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通过“第3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的探究,培养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的能力。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建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物质性质之间的认识模型。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位”“构”“性”关系认识模型,发展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认识模型。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形成实验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比较物质性质的思路,提高基于理论进行预测、提出假设的能力和基于实验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1判断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间接方法(1)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一般来说,碱性越强,说明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2判断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间接方法(1)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反应越容易进行,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说明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一般来说,酸性越强,说明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判断正误(1)很难失电子的原子一定易得到电子。()(2)酸性:hclh3po4,故得电子能力:clp。()(3)碱性:naohmg(oh)2,故失电子能力:namg。()(4)元素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5)热稳定性:nh3h2o,故非金属性:no。()答案:(1)(2)(3)(4)(5)2现有金属元素a、b、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这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abcbbaccbca dcba解析:选b。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元素b的金属性比元素a的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元素a的金属性比元素c的强。3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强的是()hcl的溶解度比h2s大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 hcl的稳定性比h2s强hcl的还原性比h2s强hclo的酸性比h2so4强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在元素周期表中cl与s同周期且cl在s的右侧还原性:clh2yo4h3x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z、y、x的顺序增大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解析:选d。由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知,x、y、z的最高正价分别为5、6、7,它们分别处在同一周期的a、a、a族,故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xyyz;单质的氧化性x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rb热稳定性:ash3hbrc还原性:as3hbro4答案:a4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是( )a硼b氮c氟 d碳解析:选c。四种元素均位于第2周期,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结合氢气生成氢化物越来越容易,所以答案为c。5下列氧化物按其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sio2p2o5cl2o7so3bsio2p2o5so3cl2o7cp2o5sio2so3cl2o7dp2o5so3cl2o7”或“”填空。(1)酸性:h2sio3_h3po4。(2)碱性:mg(oh)2_al(oh)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s_hcl。(4)还原性:h2s_hcl。(5)酸性:hclo4_hclo。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_。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_。元素的_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_。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_。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该非金属元素的价态越高,其酸性越_。答案:(1)(3)(5)强强非金属强弱强等级性测试1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h2化合;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水溶性比乙的强。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bc d解析:选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容易与h2化合,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正确;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正确。2x、y是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已知x原子比y原子半径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b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cx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弱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解析:选b。根据题干条件判断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再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只有b项正确。3下列能判断元素甲的金属性一定比乙强的有( )甲单质能与乙的盐溶液反应并置换出乙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甲的原子半径小于乙甲、乙两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甲、乙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大于乙两单质分别与氯气反应生成阳离子时,甲失去的电子数比乙多a bc d解析:选d。相对活泼的金属能将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小,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相同条件下与同种氧化剂反应,越易失去电子,元素金属性越强,但与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2ohfh2s原子半径:namgo酸性:h3po4h2so4hclo4得电子能力:cnomg。6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单质与等量h2化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大小关系为xyz,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b原子半径:xyyx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逐渐增强解析:选d。元素的单质与h2化合时,其非金属性越强,化合时反应越剧烈,释放的能量越多,故非金属性:x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弱。7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的活泼性:wxyz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yzc单质的氧化能力:wxyz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wxyz解析:选b。同一短周期的元素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b项正确;若z为0族元素,则z的单质最不活泼且氧化能力最弱,a、c项错误;若z为f,f无正价,d项错误。8a、b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a的非金属性比b强的是()ab的简单阴离子(b2)的还原性强于a的简单阴离子(a)的还原性ba的含氧酸比b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a的单质a2能将b的阴离子(b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da、b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时,前者产物中fe的化合价为3价,后者产物中fe的化合价为2价解析:选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b的阴离子(b2)的还原性强于a的阴离子(a)的还原性,可说明非金属性a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a的含氧酸比b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但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确定a、b的非金属性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a的单质a2能将b的阴离子(b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可说明非金属性ab;a、b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时,前者产物中fe为3价,后者产物中fe为2价,可说明非金属性ab。9对四种元素g、l、m、r的单质进行如下实验:glmr和冷水反应无反应慢慢反应未试验未试验和2 moll1hcl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溶解并放出气体无反应无反应和rn的水溶液反应溶解并形成沉淀未试验溶解并形成沉淀未试验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四种元素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l、g、r、m bg、l、m、rcl、g、m、r dl、r、g、m解析:选c。可从实验现象及结果推断。从与冷水反应情况可知,l比g的金属活动性强;从与2 moll1hcl反应可知,g、l是较活泼的金属,m、r是不活泼金属,不与hcl反应;m在rn的溶液中溶解并形成沉淀,即m置换出r,m比r活泼,故选c。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碳氮yx硫z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写元素符号)。(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解析:(1)z(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a族。(2)x(si)、s、z(cl)的电子层数相同,比c、n、y(o)多一个电子层,且根据“序大径小”的规律知si原子半径最大。(3)a.置换反应说明氧化性:o2s,故非金属性:os;b.得电子数的多少不能说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c.氢化物分解所需的温度越高,说明氢化物越稳定,故非金属性:os。答案:(1)第3周期a族(2)si(3)ac1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用化学式表示)解析:(1)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则w为na、x为al,其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2)由w2y的化学式,可确定y为s,其化学式为na2s。(3)so2和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4)非金属性:cls,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2s。答案:(1)al(oh)3oh=al(oh)4(2)na2s(3)so2cl22h2o=h2so42hcl(4)hclh2s12请判断: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请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选择合理的实验试剂,利用所给装置验证你的结论(提示:h2sio3难溶于水)。实验试剂:浓盐酸、稀硫酸、饱和h2so3溶液、大理石、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实验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