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篇).docx_第1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篇).docx_第2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篇).docx_第3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篇).docx_第4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篇)目录: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三- 1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f m gu bi wn p zho r (_) (_) (_) (_)b w k zi ch tu bng ku (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谦(_) 歉(_) 陪(_) 赔(_)俊(_) 竣(_) 幕(_) 暮(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_)(_)高远 亭亭(_)(_) 浓(_)大(_)眉(_)目(_) 精(_)报(_) 英(_)无(_)(1)描写外貌的词语:_(2)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因为所以即使也不但而且 既然就虽然但是 无论都(1)()雨来从小长在还乡河边,()游泳的本领很高。(2)()敌人怎样诱导小夜莺,他()不肯说实话。(3)我们()要热爱和平,()还要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4)()你已经答应帮忙了,()不应该反悔。(5)()风很大,()我们仍坚持把所有的小树种完了。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1)盘古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缩句)_(2)普罗米修斯被火神押到了高加索山上。(改成把字句)_(3)蟋蟀在平台上叫。(改成拟人句)_(4)这里很温暖。这里很舒适。(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5)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修改病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 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 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 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3照样子,写词语。人山人海 _绿油油_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_)的地毡 (_)的校园 (_)的校服 (_)的打工族(_)的叶子 (_)的树木 (_)的小草 (_)的火车站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等景物。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和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_七、习作。(20分)题目:那一天,我真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高兴、伤心、感动、难忘),再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句子要通顺,不写错别字,书写要美观。_参考答案:一 抚摸 跪拜 顽皮 招惹 把握 裤子 撤退 崩溃 二 谦虚 道歉 陪同 赔偿 英俊 竣工 开幕 暮色三 志 存 玉 立 眉 眼 清 秀 忠 国 勇 畏 四 (1)因为所以 (2)无论都(3)不但而且 (4)既然就(5)虽然但是五 声音化作了雷声。 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了高加索山上。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六 1春来了2矫 秆 穿 毫3 若隐若现 十全十美 无缘无故 白花花 金灿灿 黑乎乎 4 柔软 鲜花盛开 色彩鲜艳 南来北往 细嫩 茂盛 青青 人山人海 5花园 小草 树木 火车站6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略 7 拟人 比喻 8生机勃勃6 / 16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xi ju w ni cho xu y ch(_) (_) (_) (_)shn q yn h yu xio b du(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钦(_) 怒(_) 赫(_) 刑(_) 杆(_)饮(_) 恕(_) 赦(_) 形(_) 肝(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左(_)右(_)疑惑(_)(_)若(_)所(_)铁面(_)(_)深(_)简(_)(_)(_)犹豫照样子,写词语。(1)画横线的词语(含有反义词):_(2)画浪纹线的词语(描写人物品质):_2.上面的词语和“豁然开朗”意思相反的是_,和“东张西望”意思相近的是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既又 不但而且 只要就 之所以是因为1. 小红( )学习成绩优异,( )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2.江涛( )刻苦学习,(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3.(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 )会变成美好得人间。4.妈妈( )要上班( )要照顾生病的我。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1)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句,缩到最简)_(2)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改为陈述句,句意不变)_ (3)阳光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话)_ (4)多读好书,可以提高和丰富我们的知识。(修改语病)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念山归来思念山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油画,一见便深深烙进了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影像。以至于归来数月,它仍然反复地在我的心田放映。念山村是福建省政和县的一个行政村,平均海拔约860米,以云上梯田闻名八荒。念山村地处大山的顶部,上山的路自然没有“平坦”二字。山道弯弯,弯出了茂林修竹、悠悠溪水,弯出了形状各异的梯田、重叠错综的山岗峰峦。待到达最高峰念山余屯,一切皆隐去了,眼前是一片密不透风的古树林,古红豆杉、古枫树、古银杏、古南酸枣树等树木,一树古过一树,争相参天,几百年几千年了,似乎仍在向上生长扩张。上观景台的路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的,古朴结实。路旁边是一纵随着坡度向上的白茶园,清新碧翠,色泽圆润,充满生机。我摘了一片茶树叶放进嘴里咀嚼,果然是无尘无土,苦中带甘,别是一番自然天赐的青青白茶味道。越过茶园,我们上到了观景台。观景台是一个上下两层的大亭子。绕着观景台转几圈,我心震撼:风光无限,视野无边,整个念山已是一览无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野中那层层叠叠金黄色的梯田,那就是闻名遐迩的云上梯田,福建最美最大的梯田。纵向,梯田从山脚海拔300米左右的星溪河梯级而上,最高处海拔860米左右,垂直高度达500多米,高低错落,如链似带;横向,梯田绕过山梁岭脊,连绵5公里,共1600多亩,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千姿百态,波澜壮阔。在青翠的茶园和金黄的梯田之间,村舍如棋盘落珠,从容祥和。此时,阳光普照,成熟的稻谷一丘连着一丘,风吹稻浪连绵起伏,铺成一幅金色的巨型油画,将整个念山映衬得明亮耀眼,美不胜收。我忽然热泪盈眶,为这遗世独立的风景,那如锦如绣的念山画卷倏地嵌进了我心灵的画框,让我久久记忆,久久思念。1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1)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_)(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_)2认真阅读短文,从文中寻找恰当的短语,补充写景顺序。(_)到达最高峰(_)上到观景台3下列选项中不是云上梯田的特点的一项是( )。A规模宏大B美丽如画C层次丰富D从容祥和4画“ ”的句子运用_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了梯田_和_的特点。5想象念山的美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念山是一幅真正美丽的画,美在山道_,美在最高峰顶古木_,美在茶园生机_,更美在云上梯田如一幅_。七、习作。(20分)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会在草丛、树林、池塘有许多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最有意思。字数:400字左右。_参考答案:一 嗅觉 无奈 巢穴 牙齿 身躯 掩护 幼小 搏斗 二 钦佩 怒气 赫赫 刑法 杆子 饮水 宽恕 赦免 形状 肝脏 三 顾 盼 不 解 有 思 无 私 居 出 毫 不 1.(1)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2)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2.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四 1.不但 而且 2.之所以是因为 3.只要就 4.既又五 科学家发现了化石。 爱孩子,就要让他们单独出门。 瀑布像暴怒的小怪兽一样在峡谷间咆哮着。 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六 1 闻名遐迩 美不胜收 2 上山的路 越过茶园 3D4 比喻 多 美 5 弯弯 参天 勃勃 金色的巨型油画 11 / 16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三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m s ynchn shn fnbin yun ln fi yn sh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潮(_) 堤(_) 震(_) 犹(_)朝(_) 提(_) 振(_) 忧(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神(_)气爽 风和(_)丽 (_)所当然 突如(_)来 (_)然大悟 (_)调有序 望(_)成龙 (_)惑不解一场(_)的灾难让这一家陷入了绝境。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_)的事。3.这道题我一直弄不懂,直到他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例来讲解,我才(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因为所以 如果就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无论都 1. 敌人(_)很狡猾,(_)还是被夜莺的歌声骗了。2.(_)雨来的游泳本领稿,(_)没有被淹死。3.(_)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_)会渐渐给毁了。4.桂林(_)山美,(_)水清。5.诚实是美德,(_)做什么,(_)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改为把字句)_2.树苗长成大树。(扩句,至少两处)_3.我当过消防员。我做过花匠。(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4.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改为拟人句)_5.小木偶很伤心。小木偶却不会哭。(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最美的名字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塌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全都吐了出来。“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儿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儿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1)我们竟然被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2)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1用“”画出用得恰当的词。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1)绝望:_(2)非同寻常:_3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1)处的“我们”指的是_;(2)处的“我们”指的是 _。同学们之所以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4请你对短文中的“两个阿姨”说几句话。 _七、习作。(20分)生活中,我们慢慢长大,懂得了做人要有爱心,乐于奉献;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了关爱父母,珍惜友谊;懂得了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懂得了生活中总有不如意,要积极去面对;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坚持原来,我们懂得了很多很多。请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一件你记忆深刻的事情,说清楚你懂得了什么?或者收获到了什么?要说真话,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注意书写要认真,恰当运用学习过的描写方法,不少于300字。_参考答案:一 暮色吟唱山峰边缘浪费运输二 潮水 堤岸 地震 犹豫 朝阳 提包 振奋 忧伤 三 清 日 理 其 恍 协 子 疑 1、突如其来 2、理所当然 3、恍然大悟 四 1.虽然 但是 2.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