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随笔.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随笔.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随笔.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随笔.doc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随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的随笔 雨越来越小,细细的雨丝打在脸上,身上,微微的有些凉意,好久没有淋雨了,这时,才不禁勾起了我心中的那场雨,一场让我感觉十分个性的雨,让我怀念至今.下面是五篇“八年级下册语文随笔”,大家可以看一下。 八年级下册语文随笔【第一篇】: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 牛汉,原名史成汉, 蒙古族,当代诗人。 书,能保持 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 春。 严文井 生于1923年10月,山西 省人。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1940年发表作品,主要写诗,近十 年写作散文。已出版诗集十 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此外还参与主编中国 现当代诗选数部,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精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半个多世纪, 曾主编新文学史料二十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 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读读写写 马鬃(zng) 脊背( j ) 枉(wn )读 g 磨磨蹭蹭( cng ) 掺和( chn ) 幽默: 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 凄凉悲愤。 奥秘: 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 温和宽厚。 酷似: 极像。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 教养。 *围绕“第一本书” 记叙了哪些事情?(复述) (1-2)从一位诗人来访, 引出话题第一本书(难忘)。 (3-9)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 珍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10)进一步交代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的叙事线索: 第一本书 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如何理解这句话? 童年生活是艰苦而沉重的,感觉是辛酸的。 但这些都无法抹去与生俱来的童真、好奇 和淘气,和小伙伴、小动物一起在大自然中玩 乐,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 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 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 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情,同学的 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 “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 珍爱、感激的复杂感情追忆“第一本书” 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 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小 结 “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 年级国语课本,还表明了这第一本书 在作者人生中的分量,当中蕴涵着父 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所以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 课本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 念。 揣 摩 品 析 语 句 1、 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话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 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 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 本。” “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 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 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 的读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 值了。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 ,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了。 “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 辞手法,“本”这里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 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 的东西。 八年级下册语文随笔【第二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藤野先生 *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 第二部分:在仙台 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热情诚恳,教学认真 关心实习正直热诚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 *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 “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 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竟:饱含了对先生的歉意和自责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辛,怒其不争 日暮里:勾起了鲁迅家国之愁思 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所以当然:用来强调,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虽然:倒装转折复句,强调了藤野先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伟大。 注释:1选自朝花夕拾 2烂熳(man):即烂漫 3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奉为“圣山” 4油光可鉴: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5兼以:加以 6斗乱:飞腾杂乱。斗通“抖” 7芦荟(hui) 8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9模糊:指马虎、不讲究 10落第:考试不及格 11新约:圣经新约全书的简称,记载耶稣和他的门徒的言行 12托尔斯泰:指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著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3不逊(xun):无礼。逊,谦逊 14匿(ni)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14犹言:如同说 15诘(jie)责:质问并责备 16托辞:借口 (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话选自呐喊自序) 18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19适值:正好遇到 美其名曰: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 第二课 我的母亲 胡适 *回忆了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赞美了母亲优秀的品格。 *分层: 一、(1-4) 我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二、(5-12)母亲对我的管教 三、(13) 母亲对我的影响 第二部分: 对我学习上的督促 严厉的管教的方法 犯错的严厉惩罚 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除夕打发债主 与嫂子们的相处,及如何处理她们的矛盾 母亲受到人格侮辱的反应 前三段内容并非闲笔,既为下文写母亲做了铺垫,又于文末相呼应。 母亲为人:仁慈温和,严父慈母,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很有刚气 教子:严格 “与嫂子们的相处”:写了母亲的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仅写了言传,更写了身教。 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不能不:双重否定来肯定“打了一点底子”,既表明态度,又不是很绝对。 注释:1选自胡适自传。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学者。著有尝试集胡适文存 2文绉绉(zho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3翳(yi) 凡:总共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 动词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谓语 形容词谓语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做谓语 名词谓语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 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做谓语 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 动词非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构成 名词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 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七月诗派) 爸爸对我的关心,同学之间的友谊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课 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上学的乐趣 快乐和梦幻:1跟小动物在一起(人和狗之间的默契和情趣) 2跟父亲相处(父子之情) 3同学朋友之情 父亲摸摸我头上的“马鬃”: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听到儿子取得好成绩的欣慰 父亲深深叹着气:一方面对儿子的做法表示赞同,也为乔元贞家的贫困表示同情 人不能忘本:双关,字面意思指书本,更是指人生成长过程中最有价值、最基础最初的东西。 人物:“我”、父亲、祖母、乔元贞、冯百成、“狗” 作者写“第一本书”的态度:崇敬,珍爱 父亲:知书识理,关心孩子的学业,温和善良,理解孩子,乐于助人,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 注解:1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 第四课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结构:一(1-5)托翁的外貌特征(比喻和夸张联用,使得画面气韵生动,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多用抑笔) 二(6-9)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高度赞美) 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段落大意: 1须发特征 2脸部轮廓结构 3面容表情 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拜访者对他的外貌表示失望 6犀利的目光 7富有感情 8眼睛的威力 9缺少幸福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深刻,有深刻的洞察力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观察力 眼皮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的追寻其猎物来:表现托尔斯泰用眼睛观察社会、人生、时代,并揭示其本质。 八年级下册语文随笔【第三篇】: 天色阴沉的,太阳也不知跑到哪去了。眼前的情景,和我此时的心情一样。 上午和妈妈大吵一架,甚至差点动起手来。泪花在我的眼眶中闪烁着。最后变为泪珠,从脸颊划过。心里的忧伤,统统压抑在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发泄。 带着这种心情离开了这个悲伤地,来到田野,眼前豁然开朗。由浅绿变为浅黄的树叶在枝头飞舞着,好似想在自己最后剩余的生命再展示自己独特的美。脚下踩着枯黄的树叶,穿梭在田间小道。一阵凉风吹散了我的思绪。这时才注意到已经秋天了。脸上的泪水也被吹干。只留下了点点泪痕。 啊啊”对着那收割稻子后残留的痕迹的田野,大声的呐喊,把心里压抑的消极情绪释放了出来,顿时感觉轻松多了,看着眼前情景,啊!好美!那青草和枯草互相交织着,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艺术画,而那神奇的画家,就是我们大自然母亲了。 天,是那么的蓝,蓝的有些刺眼。秋,给了我忧伤,也给了我解决忧伤的办法,秋的美丽呼应着秋的忧伤。 八年级下册语文随笔【第四篇】: 雨越来越小,细细的雨丝打在脸上,身上,微微的有些凉意,好久没有淋雨了,这时,才不禁勾起了我心中的那场雨,一场让我感觉十分个性的雨,让我怀念至今。 当时遇到了烦心事,我去了我的朋友家。在蒙蒙细雨中,拿着伞,穿梭在稀疏的人群当中,模模糊糊的看见了我朋友的身影,走了过去,与她相会,她邀请我到她的家中坐坐。在屋里,听着雨声,望着窗外的风景,于是便想把心中的烦心事说给朋友听。 在讲述的过程,朋友静静的倾听着,就像在讲述她的烦心事一样,丝毫没有走神,但是,不明白怎样的了,越说越气,心中想的全是烦心事,压的我快喘但是气来,本想把烦心事说出来会好受一些,情绪却更差了。 朋友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拉起我的手,向屋外跑去,外面的雨依然悄悄的下着,我着急的对朋友说:但是没拿伞呢”朋友却回答了一句:没事,不用伞的。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也跟着她飞奔屋外。雨丝打在我和朋友的身上,滴在我和她的手上,头发也被淋湿。就这样,在雨中飞奔着的我们,就像两匹脱缰的野马在辽阔的大草原中,欢快的驰骋着,感觉心中的那些烦心事全被雨水给冲之脑后了,什么也不想,就一向往前冲,踏着水坑,溅起一阵阵水花,淋湿了裤腿,我们开怀大笑,烦恼全被带走了。 雨,心中的那场雨,在我记忆中,是那么的耀眼,那么闪亮的一个完美画面! 八年级下册语文随笔【第五篇】: 那一路的灯火通明点亮了寂寞的黑夜,稀少的行人增添了几分心中的孤寂,匆匆穿梭于小城之中,看世间的夜,世间的宁静 看那一树枯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