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1页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2页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3页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4页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 概述 1 自然地理环境 即地球表层 是指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圈 生物圈 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大气 水 岩石 地貌 生物和土壤等 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 生物进化 灭绝与环境 一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命出现 以前 以后 环境演化 化学演化 生物演化 生物出现前 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 生物出现后 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 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 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 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 总体说来 生物出现后 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 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 1 地球早期生物是如何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的 思考 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 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但又必须依赖 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 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2 生物与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 哺乳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动物孕育萌芽 原始生命体 被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 人类时代 冰河时代的猛犸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 猛犸象曾是石器时代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 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 与现代象不同 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 科学家认为 地球上的猛犸灭绝 是因为冰期结束导致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 也有人认为和人类捕杀有关 60 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 如三叶虫 灭绝 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 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恐龙灭绝 0 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比较两次生物灭绝时期衰退和灭绝的生物物种 二 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阅读教材p68 陨石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 思考 1 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 2 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 陨星碰撞说 以外 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 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 地球气候陡然变化 气温大幅下降 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 令恐龙无法生存 也有人认为 恐龙是冷血动物 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 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 都被冻死了 二 物种斗争说 恐龙年代末期 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 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 可能以恐龙蛋为食 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 越来越多 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 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 即 泛古陆 由于地壳变化 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 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 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 地磁变化说 现代生物学证明 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 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 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 都可能导致灭绝 由此推论 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 被子植物中毒说 恐龙年代末期 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 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 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 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 终于被毒死了 六 酸雨说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 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 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 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三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 人类是地理环境的特殊地理要素 2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如何处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谢谢 2008 11 林区过度采伐 水土流失 水灾 植被减少 河湖泥沙淤积 2 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 水土流失 砍伐森林 3 上游地区用水量剧增 河流径流量 河流自净能力减低 减少 4 河沙开采过度 河床堤岸 河岸后退 水灾 坍塌 6 河流径流量减少 海水 7 河口泥沙淤积 航道 变浅 入侵 海平面上升 水 淹没沿海低地 大气co2增多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