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 等值线 考纲分析 地理图表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是综合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 图表试题在高考中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今年高考 文科综合科 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中 利用地理图表获取和解读信息 分析解决问题是首位的能力目标 高考方向 读图 从图中读取信息 完成相关问题 析图 对图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用图 运用给出的图示或依题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绘图 按要求绘制地理图形图表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 等压线图 等温线图 其它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判读基本方法1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 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 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 最低值位置 4 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 推断出规律和结果 或分析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并分析其成因 一 地图三要素 1 比例尺 1 公式 2 表示方法 文字式 数值式 直线式 3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式的比较 分子相同 分母大的反而小 换成分式 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1 10000000 一千万分之一 无单位 变式 4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大小相同图幅表示实际范围 比例尺 内容的详细程度 中国地图 合肥市地图 大 小 小 大 简略 详细 5 比例尺的缩放与图幅大小的关系 比例尺 图幅大小 放大 了 两倍 是原图的4倍 放大到两倍 缩小到1 2 缩小了1 2 是原图的9倍 是原图的1 4倍 是原图的1 4倍 缩小到1 3 缩小了1 3 是原图的1 9倍 是原图的4 9倍 6 根据实地范围和图幅纸张大小确定地图比例尺 例 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 中国东西距离5200千米 中国南北距离5500千米 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不得大于1 5500000 以各个方向上算出的最小比例尺作为最终的比例尺 2 方向 3 图例和注记 图例 地图语言 看图一定要先看图例 常用图例 地图册 注记 名称 数字 说明 横写 从左到右 竖写 从上到下 7 经纬网地图上 可利用经纬度差来计算两点间实地距离 再求算比例尺 同一幅图上各地的比例尺可能不同 二 等高线 1 有关知识点 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 不是相对高度 两者区别 相同 同线等高 0m等高线大多为海岸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即为等高距 同图等距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在图内闭合小圈表示盆地或山地在图中看不到等高线的闭合 是中断在图的边框上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向高值处弯为山谷 集水线 易形成河流 等高线向低值处弯为山脊 分水岭 不易形成河流 示坡线表示坡降的方向 示坡线应垂直于等高线 例 山峰 盆地和火山口 等高线越密集 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 表示坡度越缓 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线 易形成河流 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等高线一般不重叠 重叠处 表示陡崖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部分叫鞍部 关于等高线的计算 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上的两点 中间间隔的等高线有n条 数值不相同 等高距为d 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为 n 1 d h n 1 d 例题 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p点的海拔范围是 q点的海拔范围是 p点对q点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70 hq 80 90 hp 100 10 h 30 估计陡崖顶端 崖顶 海拔h顶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 等高距为d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 陡崖的相对高度 例题 1 图中山峰p最高海拔h可能达到 4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范围是多少 349m h 350m 250m 300m 150m h 250m 估计陡崖底端 崖底 海拔h底 设穿过陡崖中海拔最低的等高线数值为x 穿过陡崖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数值为y 等高距为d y h顶 y d x d h底 x 2 崖顶海拔的取值范围 3 崖底海拔的取值范围 50m 100m n 1 d h n 1 d 利用相邻等高线数值特点确定相关等高线的海拔 相邻等高线的数值相等或相差一倍等高距 例 1 图中m n的可能值为 2 若m n 则p q的取值范围是 高中更高 低中更低 100 200 300 p 200 100 q 0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数值特征 坡度角计算公式及大小比较 坡度角大小的比较要注意比例尺 等高距 等高线间隔等条件的异同 当两幅地图的比例尺 等高距 等高线间隔不同时 最好使用上公式进行比较 例 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 坡度最陡的应是 b 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比例尺大的坡陡 比例尺小的坡缓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高线 等深线 300m 300m a b 三 地形剖面图 是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截面图 以显示沿剖面线的地势起伏状况 1 绘制过程 1 选择剖面线和基准点 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 2 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并建立坐标系 3 把基准点和特殊点依次转绘到坐标图上 并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 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剖面线判断地形剖面图 能快速 简单画出地形剖面或观察端点海拔 最高点和最低点海拔 起伏状况 图24 a 3 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剖面线或地形部位 下图中的p处地形是 鞍部 4 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 a b处分别为 作地形剖面图 小丘 洼地 5 利用剖面图判断视线是否被遮挡 利用地形剖面图看视线 直线 是否有遮挡的地形 甲地能否可以看到乙地 丙地能否看到丁地 甲能丙不能 上密下稀 上稀下密 2001江浙卷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 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图4 完成下列要求 1 判断在e f g三个地点中 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2 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 并作简要说明 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g 正确作图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地到h点之间没有障碍 可以清晰地观察 通视问题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注意题中要求 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b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地能看到a村吗 能 不能 观测者的位置判断 2006年文综天津卷 读某地景观示意图 图甲 及其等高线地形图 图乙 回答 1 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乙中的a a点b b点c c点d d点 图甲 图乙 a 海拔高气温低 垂直递减率为0 60c 100m 盆地不易散热 气温偏高 又容易引起污染物的滞留 迎风坡降水量多 背风坡降水量少 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 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 山地盆地风速小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与沸点成正比 山顶气压低 沸点低 四 在实践中的应用 1 与气候结合 水往低处流山谷可能发育河流 河流上游海拔高 下游海拔低 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常为分水岭 山地地形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地形形成向心状水系 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 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 水能丰富 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慢 水运便利 流域面积的大小 山脊的连线 集水区 决定流量 山谷中的陡崖处易形成瀑布 2 与植被结合 喜阳植被在阳坡 喜阴植被在阴坡 同一植被的分布海拔在阳坡更高 3 与河流水文结合 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西南向东北2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 59mb 99mc 199md 259m b d 下列水系图中 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解析 a b c三幅图分别是平行水系 放射状水系 树枝状水系 根据支流和干流的关系 可以明显判断地势的高低倾斜方向 但d图水系错综复杂 相互交错成网 辫状水系 反映了地势低平的特点 答案 d 1 交通线的选择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既要考虑距离长短 又要考虑路线平稳 间距 坡度等 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沿等高线走向 延伸方向 分布 以减少坡度 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 两条等高线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或通过鞍部 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 少建桥梁等 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避免通过高寒区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 断崖 沼泽地 沙漠等地段 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 使公路呈 之 形弯曲 平原地区要照顾沿线的居民点 4 与区位结合 2 水库坝址的选择 要考虑库址 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 洼地的出口 即 口袋形 的地区 口小 利于建坝 袋大 腹地宽阔 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 工程造价低 a 位于口袋形洼地出口 峡谷处 工程量小 投资少 且水流急 水能蕴藏量大 b 上游为口袋形洼地 盆地 库容量大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避开断层 防止诱发水库地震和渗漏 避开喀斯特地貌 防止水库渗漏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 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 水源要较充足 流域面积 气候等因素 例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应选择 或 线 理由是 2 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 甲 乙 丙 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坡度小 工程量小 丁 地势平坦开阔 水陆交通便利 工程量小 水库蓄水量大 淹没村庄和农田 需要移民 3 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 用电问题 该地区计划在 处修建水电站 选坝的理由是 但随之可能带来 地区判断与修建水库 长江三峡 3 山区村落 宿营地 地址的选择 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 要求地势平坦开阔 靠近水源 交通便利 向阳等 4 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 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 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5 引水线的选择 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 以实现自流 且线路要尽可能短 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6 管道的选择 线路尽量要短 以便节省投入 可以经过河流 大山 但地质条件一定要稳定 06江苏地理卷 图是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线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为解决用水问题 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 在l1 l2 l3 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 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 2 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 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 a b c d 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l4引水线路由高到低 水能自流 距离较短 建设成本低 a和d 7 农业类型的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缓急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山地 丘陵地区发展林业 畜牧业 坡度 25 不宜开辟为梯田 投资大收益小 易造成水土流失 滑坡等自然灾害 判断地形类型大地形类型平原 海拔500m 内部地势起伏较小 等高线较稀疏 边缘地势陡峻 等高线较密集 山地 海拔 500m 地势起伏很大 等高线很密集丘陵 海拔200 500m 地势起伏较大 等高线较密集盆地 海拔无标准 中间低 四周高 内部地势起伏较小 等高线较稀疏 边缘地势陡峻 等高线较密集 8 工业区位的确定 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 要选择河流下游 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 结合地质地形条件 宜放在地基坚实 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 若是电子 半导体 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 环境优美的地点 从经济效益考虑 要尽量接近原料 燃料 水源等资源产地 小地形类型山顶 闭合等高线的中部谷地 或洼地 中间低 四周高山谷 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脊 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鞍部 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两侧高 两侧低 成对称地形 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陡崖 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峡谷 中间低 两侧高 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沙丘 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 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 在等高线图上 表现为新月形 根据沙丘形态 坡陡处为背风坡 坡缓处为迎风坡 9 港口的建设 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 等深线密集 避开含沙量大 等深线稀疏 流速缓 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飞机场多位于坡度适当的开阔地 10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宜人 空气清新的地方 盐场位于平原的沿海滩涂 11 建海滨浴场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等深线较稀疏 12 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 清静 空气新鲜 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五 等水压 潜水线 1 地下水 潜水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承压水 第一个隔水层和第二个隔水层之间的 承压水由于存在隔水层顶板而承受静水压力 初见水位 当钻孔穿透隔水层顶板时才能见到承压水 此时水面的高程 承压水头 地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 将顺着钻孔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静止下来 此静止水面高出含水层顶板底面的距离 承压水位 静水面的高程 潜水位 自由水面 潜水井 承压井 自流井和泉 地下水出露于地表 2 判断地下水的流向 垂直于等水压 等潜水线线 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3 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4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 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越快 5 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6 选择水井位置时 要依据以下三条 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在潜水汇集区 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04 江苏 图示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 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 单位 米 读图判断 a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 a图潜水补给河流 b图河流补给潜水d a图河流补给潜水 b图潜水补给河流 ac 图1中 实线是地形等高线 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 等高距皆为5米 甲处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师资格考试题型及答案
- 民商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一地理考试内容及答案
- 湖北春季高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机械四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期中考试七上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全世界十级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相关业务知识判断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病案信息技术(医学高级)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超声医疗安全风险培训课件
- 蜜蜂科普知识教学课件
- 矿山运营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2026三维设计一轮总复习高中化学-第17讲 卤族元素 溴、碘单质的提取
- 光伏售电合同协议书范本
- 港口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措施
- 2025年银行声誉风险应急演练报告范文
-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WST855-2025解读课件
- 制造车间作业指导书范本
- 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手册
- 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制作“冰琥珀”》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