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05年9月28日上午 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 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全庙南北长 公里多 占地327亩 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 包括三殿 一阁 一坛 三祠 两庑 两堂 两斋 十七亭 五十四门坊 前后共9进庭院 布局严谨 气势雄伟 孔林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 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 已达3万余株 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 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 为旅游观赏胜境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 有 天下第一家 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 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1课 第2课 第3 4课 单元解题 1 时间上 主要指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容2 内容上 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3 内涵上 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产生 发展和演变历史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 先秦 产生和初步发展 秦朝 沉重打击 汉朝 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1 什么叫 百家争鸣 2 百家争鸣 中主要有哪些流派 3 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 4 百家争鸣 产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的形成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西游记 中太上老君形象 韩非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 1 识记 百家争鸣 中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成就 孟子 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2 理解 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3 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 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1 百家争鸣 的含义2 百家争鸣 出现的社会原因3 百家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4 百家争鸣 的历史影响二 孔子与早期儒学1 孔子生平2 孔子的思想三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1 孟子的思想2 荀子的思想四 道家 法家和墨家小结 百家争鸣 的含义 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 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 道 墨 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 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 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 展开争论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 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1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2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诸侯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 各种力量在争衡 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 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 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 尽可以畅所欲言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3 阶级关系上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 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 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4 思想文化上 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私学兴起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 一批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 诸子百家 完 3 百家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道 老子 庄子儒 孔子 孟子 荀子墨 墨子法 韩非子4 百家争鸣 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 的历史意义 1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3 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 影响深远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 孔子生平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 传十馀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 史记 孔子世家 2 孔子的思想思想核心 即 爱人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政治思想 主张 克己复礼 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教育思想 论理观 性相近 仁 为政仁德 节用而爱人 有教无类 如何看待孔子的 仁 德 和 礼 1 进步性 a 调和社会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b 提高人民地位 促进生产发展2 保守性 主张恢复周朝制度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知识点拔 仁 和 礼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 创办私学 整理文化典籍 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 什么是仁 仁 人 二 子贡 试一试 知识联系 意思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 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 换位 思考 多替别人想一想 尊重他人 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 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 主动与别人沟通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句话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孟子的简介 孟子 名轲 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 一生以教书为主 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 晚年著书立说 他的言论被整理成 孟子 一书 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三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荀子的简介 荀子 名况 战国晚期赵国人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 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 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1 孟子 1 时代 战国 2 思想主张 a 仁政b 民贵君轻c 性本善 影响 其 仁政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性善论为实行 仁政 提供了伦理观基础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思想观点及影响 2 荀子 1 时代 战国 2 思想主张 a 施政主张 仁义 王道 b 君民关系 君舟民水关系 c 性恶论 但通过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影响 荀子 君舟民水 的观点为后世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 对 治世 局面的出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改造儒家思想 吸收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 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孟子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异 奠定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四 道家和法家 1 道家 1 老子道家的创始者 生活在春秋晚期 思想主张 a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b 顺应自然 提倡清静无为 知足寡欲c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d 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 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知识点拔 1 道 是万物的本源2 朴素辨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 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 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 消极悲观的态度 现实社会中 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 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 助人为乐 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 以弱胜强的思想 庄子 庄子故里 今河南商丘 2 庄子 战国时期思想主张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韩非子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 有用 的思想 韩非思想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韩非子 扬权 术者 因任而授官 循名而责实 操生杀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 此人主之所执也 韩非子 定法 君执柄以处势 故令行禁止 柄者 杀生之制也 势者 胜众之资也 韩非子 八经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返回 返回 法不阿贵 圣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人世之事 因为之备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2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1 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 实行君主专制 2 以法治国意义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 墨家 墨子 战国初期 1 兼爱 2 非攻 3 尚贤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知识 梳理 仁礼 清静无为 法治 兼爱非攻 小结 一个时期 一种局面 四大学派 三大思想家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儒 道 墨 法 孔子 孟子 荀子 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 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 为什么 儒家 法家 道家 如果你是信奉儒 法 道的老师 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这是品德问题 主张思想教育 这是违纪行为 主张严格惩罚 这是无意识的 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 仁政 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 非攻 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孟子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异 奠定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 继承老子的学说 相对论 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在经济 政治 法律 哲学 军事 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知识升华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 仁政 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 非攻 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2005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56周年 9月28日 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国际儒联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 国家旅游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2005全球联合祭孔 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 28日上午 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 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 讨论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 还有必要提倡它吗 为什么 1儒家强调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的教育教学思想 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 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正常 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 仁 德治 民本 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问题 1 孔子的 德治 对我国目前的 以德治国 有什么影响 2 结合个人经验 谈谈你对孔子教育思想体会 探究活动 方法论 坚持一分为二方法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坚持发展的观点 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点 认识与结论 1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 反对苛政 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尊老爱幼 敬贤尊师的思想 言必信的社会公德等 其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也为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2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 以德治国 以民为本 和谐社会 的思想 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1 儒家的德治与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德治的内容不同 儒家的德治是以 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 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 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 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德治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加强道德建设 可以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市场经济健康 正常 有序地进行 现代 以德治国 思想与儒家思想的 德治 儒家的形成 背景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师入职考试模拟题集机电工程专业知识
- 2025年医生中级专业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初级模拟题集
- 【教案版】小学六班级上册 软式排球3
- 2025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中班找梦教学课件
- 2025年烈士纪念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胜任力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预测题
- 2025年酒店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指南手册
- 儿童彩铅教学课件
- SJG 71-2020 桥梁工程设计标准
- 加入音乐家协会申请书
- 绿化养护手册
- 阿里云培训课件
- 《隧道抗震韧性评价标准》标准文本附编制说明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协议3篇
-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
- 初一新生家长会(共27张课件)
- 风冷模块机组检验报告表
- 颂钵疗愈师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齿科应用技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