君而不受也,因散五十金事其左右。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鲁丹出,而不反舍,遂去中山。其御曰:“反见,乃始善我,何故去之?”鲁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恶之曰:“为赵来间中山。”君因索而罪之。 去:离开。 以:因为,介词。 恶:形作动,说坏话,中伤。 间:离间。 鲁丹多次劝说中山国的国君,而中山君不接受,鲁丹于是分送五十金给中山君左右的人。他再拜见中山君时,还没说话,中山君就赐给他酒食。鲁丹出来,不返回住处,就离开了中山国。为他驾车的人问:“一见面,国君就开始欣赏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鲁丹说:“因为别人的话而对我好,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治我罪。”鲁丹还未走出国境,中山国的公子就中伤他说:“鲁丹是为赵国刺探中山国的情报的。”中山国国君就下令搜捕他,治他的罪。 (四)弥子食桃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窃:偷偷地。 矫:假传(命令)。 贤:形作动,认为有道德。 甘:形作动,觉得甜。 及:等到。 食:s,给吃。 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人要判断足的罪。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知他,弥子瑕就诈称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君主听到这件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惩罚!”弥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 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个人曾经诈称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由于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被君主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因此,劝谏游说的人,不能不调查君主的爱憎态度之后再游说他。 (五)黄粱一梦 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自叹贫困,言讫思睡,主方炊黄粱。翁探囊中一枕以授生,曰:“枕此即荣遇如意。”生枕之,梦自枕窍入,至一国,功名得意,身历富贵五十年,老病而卒。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 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鲁教版2012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科普阅读文、开放性试题(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库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空气和氧气(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与地图(第1期)原卷版
-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五套(含答案),可直接下载打
- 2025-2026年北京高考英语综合模拟强化练习5【含详细答案】
- 小班数学思维题目及答案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勉县一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消毒供应室业务学习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 多彩贵州地方课程课件
- 劳技自制收纳盒课件
-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课件全套 曾宪达 第1-11章 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创新
- 2025年复工复产考核试题及答案
- 药师考试历年真题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