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求本色 人课合一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与反思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选择这篇课文源于对本课洛杉矶地震中伟大父爱的感动,更源于对我国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感动,引导学生体会将父爱情感升华为汶川地震中的人间大爱的初衷。教学案例教学片段一:我们的父母也很了不起!师:(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今天我们一起解读了地震中了不起的父与子,我觉得将课题改为“了不起的父与子”更恰当些。(师改板书,生读:了不起的父与子)师:学了这篇课文,老师深受感动,即兴创作了一幅对联。(师写)生齐读:(上联)爱与信念创造生命奇迹,(下联)先人后己谱写无私赞歌。师:那横批就是(师指)生读:了不起的父与子。师:母爱如海,父爱如山。其实我们的父母也很了不起,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为了供我们姊妹五人上学读书,她任劳任怨(哽咽了)请说说你们了不起的父母吧。生1:(激动地)前年我腿部骨折,行动不便,父母为了不耽误我上课,每天背着我上楼下楼,看到他们艰难的样子,我很难受师:妈妈就在后面听课,还不快去拥抱你的妈妈。(生立刻跑向后面,母子紧紧相拥)。生2: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下着倾盆大雨,父亲接我放学,为了给我打伞,自己却被大雨淋得发起高烧,想起这事,至今我还很愧疚。师:希望你今天回家向父亲表达感激之情,为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生:(似要流泪,语气坚定地)好的!生3:(我的女儿)在我三岁阑尾炎手术时,父母操碎了心,每天夜里轮流守护我看到他们日渐憔悴的面容,我很难过,(不由自主走上讲台,拥抱自己的妈妈)妈妈谢谢您的关心,我爱您。(母女相拥,台下掌声热烈,进入课堂气氛的高潮。)师:在我们身边不光有了不起的父母、孩子,还有更多了不起的同学、老师、朋友等。我们的孟老师为了支持我上好这次公开课,主动承担了我这周的办公室之日劳动,去年为了支持我上好公开课,带病坚持上班。孟老师,你是老不起的老师,在此,请让我衷心对你道声:谢谢。谁能代替我去拥抱一下孟老师吗?(十几名学生不约而同下位去拥抱孟老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片段二:感悟写法,读写结合师:本文的作者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文中“了不起的父与子”的刻画,作者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得如此细致。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猜猜他是谁?”请抓住人物特点刻画我们班上的一个同学,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生1:她是个文静的小女孩,白白的皮肤,扎着一个马尾辫,学习成绩优秀,作文写得很棒众生齐猜:武格格。生2:他是个可爱的小男孩,高高的个头、白白的皮肤,整天一幅乐呵呵的样子,上课一会儿东张张,一会儿西望望众生齐猜:杨东晨。师:同学们猜得很正确。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娇生惯养的小刚:三年级学生小刚起床后让小刚倒尿盆,倒了三分之一,又端回来了。父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都是我尿的呀?你们俩也尿了,各倒各的。”(生哄堂大笑)师: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都是表面上的概括描写,后半部分倒尿盆就是细节描写,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皇帝”形象。师:今天我们共同解读了洛杉矶地震中了不起的父与子,现在就请你们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你的感受。(生写感受,师巡回指导,交流后请写得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帮助老师完成对联内的空白。)生1(举手):我写的是:地震无情人有情。师:说说你的理解。生: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父亲为了救儿子不顾劝阻,儿子先人后已,让同学们先出去,这不正是人间真情吗?师:说得很好。生2:父爱创造奇迹!师:写得很恰当,能说说感受吗?生: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就因他伟大的父爱,才能坚持不懈,最终救出儿子。师:如果中间加上“生命”,改成“父爱创造生命奇迹。”是否更好些。(生点头同意)生3:大灾有大爱!这里的爱不仅有父子之爱,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师:理解得很透彻。师总结,指读黑板上学生写的一句话名言。教学片段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美国洛杉矶地震中了不起的父与子,其实在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中还有更多的感人故事(出示课件:亲爱的宝贝,地震无情人有情)有了不起的父亲、母亲,有了不起的同学林浩,可乐男孩,还有了不起的老师谭千秋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课件搜集到的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介绍给我们的客人老师吧。(生自主下位向客人老师介绍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特写镜头一:别看李艺玮同学平时胆小,今天的表现却特别棒,瞧,她正在绘声绘色地向客人老师介绍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救援的场面,并详细回答了听课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写镜头二:刘晓蕊同学是我校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她“出口不凡”,旁边吸引了好几位听课老师,他们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呢!特写镜头三:孔心怡同学是我班学习最棒的同学,她讲的故事同学们最爱听了,瞧!她正在声情并茂地向听课老师讲述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而英勇牺牲的事迹,现场的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师:今天我也从两个地震中深受感动,下面说说我的三句半感受。(相机改说黑板上的对联)一句: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二句:(师指板书,生齐读)爱与信念创造生命奇迹。三句:(师指板书,生齐读)先人后己谱写无私赞歌。半句:汶川地震更感人!(现场掌声热烈)(出示课件)师生齐唱汶川地震歌曲生死不离反思与感悟:追求本色 人课合一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要实现好课的三重境界,进而达到无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应追求本色,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一、 本色是我的教学追求课的风格,就像你的性格,你的人格。艺术的成熟常常以“风格”的形成为重要标志。形成课的风格,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对主体的一种深刻尊重和理解。人越是高扬主体性,越是彰显自己的人格特征和魅力,课的风格也就越鲜明、越自然、越具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风格就是“本色”。本色一:充满激情,善于幽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的作品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阅读教学又是教师、文本和学生三者对话的过程。要实现文本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首先要被文本感动、感染,这种感动、感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感动学生。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伟大的父爱,深深的父子情触动着我们心灵的琴弦。教师饱满的激情感染着学生,所以课堂上会出现父子相见时,学生们“以物喜”,父亲经历38小时不停挖掘的艰难过程,学生们“以己悲”的场面,当我引导学生将父爱情感升华,让学生说说身边的爱时,我深情道出搭班孟老师对我的关爱后,十几位同学不约而同下位去拥抱孟老师。德国的海因罗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可为教学添亮色。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当我们解读了文本中伟大的父爱后,教师一句幽默反问:“难道我们的父母不伟大?”激起了学生“千层浪”。李艺玮同学说出自己三岁阑尾炎手术时父母心疼得彻夜未眠、暗自流泪的事例;王桐道出了自己腿部骨折时,父母每天背着他艰难上楼的感人画面,并且情不自禁地下位去拥抱正在听课的妈妈。这堂课上,学生们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发出哄堂大笑;时而爆发雷鸣般掌声。这一幕幕感人场面的出现并非老师刻意安排,也绝非矫揉造作,而应归功于教师的激情与幽默。充满激情、善于幽默是我的教学本色。本色二:以读为本,读写结合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地读。”的确,应该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发现、读中评价、读中迁移,引导学生读出文中15个感叹句的悲伤或惊喜;读出父亲寻找儿子撕心裂肺的呼喊声;读出儿子先人后己的坚定话语。使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会“写”,也就是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教学中,我设计了“猜猜他是谁?”这一游戏,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然后运用这一方法,刻画我们班上的某一位同学,让学生猜。学生全然进入了游戏状态,纷纷举手进行刻画,竞猜者也异口同声说出所描写的人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训练了写作能力。以读文本、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是我的教学本色。本色的课拒绝机械模仿,拒绝东施效颦,拒绝削足适履。人格的洒脱一定折射为课的洒脱,人格的严谨自然融化为课的严谨,实现这一重佳境,关键在于上最适合于自己的课文课。二、力求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你的人生,存在于课的每一个当下;课的每一个当下,成就了你的人生、语文人生、人生语文。诗意的、宁静的、优雅的、温婉的语文课成就了你诗意的、宁静的、优雅的、温婉的人生。于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一)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在上课,但我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我在课堂上彻底敞开,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我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会在不经意间邂逅生命的高峰体验,我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看到眼前一片废墟,我们和文中的父亲一起失望、一起悲伤,全然进入了人物的角色,这失望和悲伤体现在把父亲对儿子的呼喊声读得撕心裂肺。经过38小时的挖掘,突然听到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我们和父子一起惊喜和激动。父子相见,我们和父子一起享受深深地幸福感,生生、师生也紧紧相拥。(二)体验把握语文课的每一个当下。要实现人课合一的境界,除了要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关键还要体验、把握语文课的每一个当下,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效拓展,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我们感受了文中伟大的父爱后,师生们一起推人及己。教师首先抛砖引玉,深情讲述自己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学生们感情的闸门被打开,个个争先恐后夸奖自己伟大的父母。此时,我们完全忘记了是在上课,似乎是在倾听一个个温馨故事。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得以升华。在体会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了不起的父与子后,我们不得不联系到发生在我国“5.12”汶川地震。由美国洛杉矶地震中的父爱升华为汶川地震中的人间大爱,教师出示了一组汶川地震图片资料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学们纷纷拿出课前搜集的汶川地震图片文字资料,不由自主地走下座位向听课教师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此时课的痕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力提升2.0方案解读
- 《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
- 皮牵引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 2025设备抵押贷款合同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 销售区域经理工作总结
- 公司总经理安全培训课件
- 红斑狼疮护理
- 2025解除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三方股权合作合同协议书
- 地方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社工抗压与情绪处理课件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四川遂宁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4篇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版防洪堤坝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智能培训系统构建
- 2025广东广州越秀区矿泉街招聘禁毒专职人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华为鸿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