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2013高考)_第1页
201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2013高考)_第2页
201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2013高考)_第3页
201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2013高考)_第4页
201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2013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2课 识记基础知识 理解核心要点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1 了解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认识柏拉图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2 掌握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理想国 理解柏拉图的主要观点及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3 分析柏拉图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归纳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第2课 一 柏拉图的政治活动1 政治活动 1 背景 社会环境 战争充分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家庭环境 出身贵族家庭 为其提供了最理想的教育环境 伯罗奔尼撒 2 活动 关心城邦 青年时代对政治产生兴趣 关注局势的发展 政治构想 希望雅典实行类似那样的政体 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 富有才干 具有的人手中 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苏格拉底之死 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城邦 斯巴达 道德 2 思想形成 1 学习 从20岁起 师从 学习研究哲学 深受其影响 2 游历 在外游历12年 考察各地的制度风俗 与各地学者接触 很快成为知名的 苏格拉底 哲学家 二 理念论和理想国1 理念论 1 主要主张 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 另一个是由构成的感觉世界 理性世界真实 完美而永恒 感觉世界虚假 残缺而变幻 理念先于存在 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 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2 评价 柏拉图的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 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 理性世界 个别事物 物质 唯心论 2 理想国 1 主要主张 理想国家 由 卫国者 生产者组成 三个阶级各具其德 各守其位 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所谓的 来担任 2 实践 在游历叙拉古时 他试图将年轻的僭主改造成他所设想的理想统治者 但没有成功 3 评价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 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 虽然理想国家最终成为 但从他的论述中人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 护国者 哲学王 阿启泰 乌托邦 柏拉图认为 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 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 不变的东西 柏拉图称之为 理念 例如世界上有白猫 花猫 黑猫 柏拉图认为 之所以有 猫 这个理念 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 猫 而且只创造了一只 其他的都是模仿 上述材料反映了柏拉图的哪一哲学观点 其核心内容及其实质是什么 我的思考 提示 理念论 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组成 前者真实 完美而永恒 后者虚假 残缺而变幻 其实质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 三 柏拉图学园1 概况 1 建立 柏拉图在建立了学园 2 性质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集 学术研究 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3 生源 学园的学生多来自希腊各城邦的 4 课程 学园开设的课程有算术 几何 等 5 教法 采用的形式进行教学 阿卡德米 知识 传授 政治咨询 上层社会 天文学 对话 2 地位及影响 1 柏拉图时代的阿卡德米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 2 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 也是欧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 科学史 一 简述柏拉图的生平事迹 其政治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特别提醒 柏拉图是古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创建起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 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 在此基础上 他建立了以 理想国 为核心的政治学说 二 如何认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 特别提醒 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核心 是柏拉图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国家 表达了柏拉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 柏拉图倾注了毕生精力 但由于其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脱离了现实 最终也未能实现 例 2012 江苏高考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 仁 礼社会 和 理想国 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 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不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 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 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 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 肯 沃尔夫 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 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孔子的 礼 和 仁 在构建 仁 礼社会 秩序中的不同作用 并列举柏拉图 理想国 中各等级的品德 2 按照材料二的思路 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 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解析 第 1 问社会秩序的共性可从材料中的 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概括出是和谐社会 个体品德的共性从 具有美德的人 概括出是个人美德 礼的作用从强调等级的品德包括勇敢 智慧等来概括 第 2 问从当时的社会关系分析两人观念相似的原因 社会背景可以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特点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