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宁城县八里罕镇总校热水小学 李金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对于农村的教育而言,就现况,要想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学生和社会齐心努力。当然,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学生起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让给学生。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在阅读教学时,恰当地充分运用朗读手段,适时进行朗读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弄清生字词,读通读懂课文,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与文本通话,不但可以了解作者思想,而且能领悟更深层的东西,受到良好的熏陶。毕竟,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想懂得有些社会化知识和从成人的眼中看世界,这是很难的。因此,只有通过读来慢慢体会,设置情境朗读,结合实际教学,指导他们用恰当的朗读方法,使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读可以增强记忆,发展思维,让小学生多读多练,自然而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会的东西也就有所增多。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即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理解表达能力。古人云;“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多读多想,有利于理解文意,有利于驭驾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1、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过去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确实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能将文章读懂,而且能在读的过程中渐渐理解文意,掌握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如古代许多文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就要求他的学生多读诵,多思考;宋代教育家朱熹要求他的学生“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强牵暗记,只是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朗读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一直传至今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价值。2、朗读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蕴含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了一个“读”字。如晋代“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思想“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多读,读的多,不懂的文意会自然随着读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朗读先要扫清字词障碍,借用工具书,帮助解决。精湛的语言文字,对于小学生有时难理解和掌握,试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多读,来帮助消化理解,比如教学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句中的“绿”学生难理解,该字诗人用得栩栩如声,用得妙。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其实师无须过多讲解,用“读”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江南的美和诗人对故乡的爱。3、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他们如同站在作者的位置,替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反复的读,把文章读的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这时,学生的语言就真正成了作者的语言了。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受到启迪、4、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的思维”,以后才“有外观的语言过渡至耳语,再过渡到内部语言”。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用“听”来进行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读中理解。正如一位外国诗人说的那样:“从读的情况可以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阅读的作品。”因此,朗读是衡量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尺度。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关的朗读指导农村的语文教育,相对城市而言,确实要落后,难以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新课改的春风渐渐吹遍了整个农村小学课堂。这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看清新课改的方向,有责任,试着为学生创设一片空间,添一份光和热。语文教学,尤其是目前的阅读教学,比较普遍地存在朗读训练目标模糊,训练内容繁多,训练过程无序,训练形式单一等问题,致使朗读处于一种比较低效的状态。要切实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朗读的预设着手,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和评价,着力为学生的朗读创设一片新天地,让他们自由学习成长!(一)朗读前的备课预设要充分1、正确制订朗读训练指导目标在语文课程中,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又与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一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不宜单方面孤立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而应该在先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再与其它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制订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如跳水一课的其中一个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描写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摆摆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理解如“放开”、“张开”、“摇摇摆摆”等,体会小男孩处境的危险。这样的目标导向性更强,也更符合朗读这种活动的特点。2、精心选择朗读的落点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1)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停顿比较复杂,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层次,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节奏划分、语调停顿很重要。反之,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该句若划分不恰当,在朗读教学时就会出现错误理解。(2)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3)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4)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课文 诸如运用了比喻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另外,朗读指导的过程要与学习课文、品味语言有机结合,从而体现出课文的整体性和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朗读指导还与朗读的方法和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好的方法的选用,灵活形式的选择,都与朗读指导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朗读教学时,要精心预设高效的朗读训练指导。(二)指导朗读中,不仅靠朗读技巧,一定要结合课文教学,在学生理解、感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要避免朗读的单一性,力求做到读中有变化,读有趣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心声,积极采用不同的朗读指导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多读,有兴趣读,主动读,在读中领悟、发展。1、一般教学课文采用的朗读方法,通常是先听范读或录音读因为小学生模仿力较强,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精彩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范读语言清晰,委婉悦耳,可以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点燃学生的趣,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给人以美的熏陶,学的榜样。当然,范读应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机械地模仿,以免造成动嘴不动脑的后果。其次,学生自由读文。自由读文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朗读的习惯。在自由的读书氛围下,学生可以一般教学课文采用的朗读方法,通常是先听范读或录音读。大声朗读,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后与同学商榷或老师交流。这种朗读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再次,在学习课文时,采用常规课的老师所用方法,如个别读、轻声读、看图读、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看,读中想,读中议,体会所读句、段的语言特色以及所表达的含义或思想感情。2、朗读指导应该根据课文体裁,找到朗读的切入点和落点,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得最丰富的营养我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整理了以下几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读出他们自己的风采。(1)有关宏大场面下人物讲话的课文,可以采用回声式朗读(2)将层叠式的朗读应用到课堂,起到过不小的作用(3)运用引导式的朗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带来的美(4)古文的朗读指导,也相当重要。古文的韵律感很强。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对读式朗读总之,朗读一定要结合具体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主动、灵活地读文,从而理解、感悟新知,悟出真理。正如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并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体验所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可见,朗读与理解不可分割。(三)朗读教学的同时,评价也相当重要。即朗读与评价并存与学习中1、把朗读指导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评,以评促读,在读与评中培养语提高能力,发展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与领悟2、在评价中,要做到不露痕迹的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做到教学无痕三、以读入文,深化语文教学课堂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以读为主,整节课中“读”占主角,融会贯通,抓住重点,师适时指导。这样一节生动的语文课就会精彩纷呈。但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砚台雕刻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制品模具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甲基氯硅烷生产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钨钼冶炼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仲钼酸铵制备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测试题(有答案)
- 水产品加工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艺品雕刻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商智能选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含油果质量检测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PEP英语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 2025年秋季学期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买家赎楼签协议签合同
- 煤矿机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虹膜识别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合作办厂简单协议书
- 2025年新职工院感防控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2025年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