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成套课件 人民版选修四马克思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成套课件 人民版选修四马克思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成套课件 人民版选修四马克思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成套课件 人民版选修四马克思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成套课件 人民版选修四马克思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70 1924 1820 1895 1818 1883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恩列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 第1课 一 为人类工作 1 崇高理想的树立 良好的早期教育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为人类工作 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的幸福事业 一 为人类工作 1 崇高理想的树立 良好的早期教育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2 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 辩证法思想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一 为人类工作 3 思想的伟大转变 a 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 原因 受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 的影响 b 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在巴黎主编 德法年鉴 与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联系 德法年鉴 中提出犹太人政治解放问题 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 一 为人类工作 1 崇高理想的树立 2 青年黑格尔派的核心 3 思想的伟大转变 4 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 马克思主义 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844 二 伟大合作 1 合作原因 2 理论合作 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早期相似的理论研究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合作后的第一个作品 批判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唯物史观 是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二 伟大合作 1 合作原因 2 理论合作 3 实践合作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 时间 地点 影响 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纲领 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此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自己科学的理论指导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 共产党宣言 第一次全面地 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时间 内容 意义 1848年 温故知新 共产党宣言 内容节选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它产生了它自己的掘墓人 无产阶级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怎样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二 伟大合作 2 理论合作 3 实践合作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党宣言 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参加德国革命 创办了 民主派机关报 新莱茵报 唯一代表无产阶级的报纸 三 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课外阅读 1 流亡原因 2 流亡 从事的革命活动应起欧洲各国政府恐慌 遭到迫害和驱逐 法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结果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 生活上贫困马克思没有被打倒 对革命报有必胜信念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 却债务缠身 大半生穷困潦倒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 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他一生清苦 颠沛流离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 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 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 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 疾病 丧子 亡妻 嫉恨 诽谤的折磨 尽管如此 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 焦点 月刊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四 第一国际的灵魂 1 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背景 贡献 影响 2 关心巴黎公社革命 马克思给予支持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写了 法兰西内战 马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1864年伦敦 五 资本论 与晚年 1 资本论 的问世 问世 内容 意义 五 资本论 与晚年 2马克思逝世 年与世长辞 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 加上夫人与大女儿逝世的打击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的 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 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马克思和女儿燕妮 1866年3月底 马克思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女儿 燕妮 劳拉和爱林娜 1861年5月 马克思的简朴的葬礼 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伦敦海格特公园的马克恩墓 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 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对马克思的评价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伟大的一生 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 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名字永垂史册 学说永放光芒 概述马克思一生主要的理论贡献与革命实践活动 1844年 神圣家族 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1848年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1867年秋 资本论 第一卷出版1871年写了 法兰西内战 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1846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改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创办机关报 新莱茵报 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关心巴黎公社运动 写了 法兰西内战 1 促成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d马克思 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 a 2 列宁称马克思 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 三个最先进国家 指的是 a英法美b英德美c法德美d英法德3 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是 a德意志古典哲学b意大利的人文主义c英 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b 4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吸取了前人的智慧结晶b 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c 它是唯一科学 完善的社会主义理论d 随着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发展和完善 c 5 马克思立志为全人类服务 愿为人类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在a 小学时代b 中学时代c 大学时代d 步入晚年6 马克思 恩格斯开始伟大合作是在a 1843年之后b 1844年之后c 1845年之后d 1846年之后7 马克思 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在a 德意志意识形态 b 资本论 c 共产党宣言 d 莱茵报社论 b b a 8 下列有关第一国际说法不正确的是a 1864年在巴黎成立b 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c 促成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 1876年宣告解散 a 9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之所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要是因为它a 是马克思 恩格斯亲自写的b 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c 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 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b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2 知道恩格斯领导创建第二国际 课标要求 1 知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共同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第2课 1820 1895 3 了解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 4 感受甘当 第二提琴手 的崇高品质及理论创新精神 树立崇高理想 与马克思的伟大合作 支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 领导工人运动 为无产阶级革命鞠躬尽瘁 恩格斯一生的革命活动 实现伟大转变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 树立崇高理想 帮助劳动人民 1 出生 1820年 巴门市 2 信念 帮助劳动人民 原因 严格的基督教的普鲁士教育 观察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环境 表现 深入研究大工业生产的影响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批判发展 结果 完成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 完成转变 确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第二提琴手 1 与马克思的伟大合作 1844 1850 理论创作 神 德 共 整理 资 2 3卷 革命实践 1846 1847 1848年 2 支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 经济上资助 感情上支持 理论上帮助 积累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 3 第二提琴手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贡献归功于马克思的博大胸怀 1850年 恩格斯重返曼彻斯特 重新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活动 长达20年 他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一家度过艰难生活 支持马克思完成 资本论 的伟大创作 马克思对恩格斯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深为感动 三 国际工人运动领袖 1 领导工人运动 思想指导 通信或面谈以启迪和帮助 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独立地商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原因 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成立 时间 地点 名称 影响 2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 1884年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 揭示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起源 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2 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 垄断组织的出现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同盟的出现等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 恩格斯与此俱进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 晚年和逝世 恩格斯晚年住在英国伦敦西北区瑞琴特公园路122号的一幢单元式三层楼里 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宅院 在马克思去世后 成了各国革命者之家 全世界社会主义者的圣地 过了74岁生日后 恩格斯的身体每况愈下 转一年 他病倒了 医生诊断为食道癌 在遗嘱中 恩格斯还说 我希望将我的遗体火化 而我的骨灰 一有可能就把它沉入海中 恩格斯的骨灰罐在这里投葬于海中 1895年8月5日 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于伦敦 10日 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 27日 遵照他的遗嘱 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 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 因为我们觉得 恩格斯逝世后 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恩格斯在世时 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 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 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 而现在 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考茨基 恩格斯 f friedrichengels 1820 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他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以伟大的人格和学术被世人世代铭记和颂扬 恩格斯评价 课堂练习 1 促进恩格斯逐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主要因素是 a 伟大的人生理想b 勤奋学习c 实践研究d 马克思的影响 2 恩格斯称自己是 第二提琴手 反映的本质是 a 自己的小提琴技艺不好b 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出色合作者c 自己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支持者d 体现恩格斯高尚的人格魅力 3 下面不是恩格斯的活动是a 成立第一国际b 写作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c 整理 资本论 d 揭示私有制 阶级 国家起源 c d a 4 下面对第二国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建立b 推动了十九世纪末期工人运动发展c 会上决定每年的 月 日为国际劳动节d 成立于法国巴黎 5 恩格斯说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 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说明 a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b 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c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d 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a c 6 恩格斯业余刻苦自学了20多种外语 比较精通的有10多种 他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 a 恩格斯从小就喜欢学习 尤其是外语b 恩格斯为了能进柏林大学深造c 为了能阅读世界各国文学名著 提高自身素养d 能更好地与各国工人阶级交流和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d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考茨基说 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 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 因为我们觉得 恩格斯逝世后 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恩格斯在世时 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 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 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 而现在 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请回答 为什么说 恩格斯逝世后 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 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继续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帮助各国工人政党 并推动成立了第二国际 同时在理论研究上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世纪末恩格斯如何有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发展 19世纪末国际工人斗争形式的多样化 恩格斯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独立决定本国的革命方针和策略 并成立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在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他的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书 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 揭示了私有制 阶级和国家的起源 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并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中的新现象作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从恩格斯身上我们感悟到什么 感悟 帮助劳动人民的远大理想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 公而忘私的人格魅力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列宁 1870 1924 第3课 一 少年 年轻的反叛者 1 革命理想的确立 少年时代 原因 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对其哥哥革命悲剧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主张 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 建立平等的新社会 2 早期革命活动 参加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 1893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 发动 1895年会晤劳动解放社领导人普列汉诺夫 结合列宁的生平和他早期的革命活动 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二 壮年 组建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1 建党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 理论准备 创建 圣彼得堡 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创办 火星报 宣传革命理论 2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903年 成立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主要内容 制定党纲 中央机关 指导思想 意义 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知识比较 中共成立的标志 党纲制定的时间和内容 三 中年 领导十月革命 1 理论指导 战争策略 一战爆发后 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一国胜利 理论 夺权和建设的理论 四月提纲 指导武装起义 1917年 国家与革命 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2 实践指导 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 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外联系 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 中国共产党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是什么道路 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不同 3 巩固新生政权 1918 1920 措施 同德 奥议和 退出一战 1918年3月迁都 彼得格勒 莫斯科 苏维埃政权在全俄的普遍确立 1918年 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哪两次 全俄人民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结果 1920年底苏俄人民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知识回顾 中共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时间 内容 困境 国内 国外 四 晚年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1920 探索之一 背景 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 主要内容 余粮征集制 企业国有化 实物配给制 强制劳动 作用 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2 新经济政策 1921 3 探索之二 背景 战争结束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农民对余粮征集制极为不满 列宁对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