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 1 识记 百家争鸣 中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成就 孟子 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2 理解 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3 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 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1 百家争鸣 的含义2 百家争鸣 出现的社会原因3 百家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4 百家争鸣 的历史影响二 孔子与早期儒学1 孔子生平2 孔子的思想三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1 孟子的思想2 荀子的思想四 道家和法家小结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1 百家争鸣 的含义 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经济 井田制崩溃政治 周王室衰微 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 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学术下移 私学兴办 3 百家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道 老子 庄子儒 孔子 孟子 荀子墨 墨子法 韩非子4 百家争鸣 的历史影响 1 春秋战国的 百家争鸣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 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百家争鸣 形成的重要意义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 孔子生平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 传十馀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 史记 孔子世家 2 孔子的思想核心 即 爱人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仁 为政仁德 节用而爱人 有教无类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全庙南北长 公里多 占地327亩 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 包括三殿 一阁 一坛 三祠 两庑 两堂 两斋 十七亭 五十四门坊 前后共9进庭院 布局严谨 气势雄伟 孔林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 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 已达3万余株 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 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 为旅游观赏胜境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 有 天下第一家 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三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1 孟子的思想孟子 亚圣 系统的 仁政 思想民本思想性善论2 荀子的思想性恶论 爱人 仁政 仁义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异同点 四 道家和法家 1 道家 2 法家 韩非子 儒家的形成 背景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过程 1 孔子创立儒学 政治思想 仁 为政以德 民本 性相近 道德观 伦理观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整理古籍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2 孟子 荀子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