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三峡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三峡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三峡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教学设计汤原县第二中学 杨光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工具书并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过程与方法:背诵课文,并总结背诵方法;揣摩、品味语言,培养语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之情.二、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并总结背诵方法;揣摩、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之情.三、教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结合法.四、教具:多媒体五、课型:新授课六、教学过程(一)、会读课文1.读准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阙( ) 湍( ) 溯( ) 漱()曦( ) 襄( ) 巘( ) 属()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二)、读懂课文1.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一句,你想到谁的诗?怎样理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一句?文段中作者抓住山势陡峭的特点,采用 手法,通过的航行描写以及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夏天三峡江水的凶猛.2.读课文译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赏读课文读课文并思考问题1.题目是三峡,本文写了三峡的那些景色呢?2.那山那水的景让人沉醉其中、感慨万千,那山那水的情让人难以释怀.的确,三峡是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好去处,我想同学们此刻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向往之情,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什么季节?说说你的理由?(四).悟读课文读课文并思考问题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小组交流.1.选择我校一处令你心醉的地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要求写出景物特征,文言白话皆可.2.为三峡的美景写一段推荐词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美景的愉悦.3.知识无边际,探索无穷尽.可从词语、情感、句子等方面探究.个性问题:探究方法及结果: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学到了(可以从景色特点、写法、情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五)、诵读课文下面就请你挑选出你最欣赏的文段来背诵,时间为5分钟,看谁背得快,背得多,计时开始!资料链接:郦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六)、当堂检测. (100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意思.(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