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故知新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 隋唐 中央 三省六部制 地方 元 宋 中央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三司 枢密使 地方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以至消失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线索 重点默写 1 大一统 的君主专制制度在演进与强化的过程中包括着几对基本矛盾 2 汉元初年 统治者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 汉唐统治者是怎样处理与相权关系的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一 2009 9 15 编号 104制作 江苏省阜宁中学徐寿海 1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2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本课知识结构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 朱元璋废丞相 2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二 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 总结 三 改土归流 西南地区 小结 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 朱元璋废丞相 原因 内容 评价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 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设五府 六部 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 一皆朝廷 总之 所以稳当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君臣即对劾奏 处以重刑 摘自 明太祖实录 阅读下列材料 思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 是秦速亡的原因 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强化皇权 阅读下列材料 思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 材料二 1376年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 设立布政司 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分管地方行政 军政和监察 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那时 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 1380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变式 结合材料二 思考 明太祖 罢相 的原因有哪些 变式 结合材料二 思考 明太祖 罢相 的原因有哪些 相权过大 威胁皇权 根本原因 胡惟庸骄恣擅权 直接原因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 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 评价 皇权取得了对相权的彻底胜利 从根本上解决了秦以来的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 有利于加强皇权 巩固统治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 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 皇帝政务繁多 身心疲惫 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 评价 明朝钱宰被征编 孟子节文 散朝回家 吟诗道 四鼓冬冬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上朝 朱元璋问他 你昨日的诗作得好 不过我并没有 嫌 迟啊 改作 忧 字如何 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巩固练习 1 镇江市2008届二调 明太祖曾说过 自秦以下 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这表明a 秦朝以后设相制度都是错误的b 明太祖不希望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c 要提防丞相专权的现象d 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2 2009淮安二调 钱穆曾说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 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 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 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 政府的真正领袖 是因为a 唐朝设政事堂b 元朝设中书省c 明朝废除宰相制d 清朝设军机处 3 巩固练习7 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a 国家统一的需要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d 政令统一的需要 4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明太祖与奏章 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3291件事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这则材料反应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思考题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 是因为朱元璋对内 外诸司 中央 地方 作了哪些改革 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中央 废丞相 权分六部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殿阁大学士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废相结果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皇帝政务繁多 难以应付 返回 一 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2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原因 目的 评价 一 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2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 原因 目的 评价 加强专制 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 明朝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结果导致宦官参政 妨碍阁权 控制内阁 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废丞相后 皇帝政务繁多 议一议 内阁首辅 宰相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 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并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 职位 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一落千丈 思考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 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卷五一一页 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 所属国体不同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无决策权 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 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 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 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 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 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延伸拓展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 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比如总统制 议会制等 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巩固练习 1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 虽无相名 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 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 却有相实 这种制度是指a 汉代的内外朝制度b 唐代的三省制c 元代的行省制度d 明代的内阁制度 2 2009年苏锡常镇二调 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原非宰相 这里的 我朝 是指a 汉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 4 阅读下列材料 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 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 太祖 成祖时代 皇帝自己处决事情 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 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 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 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 而且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 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 内外一应章奏 现由大学士看过 拿一张小签条 写出他们意见 附贴在公事上 送进宫里 在由皇帝细阅决定 这在当时叫做 条旨 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 又称 票拟 是说用一个小条子 即票 拟具意见 送皇帝斟酌 待皇帝自己看过 拿这条自撕了 亲用红笔批下 名为 批红 亦称 朱批 批好拿出去 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参与处理国政 秘书 票拟 自宪宗成化以后 到熹宗天启 前后一百六十七年 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 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 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 也同样送太监 再由太监呈与皇帝 这样 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 甚至皇帝嫌麻烦 自己不批公事 私下叫太监批 批红的实权 落到太监手里 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 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 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 大学士照政制论 是无法主持政令的 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 他才能舒展抱负 来策动当时的政事 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 说他不像前朝宰相 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 不该弄权专政 这批评实在也不错 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 并不须听命于内阁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四讲 受司礼监 太监 牵制 无实权 指挥不动六部百司 返回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说 有明 明代 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这一观点基本正确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说 有明 明代 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这一观点基本正确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废丞相 君主专制更强化 宦官专权 内阁无实权 内阁与六部矛盾 二 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 设立的时间 原因 职能 演变 军机处的特点 军机处的评价 作用 清初统治 清初 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 设内阁置六部 但还保留着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其权力凌驾于内阁 六部之上 皇权受到限制 二 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 材料一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两路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直 连日值班 者多虑漏泄军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值 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重臣 于是承旨 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思考 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为用兵西北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直接 设立的时间 原因 为强化皇权 根本 设立的职能 只能跪受笔录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职能的演变 由最初单纯协助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一 军机处 直 值 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 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 军机 大臣相见 即承旨诸臣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简 精 速 密 军机处的特点 简 机构简单 有官无吏 精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密 地处内廷 外界干扰少 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速 办事效率高 隆宗门内军机处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军机处的评价 军机处的建立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隆宗门内军机处 雍正 军机处 a 设置时间 直接原因 政务范围 b 特点 简 精 速 密 c 职能 d 评价 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弊端 地方政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隆宗门内军机处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有官无吏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联系军机处职责来思考 军机处的设置后 皇帝可通过军机处对地方大臣直接发号施令 各地大臣也可以向皇帝直接递送奏折 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权力大大缩小 从而加强了专制皇权 跪受笔录 遵旨办事 巩固练习 1 09盐城市二调 孟德斯鸠在 论法的精神 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 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 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 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a 实施行省制度b 废丞相 权分六部c 设立内阁制d 增设军机处 2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六部 处理各种事务b 参与决策 并负责朝廷各种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 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要务 3 秦朝以来 直至清朝前期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b 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c 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d 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4 09盐城一调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a 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c 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 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返回 5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 与皇帝 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 负责审核政令 6 巩固练习10 下图 图略 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 英国议会大厦 中国清代军机处 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a 决策形式不同b 人员选拔不同c 所属的国体不同d 所属的政体不同 改土归流 西南地区 原因 土司世袭 形成割据势力 不利中央集权 含义 见书本知识链接 过程 明代永乐年间 开始 清代雍正年间 大规模 意义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b 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c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返回 本课测评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1 积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 政治上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维护社会稳定 抵御外来侵略 民族关系 在统一的环境下 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加强民族交流 防止分裂割据 经济上 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 发展社会经济 文化上 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2 消极影响 封建社会后期 政治上 君主专制强化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 使政治黑暗 腐败 经济上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思想文化 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 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 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巩固练习 1 巩固练习3 学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后 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 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 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 大禹b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返回 2 巩固练习4 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 实质上反映了 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权更加巩固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 b c d 3 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犬类行为学面试题
- 2025年放射医学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安全管理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客运站安全员工作手册题解
- 2025年宠物芳香疗愈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集锦
- 2025年烹饪大厨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规划与管理实务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健身教练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安全检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柜台理财师专业技能水平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酒吧承包经营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跨境监管合作模式-洞察及研究
- GB/T 2423.21-202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 (2025)工会知识竞赛题库含参考答案
- 军人压力调试课件
- 支气管哮喘临床课件
- 幕墙监测监控措施方案(3篇)
- 七夕餐厅营销活动方案策划
- 急诊课件胸痛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