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_6_第1页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_6_第2页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_6_第3页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_6_第4页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课件_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 第五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物理因素有 异常气象条件 异常气压 噪声与振动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 一 高温 一 高温作业 气象条件 气温 取决于大气温度 生产性热源 太阳辐射和人体散热等气湿 水分蒸发和蒸汽的排放 30 低气湿 80 高气湿 气流 外界风力 车间内热源形成的对流气流 通风设备 物体机械运动形成的气流 热辐射 第一辐射 第二辐射 正辐射 负辐射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 高温作业 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 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 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 或2 以上的作业 生产性热源 指生产过程中能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 中间产品或产品等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4 高温作业 干热作业 高气温 强热辐射 如冶金 铸造 陶瓷湿热作业 高气温伴高气湿 如纺织 印染 深井煤矿夏季露天作业如田间 建筑工地 码头 军训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5 二 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 体温调节 水盐代谢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热适应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6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 体温调节热辐射 体表与深部组织高气温 对流热 体表获热 体温 代谢产热 组织 体温调节中枢 散热反应 散热 汗腺分泌 高气温气湿 皮肤血管扩张 对流热辐射汗液蒸发 产热 散热 体温 蓄积热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7 水盐代谢出汗量 为反映受热程度与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生理高限6L大汗 失盐约20 25g正常摄取约10 20g尿盐 5g 24hr 缺盐汗蒸发率干热环境 80 湿热环境 50 缺盐 尿盐下降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8 循环系统出汗 失水 有效血容量减少皮肤血管扩张心肌负荷加重工作肌供血需要量上升血压心肌肥大收缩压 舒张压不变脉压差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9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消化道疾患 原因 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 消化酶活性降低 胃酸降低 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 吸收排空减缓 唾液分泌减少 消化道供血不足 影响营养素吸收等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0 神经系统高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肌肉工作能力 准确性 协调性 反应速度 注意力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1 泌尿系统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过滤率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肾排水减少到10 15 肾功能损害肾负荷加重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2 2 热适应 heatacclimatization 指人体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 其表现为 体温调节能力增强 即从事同等强度体力劳动 机体产热减少 出汗量增加 汗液蒸发率提高 皮肤温度和机体中心温度先后降低 心血管紧张性下降 表现为每搏输出量增加 心率减低 血压稳定 醛固酮分泌增加 肾小管和汗腺对氯化钠重吸收功能增强 汗液中无机盐成分减少 细胞可合成一组新的蛋白 热应激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 以保护机体细胞免受高温的损伤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3 三 中暑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因热平衡和 或 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 或 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主要致病因素 气温高 气湿大 气流小 热辐射强 劳动强度大 劳动时间过长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4 1 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热射病散热受阻 体内蓄热 体温调节机制紊乱 多发生在强干热或湿热环境型高温作业 表现 起病急 过高热 40 大汗 无汗 伴皮肤干热严重的可出现昏迷 抽搐 如抢救不及时可因循环 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5 热痉挛大量出汗 Na Cl K 等严重丢失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肌痉挛多发于干热型高温作业 表现 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肌痉挛 四肢 腓肠肌 腹肌对称性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6 热衰竭皮肤血流增加 脑部暂时血供减少多发生在高气温 强热辐射的生产环境 表现 起病迅速 先有头昏 头痛 多汗 口渴 恶心 呕吐 面色苍白等症状继之可出现皮肤湿冷 BP可短暂 脉细弱 晕厥等 体温正常或稍高 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7 2 诊断职业史表现 体温 肌痉挛或晕厥等 排除其他疾病分型诊断中暑先兆 头昏 头痛 口渴 多汗 疲乏 心悸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体温正常或稍高轻度中暑 除中暑先兆症状加重外 出现面色潮红 大汗 脉快等 体温升高至38 5 重症中毒 有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之一 或混合型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8 3 中暑治疗 轻症中暑离开休息含盐饮料 重症中暑迅速降温纠正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氯丙嗪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19 四 防暑降温措施1 技术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隔热 通风 2 保健措施饮料与营养 个人防护 预防保健 3 组织措施防暑降温法规和卫生标准 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0 声音 物体振动后 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到达人耳引起音响感觉称为声音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f 20 20000Hz次声超声传播速度 空气中334m s噪声 从卫生学角度讲 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为噪声 noise 噪声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1 噪声 一 基本概念1 生产性噪声 productivenoise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 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 称为生产性噪声 2 声压 soundpressure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 使空气产生疏密变化 这种由于声波传播而对空气介质产生的压力称声压 以符号P表示 单位为帕 Pa 听阈 对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 痛阈 声压增大至对人耳开始产生疼痛感觉的值 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为20 Pa 痛阈为20Pa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2 3 声压级 soundpressurelevel 为计算方便 以1000Hz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声压 与被测声压的比值 取对数值即为被测声压的声压级 以符号Lp表示 单位分贝 dB Lp 20lgP P0 dB 4 响度级 loudnesslevel 由于能量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波在人耳产生的音响感觉存在差异 为使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音响感觉能相互比较 则以1000Hz的标准声产生的音响感觉为基准 与之产生同样音响感觉声音的响度均以此标准音的声压级表示 称为响度级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3 5 A声级 Asoundlevel A计权网络是模拟人耳对40方纯音的响应 通过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A声级 国际上评价生产性噪声多用A声级 以dB A 表示 可直接从声级计上读出 正常青年人的听阈声级是0dB A 10dB A 平时语言交谈的声级一般在60dB A 70dB A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4 二 生产性噪声的分类及主要接触机会生产性噪声的分类很多 按其来源可分为 1 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 摩擦 转动所产生的噪声 如机床 纺织机 电锯 球磨机等发出的声音 2 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如空气压缩机 通风机 喷射器 锅炉排气放水 气笛等发出的声音 3 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 如发电机 变压器等发出的嗡嗡声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5 根据噪声随时间的分布不同 噪声又可分为连续性和间断性噪声 连续性噪声又可分为稳态性噪声 声压级波动小于5dB 和非稳态性噪声 后者中的脉冲性噪声 声音的持续时间小于0 5秒 间隔时间大于1秒 声压级的变化大于40dB 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6 三 噪声对人体危害听觉系统危害听觉外系统危害早期 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较强噪声 病理性改变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7 1 听觉系统危害听觉适应 短时间 10 15dB 数分钟听觉疲劳 较长时间 15 30dB 几 几十小时听觉疲劳多在十几小时内可完全恢复 属于生理性疲劳 也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 TTS 生理性改变 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 会出现前一次接触噪声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便再次接触噪声 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 听力改变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PTS 可分为听力损伤和噪声聋 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8 噪声所致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 听力曲线在3000Hz 6000Hz 尤其常在4000Hz处出现 V 型下陷 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 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随着接触噪声时间延长 高频段听力下降明显 同时语言频段 500Hz 2000Hz 听力也受到影响 语言交谈能力出现障碍 甚至出现噪声聋 暴震性耳聋 急性听力损伤 轻者可部分或大部分恢复 重者则永久性耳聋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29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0 根据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如果语言频段 500 2000Hz 听力损失40dB或高频的3000Hz 4000Hz 6000Hz任一频段听力下降大于30dB 需计算双耳的平均听阈 评定听力损伤的程度及噪声性耳聋 轻度听力损伤26 40dB中度听力损伤41 55dB重度听力损伤56 70dB噪声聋71 90dB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1 2 听觉外系统危害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等 如易疲劳 头痛 头晕 睡眠障碍 全身乏力 记忆力减退等 心率加快或减慢 血压不稳以及心电图异常等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胃肠功能紊乱 食欲不振 胃液分泌减少 胃肠蠕动减慢等 也可使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 免疫功能降低 脂质代谢紊乱及女性功能紊乱等 另外 噪声还可影响工作效率 易引发工伤事故等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2 四 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1 强度和频谱特性噪声的强度越大 频率越高则危害大 2 接触工龄和每天接触时间同样的噪声 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与工龄有密切的关系 3 噪声的性质脉冲声的危害高于稳态声 4 个体敏感性和个体防护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3 五 控制噪声危害措施1 控制噪声源是噪声危害控制的根本措施 如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高噪声的设备 2 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隔声 消声 吸声 阻止噪声的传播 3 加强个体防护如防声耳塞 耳罩等 其隔声效果可高达20dB至40dB 4 预防保健措施重点是加强健康监护 如就业前体检 就业中定期体检等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4 工业噪声卫生标准1980年我国公布的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试行 是A声级标准 以语言听力损伤为主要依据 参考其它系统的改变制订的 此标准规定 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 A 对暂时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企业 可以放宽到90dB A 根据等能量原则 每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 如果接触时间减半 标准可放宽3dB A 但最高不能高于115dB A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5 振动vibration 一 基本概念1 振动 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于一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 2 振辐 单位cm 振幅越大 危害越大 3 频率 单位赫兹 Hz 人体可感觉1 1000Hz的振动 4 加速度 单位m s2 加速度越大 危害越大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6 二 生产性振动的分类与接触机会按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 局部振动 手部接触振动源 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全身振动 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 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7 三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1 局部振动可引起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 局部振动病 segmentalvibrationdisease 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 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和运动功能 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 发作性手指变白是其典型表现 预防医学系刘玉梅Lym216510 38 2 全身振动机械性损伤 交感神经紧张 呼吸增强 低碳酸血症 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 作业能力与工效降低 运动病 motionsickness 亦称晕动病 由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 患者先出现疲劳 出冷汗 面色苍白等 继之眩晕 恶心 呕吐 甚至血压下降 视物模糊 频繁呕吐还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少数严重反应者甚至出现休克 预防医学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