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观察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知识体系 一 汉字与书法 二 中国画 三 京剧 一 汉字与书法 一 汉字 1 起源 六千多年前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 2 成熟 商朝 象形字符号化 3 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正式书体 辅助书体 4 趋势 由繁到简 二 书法 1 两个阶段 魏晋 自发阶段 自觉阶段 3 书体 2 总特点 实用 审美价值 二 书法 3 书体 东晋王羲之 唐颜真卿 元赵孟頫 明文征明 经东汉至西晋两世纪演变完全成熟 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兼审美和实用价值 行书 东晋 王羲之 王献之 唐 张旭 怀素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 任情放纵 审美价值高 草书 魏晋钟繇 王羲之 唐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始于东汉 魏晋定鼎 盛于唐代 笔画祥备 结构严整 实用价值高 楷书 代表 发展 特点 书体 二 中国画 1 特点 注重写意传神 追求 得意忘形 2 发展过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以形写神 士大夫画家活跃 总结绘画理论 魏晋 夫妇宴饮图 绘画门类丰富 秦汉 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成熟 战国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萌芽 起源 原始社会 代表 特点 时代 元王冕 墨梅 明徐渭 牡丹蕉石图 清郑板桥 墨竹图 士大夫文人画突出 写意画 元明清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宫廷画院最活跃阶段 画学兴起 风俗画突出 两宋 隋展子虔 游春图 初唐阎立本 步辇图 盛唐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 绘画高峰 吸收外来风格 隋唐 三 京剧的出现 1 戏曲的发展 1 起源 2 发展 3 成熟 4 进一步发展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 优伶 元杂剧 明朝 昆曲 2 京剧 1 出现 2 成熟 3 传播 清朝前期安徽徽剧和湖北汉剧先后进京合流互相融合 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 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新剧种 晚清同治 光绪年间 同光十三绝 全国流行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3 其他剧种 秦腔 越剧 川剧 粤剧 黄梅戏 图画文字 天象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 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 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 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 革除积弊 策命重臣毛公 要他忠心辅佐周王 以免遭丧国之祸 并赐给他大量物品 毛公为感谢周王 特铸鼎记其事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 结构匀称准确 线条遒劲稳健 布局妥贴 充满了理性色彩 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大篆指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 文房四宝 笔 墨 纸 砚 钟繇 宣示表 王羲之 321 379年 或303 361年 字 字逸少 号澹斋 原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 后迁居山阴 今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 会稽内史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被后人尊为 书圣 欧阳询 化度寺碑 颜真卿 颜家庙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王羲之 十七帖 王献之 中秋帖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张旭 古诗四帖 怀素 论书帖 颠张醉素 王羲之行书 平安帖 何如帖 奉橘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帖文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概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楔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颜真卿 祭侄文稿 苏轼墨宝 赵孟頫 昔寻李愿诗卷 文征明 1470 1559年 与唐伯虎 祝枝山 徐祯卿并称 江南四大才子 也称吴门四才子 诗 文 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 四绝 的全才 鹳鱼石斧纹 彩陶钵绘鸟纹 龙凤人物图 人物驭龙图 夫妇宴饮图 女史箴图 列女仁智图 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 以形守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 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 观察 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 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 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 即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 局部 东晋顾恺之 隋展子虔 游春图 唐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是了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元王冕 墨梅图 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徐渭 牡丹蕉石图 徐渭晚年又号青藤道人 性情奔放 不拘礼节 画法学米南宫 山水 人物 花鸟 虫鱼都极佳妙 笔简意赅 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 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画的新风格 此幅墨韵气势 奔放横溢 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情 兰竹石 相继出 大君子 离不得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一片青山一片兰 兰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云梦三千里 吹满春风不觉寒 郑板桥 1693 1765 即郑燮 字克柔 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 生于1693年 卒于1765年 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 以卖画为生 为 扬州八怪 之一 其诗 书 画世称 三绝 画擅兰竹 原始歌舞 歌舞俑 头饰 元杂剧 昆曲 原应为 昆 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 剧种 原名 昆山腔 或简称 昆腔 清朝以来被称为 昆曲 现又被称为 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 以曲笛为主 辅以笙 箫 唢呐 三弦 琵琶等 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 也有它独特的体系 风格 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 动作细腻 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 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 称号 汤显祖的 牡丹亭 紫钗记 邯郸记 孔尚任的 桃花扇 洪升的 长生殿 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 如 游园惊梦 阳关 三醉 秋江 思凡 断桥 等 徽剧是解放后的定名 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 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 徽戏 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 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清中期极为盛行 当时有 无徽 指徽商 不成市 无石 指安庆府怀宁县石牌镇 不同班 安庆色艺最优 之说 徽剧产生在皖南和安庆一带 1790年 乾隆55年 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 接着 春台 和春 四喜等徽班又相继进京即所谓 徽班进京 中国戏曲剧种 俗称 二黄 又有 楚剧 汉调 两种叫法 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 汉剧声腔以西皮 二黄为主 兼有歌腔 昆曲 杂腔 小调等曲调 高亢激越 爽朗流畅 在汉剧中 锣鼓地位不可或缺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 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 如 英雄志 祭风台 李密降唐 等 以 宇宙锋 等剧的演出最为人称赏 同光十三绝 晚清 沈蓉圃绘清代同治 光绪年间 徽班进京后 由演唱徽调 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 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 自左至右 郝兰田 行路 康氏 张胜奎 一捧雪 莫成 梅巧玲 雁门关 萧太后 刘赶三 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