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必修1第2章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实验2.doc_第1页
题 必修1第2章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实验2.doc_第2页
题 必修1第2章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实验2.doc_第3页
题 必修1第2章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实验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第2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实验2巩固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化合物分别是()A蛋白质、水 B蛋白质、无机盐C核酸、水 D脂质、水2在细胞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Fe、Mn、Zn、Mg BZn、Cu、Mg、CaCZn、Cu、B、Mn DMg、Mn、Cu、Mo3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4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水分 B蛋白质C脂质 D糖类5青苹果汁遇碘溶液呈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这说明()A青苹果汁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聚合成淀粉6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B苏丹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D碘液鉴定淀粉时7嫩肉粉的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要对市场上售卖的一种嫩肉粉设计实验进行检测,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蛋白酶,你认为应该选择的材料和试剂是()A淀粉溶液、苏丹染液B清水、斐林试剂C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D清水、双缩脲试剂1答案A2答案C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其中大量元素含量多,主要包括C、H、O、N、Mg、P、Ca、S、K;而微量元素含量少,主要包括Fe、Mn、Cu、Zn、B、Mo。3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4答案B解析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分,占细胞的8590%。构成生物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占细胞的710%,其次是脂质。5答案C6答案A解析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可发生颜色反应。7答案D解析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检测蛋白酶的存在与否时应把嫩肉粉溶解于水中并用双缩脲试剂直接检测即可。提高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2 羊通过吃草获得自身所需的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羊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3 下图横坐标表示细胞中的几种化合物,纵坐标表示每种成分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以下按图中顺序排列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4.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存在。在下列实验列表中,正确的是 ()选项待检测的物质使用试剂呈现颜色A苹果中的还原糖斐林试剂橘黄色B马铃薯中的淀粉双缩脲试剂蓝色C花生的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D大豆中的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5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l2滴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6探究钾是否属于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1)实验思路:利用缺素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的培养作对照并得出结论。(2)实验步骤:培养液的配制:_。取材:选取_两株植物。培养:将两株植物分别培养在盛有上述两种培养液的容器中,培养条件要_。观察:_。(3)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如下表:缺素培养液完全培养液结论生长正常正常状况异常正常_。_。7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沉淀。(2)在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用其染色时,冲洗浮色要用酒精,这是因为酒精_。(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_。(4)本实验注意事项: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试管口不要朝向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8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是鉴别牛奶质量的主要依据。某同学欲探究某品牌的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实验原理】 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材料用具】 略【实验步骤】 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探究目的探究牛奶中有无还原糖探究牛奶中有无蛋白质试管步骤ABCDEF第一步2 mL牛奶2 mL蒸馏水2 mL葡萄糖样液2 mL牛奶2 mL蒸馏水2 mL_a_样液第二步2 mL斐林试剂2 mL斐林试剂2 mL斐林试剂2 mLNaOH溶液_b_2 mLNaOH溶液第三步_c_水浴加热水浴加热_d_34滴CuSO4溶液34滴CuSO4溶液结 果?(1)a._;b._;c._;d._。(2)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A:_。D:_。(3)分析该实验设计:试管A和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目的是_。1.答案C解析微量元素也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一旦缺乏也会导致相应的病症;同一种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同的;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2.答案D解析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虽然大体相同,但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3.答案D解析在细胞鲜重中水的含量最多,其次是蛋白质,糖类和核酸含量较少。4.解析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淀粉碘液蓝色;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C5.解析A错误: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西瓜汁的颜色为红色,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时,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错误: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料,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而不是盐酸;D正确:稀释的蛋清液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D6.解析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体外;纤维素属于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含无机盐;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变化,改变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从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代谢越强,反之越弱。答案(2)配制完全培养液和缺钾培养液长势相同的相同且适宜两株植物的生长状况(3)钾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7.解析(1)还原糖具有还原性,能将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成Cu,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所以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存在;(2)苏丹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能溶解在酒精中,根据这一性质可用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3)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若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即CuSO4,CuSO4本身呈蓝色,与试剂A液反应产生的Cu(OH)2也呈蓝色,会掩盖生成的紫色,影响实验观察。答案(1)斐林试剂砖红色(2)苏丹能溶解苏丹(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4)分别配制、储存A液(0.1 g/mL NaOH溶液)B液(0.01 g/mL CuSO4溶液)烧杯底部实验者或其他人8.解析本题要求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没有蛋白质和还原糖,实质上是考查教材中可溶性还原糖与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实验应设置对照,一般选择空白对照,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