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1页
高中历史: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2页
高中历史: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3页
高中历史: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4页
高中历史: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 1866 1925 名文 字逸仙 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 后弃医从事政治斗争 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一 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投身民主革命 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斗争 推翻封建帝制 捍卫共和制度 促成国共合作 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原因 概况 民族危机的刺激 受西式教育影响 国外生活求学经历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原因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 实行共和 孙中山 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903年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 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 此回事者 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 与西人通商后于我 仿效西方亦后于我 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 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1894年6月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 就方法和目的而言 有何变化方法 以前是温和的改革 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 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阅读下列材料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原因 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 a 创立同盟会 条件 概况 纲领 影响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 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等 1905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材料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 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 覆彼政府 还我主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 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 这话大错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 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 决无寻仇之理 材料三国家之本 在于人民 合汉 满 蒙 回 藏诸族为一人 是曰民族之统一 材料一至三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 民族主义 民族平等 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材料四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皆继续有效 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材料四反映民族主义存在什么缺陷 反映了什么问题 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通过材料四 有人得出结论 孙中山的对外政策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没有区别 你如何认为 为什么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是因为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 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不干涉中国革命 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原因 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 a 创立同盟会b 建立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 1911 10 10中华民国成立 1912 1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结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原因 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 a 创立同盟会b 建立中华民国c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3 从 旧民主主义 到 新三民主义 条件 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 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 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 政治上 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人民困苦 日甚一日 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 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 而仍失败 孙中山 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 材料一中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 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指什么 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1917年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 帝国主义侵略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的好朋友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3 从 旧民主主义 到 新三民主义 条件 国共合作的实现 合作基础 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 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是因为它a 发展了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d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 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 建立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a 性质相同 基本内容不同b 内容基本相同 性质不同c 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d 目标相同 内容不同 组织无产阶级 用阶级斗争的手段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高纲领 二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1 从 医人 到 医国 2 从 改良 到 革命 3 从 旧民主主义 到 新三民主义 4 从 依赖帝国主义 到 反对帝国主义 从对清政府幻想 和平改革救中国 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革命指导思想形成 小结 孙中山的一生 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不计个人得失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屡败屡战 超越党派界线 与时俱进 实现人生跨越 促成国共首次合作 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 1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享主义2 中国近代以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兴办洋务 君主立宪 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3 三民主义中 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推翻封建制度 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4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因为它a 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b 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c 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d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5 中华民国成立后 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 资政新篇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d 和平建国纲领 6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在政治 经济上的利益 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它的指导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