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江山实验中学琚洪芳2007 12 08 1 1 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大烧杯 500ml 小烧杯 100ml 温度计 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 观察简易量热计的构造 思考 1 量热计直接测得的数据是什么 是焓变的数值吗 是体系温度的变化 2 根据体系温度变化可以求得什么物理量 可以求得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 mc t q mc tq 反应放出的热量 m 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 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1 用量筒量取50ml0 50mol l盐酸 倒入简易量热计中 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 t1 2 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 50mol l氢氧化钠溶液 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t2 3 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 立即盖上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 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t3 4 假设溶液的比热与水的比热相等 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忽略量热计的比热 根据溶液温度升高的数值 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并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 所需仪器与试剂 大烧杯 500ml 小烧杯 100ml 温度计 量筒 50ml 两个 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 0 50mol l盐酸 0 50mol lnaoh溶液 q mc t q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 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 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问 酸 碱反应时 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 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 量出它们的体积 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 q v酸 酸 v碱 碱 c t2 t1 q v酸 酸 v碱 碱 c t2 t1 本实验中 我们所用一元酸 一元碱的体积均为50ml 它们的浓度均为0 50mol l 由于是稀溶液 且为了计算简便 我们近似地认为 所用酸 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g cm3 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4 18j g 已知v酸 v碱 50ml c酸 c碱 0 50mol l 酸 碱 1g cm3c 4 18j g 请把以上数据代入式 得出q的表示式 其中热量的单位用kj 得出结果 q 0 418 t2 t1 kj 思考 式表示的是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 为什么 式不是该反应的反应热 因为反应热是有正负的 中和反应放热 故其 h为 问题 该反应的中和热应怎样表示呢 中和热是稀的酸 碱中和生成1mol水的反应热 而50ml0 50mol l的盐酸与50ml0 55mol l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0 025mol 故 式表示的也不是中和热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 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水 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思考 式表示的是中和热吗 为什么 实验步骤 1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 或纸条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 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 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 或硬纸板 作盖板 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 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如下图所示 中和热的测定 大 小烧杯放置时 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 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对此装置 你有何更好的建议 答案 两杯口相平 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 从而减少热量损失 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若换用隔热 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 如保温杯 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 用一个量筒最取50ml0 50mol l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 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 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 为什么 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 若不冲洗 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 故要冲洗干净 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 若倒入 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 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 50mol lnaoh溶液 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 记入下表 酸 碱混合时 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 若动作迟缓 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4 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 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 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记为终止温度 记入下表 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1 1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取0 55mol l的naoh 你知道为什么吗 hcl过量行吗 为了保证0 50mol 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 采用0 55mol lnaoh溶液 使碱稍稍过量 若使盐酸过量 亦可 5 重复实验两次 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次数 1 2 3 起始温度t c 终止温度 温度差 t c t c 盐酸 氢氧化钠 平均值 24 5 25 0 22 0 22 4 25 0 25 4 24 75 22 2 25 2 26 5 25 4 28 2 1 75 3 2 3 0 强酸 强碱反应 h aq oh aq h2o l h 57 3kj mol 议一议 为何所测得的数据不是57 3kj mol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1 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 测量结果是按50ml的酸 碱进行计算 若实际量取时 多于50ml或小于50ml都会造成误差 2 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 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 混合酸 碱溶液时 动作缓慢 导致实验误差 5 隔热操作不到位 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6 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 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误差分析 讨论下列问题 2 本实验中若把50ml0 50mol l的盐酸改为50ml0 50mol l醋酸 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 为什么 答案 2 会有所变化 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 其电离时要吸热 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 1 若改用100ml0 50mol l的盐酸和100ml0 55mol l的naoh溶液 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 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答案 1 否 因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 其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无关 故所测结果应基本和本次实验结果相同 若所有操作都准确无误 且无热量损失 则二者结果相同 练习 50ml0 50mol l盐酸与50ml0 55mol l的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实验装置上看 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 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 偏大 偏小 无影响 环形玻璃搅拌棒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偏小 4 实验中改用60ml0 50mol l盐酸跟50ml0 55mol l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填 相等 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 相等 不相等 简述理由 不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ml0 50mol 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 偏大 偏小 无影响 偏小 偏小 讨论 是不是任一反应的反应热均能直接测出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c s 1 2o2 g co g h1 co g 1 2o2 g co2 g h2 283 0kj mol c s o2 g co2 g h3 393 5kj mol 则 h1 h2 h3 h1 h3 h2 393 5kj mol 283 0kj mol 110 5kj mol 应用了什么规律 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 h 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h h1 h2之间有何关系 h h1 h2 b h 因为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 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 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 有副反应发生 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 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盖斯定律用途 盖斯定律的应用 根据下列反应的焓变 计算c 石墨 与h2 g 反应生成1molc2h2 g 的焓变 c 石墨 o2 g co2 g h 393 5kj mol2h2 g o2 g 2h2o l h 571 6kj mol2c2h2 g 5o2 g 4co2 g 2h2o l h 2599 2kj mol 问题解决 2 某次发射火箭 用n2h4 肼 在no2中燃烧 生成n2 液态h2o 已知 n2 g 2o2 g 2no2 g h1 67 2kj moln2h4 g o2 g n2 g 2h2o l h2 534kj mol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 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 g 2no2 g 3n2 g 4h2o l h 1135 2kj mol 3 0 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 b2h6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 放出649 5kj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1016 5 d 5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 有时还很不完全 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p4 s 白磷 5o2 g p4o10 s 2983 2kj mol p s 红磷 5 4o2 g 1 4p4o10 s 738 5kj 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 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总结规律 注意 1 计量数的变化与反应热数值的变化要对应2 反应方向发生改变反应热的符号也要改变 总结思考 在用方程式叠加计算反应热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求混合物的组成 6 在一定条件下 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q o2 q 2h2o l h 571 6kj molc3h8 q 5o2 3co2 q 4h2o l h 2220kj mol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甲烷的体积比为 a 1 3 b 3 1 c 1 4 d 1 1 b 解1 设h2 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x y 5 571 6 2 x 2220y 3847 v h2 v c3h8 n h2 n c3h8 3 75 1 25 3 1 x 3 75mol y 1 25mol 解2 1molh2燃烧放热285 8kj 1mol混合气燃烧放热3847kj 5 769 4kj h2285 8 c3h42220 769 4 1450 6 483 6 3 1 解3 巧解 5mol混合气中 c3h8物质的量必小于2mol h2的物质的量必大于3mol 2molc3h8燃烧放热4440kj 超过总放热量3847kj n h2 n c3h8 必大于3 2 选b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在一定条件下 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 g o2 g 2co2 g h 566kj mol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kj mol由1摩尔co和3摩尔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 释放的热量为 a 2912kjb 2953kjc 3236kjd 3867kj b 0 5 566 3 890 2953 为什么要讨论反应热的计算 1 有些反应热无法或很难精确测量2 工业生产的需要 1 燃料的燃烧 2 反应条件的控制 3 废热 的利用 如何计算c燃烧生成co的燃烧热 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 1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与反应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 2 理论推算反应热 依据 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 1 盖斯定律 2 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加 得出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设计合理路径路径1总能量变化等于路径2总能量变化 物质的叠加 反应热的叠加 二 若某一化学反应可分为多步进行 则其总反应热为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即 h h1 h2 h3 一 若某化学反应从始态 s 到终态 l 其反应热为 h 而从终态 l 到始态 s 的反应热为 h 这两者和为 即 h h 三 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 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小结 阅读课本p7 总结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并仿照课本的计算过程做以下练习 例1 已知 h2o g h2o l h2 44kj molh2 g 1 2o2 g h2o g h1 2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安全员安全教育职责
- 2025年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 智慧交通项目设计投资管理措施
- 复课开学教师学生健康安全防疫措施
- 三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优化措施
- 银行信用卡欠款司法鉴定流程
-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实习报告范文
-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校园文化结合
- 2025年秋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趣味教学计划
- 小学2025年度学校财务管理计划
- 景区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大全
- 委托清欠合同协议
- 矿山雨季生产安全知识培训
-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
- 投标绩效激励管理办法
-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CNAS-CC190-202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限公司抽水蓄能项目岗位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话会上的讲话
-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内容
- 银行客服的沟通技巧与专业话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