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堂训练.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堂训练.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堂训练.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堂训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和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如果_中无气体,_中有气体,在_的气体_边要注_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_,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要注_号。答案:质量守恒化学计量数种类数目等号条件反应物生成物生成右 沉淀2.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 思路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 g-1.2 g=0.8 g。设C的式量为x。2A+B=2C32 2x0.8 1.2 g。答案:40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设生成M的质量为x。X+2Y=R + 2M11 94.4 g x(1)11/4.4 g=9/x,x= 3.6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Y和M的质量之比是:6.4 g3.6 g=169。答案:B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克 B.(A-B-C)克 C.(A+B+C)克 D.(A+C)克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氧气和氯化钾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前氯酸钾的总质量。即:氯酸钾的总质量=(B+C) g,二氧化锰的质量=A g-(B+C) g=A-B-C克。xkb 1答案:B3.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g。思路解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 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 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 g7480 答案:80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思路解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4Y2102332108,Y27。答案:27快乐时光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总质量。32 g+12 g=44 g。答案:A2. 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3Mg+N2点燃Mg3N2)。由此推知,6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产物的质量可能是( )A.10.3g B.10g C.8.5g D.6.7g 思路解析:本题易采用极限思维解题,即若6g镁只与氧气反应求出生成氧化镁质量,若6g镁只与氮气反应求出生成氮化镁的质量,然后取两者范围值即可迅速得出结论。答案:C3. 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思路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参加反应B的质量为44g+18g14g=48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有 A + 3B = 2C + 2D 28 3xw m 14g 48g 28:14g=3x:48g 解得x=32答案:B4.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 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 gL-1)(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解答:(1)4.8 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 356.6 L。(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 MnO2+O2316 32 x 4.8 kg 47.4 kg(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在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5.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8 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第1次105.5第2次10m第3次101.2第4次101.2(4)要得到280 kg 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思路解析:(1)8 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 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5。(3)m5.5 g-(8 g-5.5 g)3 g。(4)设需要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CaCO3 CaO + CO2100 56x80 280 kg625 kg 此题通过不断改变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观察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完全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10 g盐酸后,固体剩余物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剩余的1.2 g固体不和稀盐酸反应,应为杂质。然后,用8 g石灰石样品质量杂质质量CaCO3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3)问也可从题意得出正解,即第一次加10 g酸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应和第二次一样,所以第二次剩余的固体质量就是3 g。最后一问可利用含杂质问题的解题方法处理。答案:(1)1.2 g (2)85% (3)3 (4)625 kg6. 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发现,在细菌作用下,用氨气(NH3)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从而消除甲醇对水体的污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6NH3 = 3N2 + 5CO2 +19H2O。若处理含有0.32%甲醇的工业废水500t,理论上需要氨气多少吨?思路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已知量和所求量。本题已知量是甲醇,所求量是氨气,解题时要注意将已知量转化成纯净量后,才能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细菌答案:设理论上需要氨气质量为X,则依5CH3OH + 12O2 +6NH3 = 3N2 + 5CO2 +19H2O。160 112500吨0.32% X 160:112 = 500吨0.32%:X 解得 X= 1.12吨 答:(略)7. 把4g硫粉放在给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Z*xx*k.Com 第一次x k b 1 . c o m 第二次 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SO2的质量比是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质量是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答案:(1)1:1:2 (2)8g (3)8g8.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新 |课 |标| 第 |一| 网(1)试解释金属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