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课件3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课件3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课件3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课件3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课件3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 文选 东汉末年有数量不少的无名氏 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于这些作品风格相近 而作者姓名失传 时代不能确定 所以 文选 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 总题为 古诗十九首 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关于 古诗十九首 的作者和年代 历代有各种推测 近人一般认为 古诗十九首 不是一人一时所作 它大致产生于东汉后期 它的作者是一些仕途失意或异乡漂泊的文士 他们在作品里抒写着种种苦闷忧愤的情绪 清人沈德潜说 古诗十九首 不必一人之辞 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妇 朋友阔绝 游子他乡 死生新故之感 古诗源 古诗十九首 的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 一类写相思离别之情 前一类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 及时行乐的感慨 带有浓厚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 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 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 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这一社会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古诗十九首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 它把抒情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古诗十九首 的语言浅近自然 但又异常精练 风格温厚和平 委婉含蓄 钟嵘说它 文温以丽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 可谓一字千金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合作探究 1 简单阐述这首诗歌蕴涵的故事 2 作者是不是在采完花才想起要送给 所思 呢 3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男还是女的 这是一个盛夏季节 江边花香日暖 作者为了要采荷花 不惜 涉江 花采到了 心想这么美好的东西只自己独自欣赏 还是美中不足 要有个知心人共赏才好 可是四面一望 知心人在哪里 四面都是陌生的人 知心人却远在他方 这么美好的东西是不能得到他共赏的 我这点情意是不能传到他那里去的 主人公只能孤单 忧愁 惆怅地立在船头 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 他看到的是什么呢 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 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 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 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不能相聚相守 那就只能是 忧伤以终老 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