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1总序1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插图1,懂得自主修改作文的目的和意义。2.认真观察插图2.3,初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自主修改作文的意义,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懂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人发展终身有益,并能坚持,最终形成习惯。先学提纲:一、品读理解我能行“文章不厌百回改”,我是这样理解的:_二、课外拓展我先行1.查一查:读到“文章不厌百回改”,让你想到了哪些中外名人的事例?2.记一记:关于修改文章的名人名言。三、修改作文有高招1._ _2._推荐:(1)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可夫(2)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3)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同学们,这位学者的回答,让你知道他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2.“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自主修改作文”这一话题。(板书课题:自主修改作文)二、观察交流,明确意义。出示学习目标1认真观察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文章不厌百回改。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文章应该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2.古今中外,有许多大家就是这样做的,你知道谁的事例呢?(贾岛推敲、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等)三、学习方法,指导运用。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文章不可能一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必须要经过反复修改。那怎样修改呢?出示学习目标2:认真观察插图2.3,初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2.出示插图2:(1)图上画了什么?(2)他们修改习作的时候是怎么做的?(3)平时你修改习作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预设一:读一读我的经验,写文章,写了一些,尤其中间停一会的时候,继续写常常要念念前面的,以期意思和语气能够顺下来。念,会发现一些小的不妥,要随发现随改。”张中行可见,习作写好后自己先读一读是个好方法。预设二:对一对对照习作要求,从选材、中心、段落、内容、结构等方面找问题,检查自己是否能用通顺的语句、清晰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当鲜活的语言真实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预设三:请一请因为是自己的文章,很多问题自己一时看不出来,意识不到,可以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力量,请他们帮助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己再认真参考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修改。注意有些意见也不能全盘接受。 预设四:赏一赏欣赏同学的佳作或教材提供的范文,这样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3.出示插图3: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位小学生习作的一部分,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先读读没有修改的文字,再读读修改后的文字,对照一下,说说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4.出示片段,学生修改。(此环节可以改为修改自己的习作。)今天,我跟着姐姐到人民广场学溜冰。我穿上溜冰鞋,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姐姐已经飞一样地出去了。我想赶紧站起来学着姐姐的样子,结果摔了一跤!姐姐溜回来握住我的双手,我的脚一步一步的向前滑,右脚往后退一步,左脚就向前进一步。不一会儿我就学会了溜冰,我开心极了。(1)学生修改;(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四、课堂总结,形成习惯。同学们,好习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但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两天的工夫,它需要我们有耐心、信心、恒心,有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枯燥,但是,只要你坚持,你就一定会收获!板书设计:自主修改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读一读对一对请一请赏一赏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2总序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认真观察课本第二、三页插图,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逐步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意义,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懂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人发展终身有益,并能坚持,最终形成习惯。先学提纲:1.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你知道哪些有关习惯的名言:_2.“处处留心皆学问”,我知道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_3.除了语文课,我曾经从哪种渠道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例:我特别喜欢和人聊天。以前,我爸爸总觉得是我的一个毛病,他说我天天不停地说,不嫌烦?可我,就是改不了。不过,后来,语文老师找我聊天,我才明白,原来聊天也可以学习语文呢!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和人聊天时一遇到有趣的话题或者听到别人说的有意思的话,我就赶紧掏出小本记下来。有的时候还能用在我的作文里面。老师都夸我的语言有生活气息呢!现在连我爸爸也夸我是个有心人呢!_ _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先学提纲、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世界上著名的“铁娘子”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习惯时说,“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0%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了。毕竟你想都不用想就去刷牙,这是习惯。”撒切尔所说的“想都不用想”,实际上就是受习惯支配着的下意识在发挥作用。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完早饭准备上学,刚一走近自行车便随手掏出钥匙,接着打开车锁,然后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这些动作几乎连想都没有去想。这是下意识在发挥作用。看来,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今天我们要讲的另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种渠道学语文”。(板书课题)二、 说说通常你所认为的“语文”是在哪里学的?1.强调语文课堂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2.在生活中寻找学习语文的渠道。 三、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认真观察课本第二、三页插图,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回答:书上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1.课堂上。2.参观工厂。3.同学们认真地听辅导员讲解飞机模型。4.同学们参观军事基地,听解放军讲解。5.同学们到田间学做农活。6.同学们可以借助电脑检索。7.同学们在图书室选书。8.同学们在阅览室读书。9.在家里同学们收看电视讲座。10.同学们做现场采访、摄像。11.同学们在教室里开讨论会。四、拓宽思维学习语文其实还有很多渠道,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参考课本上的插图,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 五、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得要清楚、明白,并分类归纳:(一)学校内:图书室、阅览室,网络学习,宣传栏,黑板报,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向老师请教,同学讨论(二)家里:看电视、听广播、阅读课外书籍、和家人交流、学做家务 (三)校外:参观工厂、军事基地、深入农村学做农活、采访、访问、调查、旅游、与人交流总结:是啊,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课堂。板书:(1)融入社会(2)利用电脑(3)阅读书刊(4)收看电视(5)开展课外活动 .这些渠道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汇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事例来谈。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适当地向学生介绍: 例1:我觉得收听收看广告是一个语文学习的途径。比如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一语双关,告诉大家平时你要参加保险,每次交的费用不多,一一旦有困难时就会有大的回报。 例2:同学们学习语文各有各的高招,有的喜欢借助电脑,有的喜欢旅游,我最喜欢静静地看书。我觉得看书学习语文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通过看书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妈妈告诉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进行对话。有一次老师第二天要讲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刚刚读过介绍唐朝诗人的书,对李白和孟浩然的生平和诗歌有一些了解,回到家我又认真看了看,并且把相关的内容摘抄在课本上。第二天上课,听到我的侃侃而谈,同学羡慕,老师夸奖,可把我给乐坏了。从此,我更喜欢读课外书了!例3:我特别喜欢和人聊天。以前,我爸爸总觉得是我的一个毛病,他说我天天不停地说,不嫌烦?可我,就是改不了。不过,后来,语文老师找我聊天,我才明白,原来聊天也可以学习语文呢!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和人聊天时一遇到有趣的话题或者听到别人说的有意思的话,我就赶紧掏出小本记下来。有的时候还能用在我的作文里面。老师都夸我的语言有生活气息呢!现在连我爸爸也夸我是个有心人呢!例4:我觉得参加学校活动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渠道。上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要求稿子必须自己写,内容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我不仅查阅了很多资料,还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中间做了小调查,经过我的精心准备,最后参加比赛,评委一致认为内容真实,注重实际,语言流畅,富有激情,给了最高分。我也觉得通过这次比赛,收获很大,锻炼了胆量,语文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六、总结。有一句话,我想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养成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你的语文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有句话说得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同学们,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两天的工夫,它需要我们有耐心、信心、恒心,有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枯燥,但是,只要你坚持,你就一定会收获。板书设计: 多种渠道学语文 (1)融入社会 (2)利用电脑 (3)阅读书刊 (4)收看电视 (5)开展课外活动 .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时1总序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出示学习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自学(1)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当当 歌 露 叽又又跳 (2)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3)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4)字形识记听写生字,相机指导。重点:范写“寂寞”,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宝盖头不要写得太宽。2.这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1)自由读,教师巡视。(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3)学生点评。3.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小节,向大家展示。指名读,评价。三、突出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出示学习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全诗共几个小节?各写了什么意思?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 进军。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四、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出示学习目标:初步学习第一、第八小节。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小节,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小节,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小节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1一、二、三板书设计: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当当 歌 露 叽又又跳 教后反思: 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时2总序4教学目标:1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那“青山碧岭”呢?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二、品读感悟出示学习目标:通过读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句诗的含义。(一)学习三七小节: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二)学习第二小节: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小节。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3.齐读。(三)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四)朗读全诗:出示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齐读。2.尝试背诵。三、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13四、五板书设计: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教后反思: 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2.暖流课时1总序5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理清课文脉络。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难点: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谈话:上课之前, 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设计目的: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谈话,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暖流”的本义,为本课学习作好铺垫。2交流自己的理解,谈出“暖流”本指温暖的气流。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出示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自学(1)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和 王阁 扬顿 苏宫 楼玉宇 娟 孤(2)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3)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弄清影:指月下起舞,清影随人。婵娟:指月亮。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不能抑制。(4)字形识记听写生字,相机指导。重点:蔼字上下结构,上面的草字头要能盖住下面部分。三、突出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出示学习目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1.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2.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江主席在寒冷的冬天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的事,通过对江主席活动情况的叙写,说明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3.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4.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第一段(1):谢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第二段(26):写江主席和同学们亲切交谈,并和他们一起背诵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第三段(7):写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四、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第一段,体会南开大学师生的心情。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讨论对“涌动”一词的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心情异常激动。)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4一、二、三板书设计: 2.暖流和 王阁 扬顿 苏 宫 楼玉宇 娟 孤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 2.暖流课时2总序6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重点: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难点: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1组织听写含有生字的词语并检查订正。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 二、品读感悟1.出示学习目标: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令人快乐。2.学习第二段(1)提出自读要求:轻声自由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2)组织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段。(3)组织交流。(4)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5)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感觉。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谈谈你的体会。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并体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个别纠正,对有共性的问题提醒全班同学注意。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要求:先分角色读,再说自己的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6)引导深层次体会: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得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体会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这样写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3.学习第三段(1)组织齐读。(2)提问: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呢?(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4)组织反复朗读王辉的话,引导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4.引导总结(1)组织讨论: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体会: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2)说一说本课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反复读一读这一部分。三、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46四、五板书设计: 2暖 流 兴奋 喜悦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敬佩 关心青年 教后反思: 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3.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时1总序7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学习第一段。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2.板书课题:3 只拣儿童多处行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出示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自学(1)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成千百 不 着 杆 纽 盛 欢 四 (2)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3)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成千盈百:盈,满。形容人很多。也作“成千上百”。座无隙地: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以坐下来。形容人很多。烂漫:颜色鲜艳而美丽,或坦率自然,毫不做作。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儿童不解春何在:明白、理解。使出浑身解数:指武术的架式,也泛指手段、本事。(4)字形识记听写生字,相机指导。重点:盈,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上面部分“乃”要包住中间的“又”,下面的“皿”要写得宽些,托住上面部分。三、突出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出示学习目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3.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四、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第一段,感受热闹的“赶春”场面。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成千盈百 闹嚷嚷 挤 飞 涌出 小天使4.指名读然后齐读。5.完成课后练习4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学生回答。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78一四板书设计:3.只拣儿童多处行成千百 不 着 杆 纽 盛 欢 四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3.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时2总序8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3.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4.练习背诵第59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 复习导入1.读词语,默写2.提问: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二、品读感悟(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3.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二)学习第二段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4)学生畅谈体会。(三)学习第三第四段。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春天是什么样子?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4(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4.学生交流。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6.指名尝试背诵。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教师引读课文。10.齐读第四段。(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2)出示句子: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4(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指名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12.练习背诵第59自然段。 三、课外拓展1.再次走进冰心:冰心一生都积极地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真诚地教育少年儿童,以众多卓越的作品而无愧于“是我国从现代到当代无人可比的最杰出的儿童文学家”。“儿童就是美”的立美实践贯穿于冰心一生的创作中,她塑造了善良纯洁、活泼天真的儿童形象,她青睐孩子的坦荡、真诚、淘气天性,让“儿童就是美”成为了一种力量和质量。优美的语言、真情的倾注,是冰心儿童美学“优美”的表现形态,她用“大孩子”对“小孩子”说真心话这一美的形式,赋予真的教育去陶冶和开启人。 2.课后读一些冰心的文章,体会她对儿童诚挚的爱。四、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8、9五、六板书设计: 3.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面湖边儿童多处就是春玉澜堂(花儿儿童)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4.早课时1总序9教学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品悟第一段。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 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文挂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 教师板书:早 2. 设问:想到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 4. 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 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 出示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自学(1)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雪 素 笔纸砚 镜吾 里 默 花 (2)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3)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书塾:也称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立的教学场所。一般只有一个老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对课:即对对子,就是书塾教学生练习作诗的一种方法,要求字数、词性、句型相同,平仄相反。冰清玉洁: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二十四番花信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气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4)字形识记听写生字,相机指导。重点:瓣,左中右结构,第七笔竖画,改为竖撇。三、突出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出示学习目标: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所写的事情。2.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第一段(1):简要交代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第二段(2-4):介绍三味书屋第三段(5-6):由腊梅花开得早写到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及其启迪意义。四、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品悟第一段。2.轻声朗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3.自主阅读4.展示交流时间:深冬访问对象:三味书屋地点:绍兴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补充习题P11一、二板书设计: 4.早雪 素 笔纸砚 镜吾 里 默 花 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4早课时2总序10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重点: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以及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先学提纲: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文挂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复习导入复习词语 酿造 不俗 墨水 长寿 默写 花瓣二、品读感悟(一)选读课文,感悟“早” 1. 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2.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精读课文,品悟“早” 出示学习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与“早”有关?(58自然段) 2. 精读58自然段,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 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 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2)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3)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4)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5) 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间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2)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4)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5)交流、讨论。 (6)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三)联系实际,深化“早” 1. 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 “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 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四)图文对照,联系“早” 出示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1. 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 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 自由练说,指名说。 (五)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三、 检测完善 补充习题P1113四、五板书设计:4早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以花喻人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后反思:启东市陈尚义小学语文备课专用纸教学内容:5古诗两首课时1总序1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诗中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描绘的情景。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学难点: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先学提纲: 高效课堂自主先学P学情分析: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文挂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思考与调整一、激趣导入1.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到满头花白的老翁,谁都或多或少会吟诵韵味十足的古诗。今天,我们就来“以诗会友”!我说上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春眠不觉晓” “日出江花红似火”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我们刚才吟诵的诗句都和什么有关?今天,我们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再次去领略诱人的春景。(板书:游园不值)3(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二、初读古诗(一)出示古诗,检查预习:(1)自己读古诗,要求:读得字正腔圆,注意节奏。(2)读后交流: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的?相机正音。注意“应怜”、“屐齿”、“柴扉”、 “苍苔”的读音。 (3)指名读,划节奏,教师范读。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齐读古诗,读出节奏。(二)理解诗题知背景:1释诗题题目中的“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题目的意思是什么?2知诗人通过课前预习,你对诗人叶绍翁了解了多少,谁愿意给大家介绍?叶绍翁:南宋中朝诗人,字嗣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回龙观医院面向应届生(含留学回国人员等)招聘32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临床执业医师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山东菏泽巨野县人民医院急需紧缺人才引进3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天津农学院专职辅导员-体育教师岗位招聘7人方案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执业药师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子宫动脉介入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实施情况课件
- 娱乐场所安全培训档案课件
- 年后项目开工安全培训课件
- 年后安全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全国)(解析版)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5)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械设计创新项目毕业报告模板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 采矿技术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建设银行校园招聘全国统一考试笔试题试卷历年真题内部题库(含答案)
-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课件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中医骨伤科)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