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中海康城小学 张智坤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学情分析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设计理念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学习目标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 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3、 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对人们自觉遵守道德的现状进行调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变叙导入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2、 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你能告诉大家课文哪个自然段重点写了钓鱼给作者留下的启示?二、初读启示,提出疑问1、(引导学生研读启示段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将“我”获得的启示勾画下来。(学生自读、勾画、汇报。)(投影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2、读读启示、学生质疑三、立体探究、读中感悟要解决同学们心中的这些疑惑,咱们还得先跟着作者的思绪回到34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读的时候想一想作者在放鱼的这件事上为什么认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理由吗?A:体会让“我”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1、 学生先自由读书、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1) 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2) 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3、鲈鱼的诱惑加上当时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爸爸)B:体会“我”实践中的艰难的心理变化过程。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3-9自然段,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多读几遍,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2、围绕“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小组讨论,找出关键词,学生上台板书:得意急切争辩、哭出来乞求依依不舍3、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部分课文,才能把作者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变化体现出来?下面,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你可以出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先排练排练,然后我们再来表演,看谁把握的情感最投入,表演的最感人,好,开始吧!小组排练、交流、表演。师生对话:你为什么这样读?/你能把你这样读的原因告诉大家吗?4、全班分角色读对话,再一次体会“我”的心理变化。5、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6、既然放掉鲈鱼对“我”来说这么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父亲做得对不对?小组讨论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对话,进一步提升对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的理解)(体会到父亲要求我遵守规定,做一个诚实的人。)板书:遵守道德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我们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战胜诱惑,遵守规定,做一个诚实的人。四、再读启示、回应全文1、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2、投影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1)读读这句话,有问题吗?(2)理解“诱惑人的鱼”,讨论一下,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3、猜猜“我”作为一名著名的建筑师在人生的舞台中可能会遇到过哪些诱惑人的“鱼”,你能举个例子吗?4、说说是什么信念,让他一次又一次地抵住这些诱惑人的“鱼”?书本上哪两句话能说明这个问题(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5、师:一次钓鱼的经历换来一生的启示。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满怀深情地说道生读: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受。)小结: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五、联系实际,思维拓展1、学完课文,你想对这位父亲说点儿什么?想对这位建筑设计师说点儿什么?想对遵守道德的人们说点儿什么?想对不遵守道德的人们说点儿什么?想对自己说点儿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听,好吗?你可以自己准备,也可以下位找好朋友商量。2、学生畅所欲言,师予以鼓励。3、总结全文今天,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34年前作者虽然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遵守规定,做一个诚实的人。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