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知识点梳理课件)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点 1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魏源 海国图志 2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4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地主阶级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中体西用 维新派 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 建立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民主 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器物 制度 思想 单元知识结构 考点一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魏源 海国图志 阅读与思考 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社会状况如何 中国统治者是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 在东西方文明发生碰撞时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鸦片战争前夕 清政府危机四伏 却盲目自大 2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3 经世致用 思想的影响 4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惊醒了中国有时之士 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林则徐 编译 各国律例 和 四洲志 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编写 海国图志 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要求向西方学习 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考点一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魏源 海国图志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等 经济上 文化上 政治上 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更没有付诸实践 考点二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考点二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9世纪90年代初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新学伪经考 动摇了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 为变法制造了历史依据 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 著作 变法通议 主张 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 大盗窃国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起到了思想启蒙 促进人民觉醒的作用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比较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详见 名师伴你行 p206 知能整合 合作探究 如何全面认识康梁维新思想 思路引领 要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全面评价康梁思想 既要看到其进步性 也要认清其局限性 链接高考 08全国文综 冯桂芬在 校邠庐抗议 中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 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 龚自珍b 洪仁玕c 李鸿章d 严复 c 08广东单科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 旧则攻吾太新 新则攻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胡适 链接高考 a 08江苏单科 如果看到右侧漫画 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 魏源b 林则徐c洪仁玕d 严复 链接高考 d 08重庆文综 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魏源 光绪帝 赵三多 陈独秀a b c d 链接高考 b 一 背景 1 政治方面 2 经济方面 3 思想文化 一战期间 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而袁世凯与列强勾结复辟帝制 实行专制 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在思想文化上掀起 尊孔复古 的逆流 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阅读与思考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内容性质和评价 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 兴起 1 标志 2 代表人物 3 主要阵地 4 主要基地 1915年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后改名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蔡元培 鲁迅和胡适等 新青年 北大 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三 内容 1 前期 2 后期 提倡 核心内容 民主与科学 德先生与赛先生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吴虞提出 打倒孔家店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标志 1917年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和陈独秀随后发表的 文学革命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 评价 考点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