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海洋概述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一、选择题经过几个世纪前仆后继地进取、探索,人类对海洋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据此回答13题。人类大航海时代开始于()a15世纪初b15世纪中c15世纪末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下列地理事件能成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进入科学研究时代”的标志的是()a郑和七次下西洋b哥伦布横渡大西洋c人类首次环球航行d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是()a葡萄牙人麦哲伦b意大利人哥伦布c英国人库克d葡萄牙人达伽马答案:1.c2.d3.a阅读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47题。4在以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a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b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c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d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5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_所示类型的船舶()abcd6下列海洋科考活动,主要利用类航海工具的是()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b郑和下西洋c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d20世纪50年代深海钻探7在人类以序号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的是()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解析:该题组以四幅不同时代航海工具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四幅图展示的航海工具依次是小渔船、大帆船、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和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科考船。第4题,以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为15世纪前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靠海吃海和就近航海”,形成了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的认识。第5题,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是15191522年由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的,那时人类航海的动力主要是风力、海流和人力。第6题,内燃机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之对应的海洋探索事件是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第7题,在以序号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局限在气象要素和洋流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探险活动,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答案:4.b5.b6.c7.a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回答810题。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10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解析:第8题,船队经过的东南亚和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船队去时由东北向西南航行,利用风力应选在冬季。第9题,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从乙到丙逆风航行。而在北半球夏季出发时,乙地盛行东南信风,从乙到丙顺风航行,但到达丙地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应等到下一个风季即东北季风吹起时再从丙地到丁地。第10题,冬季从甲到乙,第二年夏季从乙到丙,等到冬季从丙到丁,一年过去了。从丁返回甲时则是借助西南季风,又一个夏季来临,总共至少需要一年半(冬夏均指北半球)。答案:8.c9.c10.b读图,回答1112题。(双选)一艘远洋货轮5月18日从上海港出发,6月30日到达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下列情况可信的是()a在海峡通过时,船只顺流而行b在海峡遇雷阵雨c在海峡遇细雨蒙蒙的天气d在海峡通过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的35万吨巨型油轮要走的通道有()abcd解析:第11题,图中为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气候,北半球5月18日6月30日应为夏季,干燥少雨;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所以船只经过海峡应为逆流而行。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热带雨林气候,在5月18日6月30日为多雨季节,多对流雨。为英吉利海峡,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为曼德海峡,所处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海水盐度高,船只经过此处,吃水深度变浅。第12题,从英国北海油田到上海首先经过英吉利海峡;油轮重量超过25万吨不能经过苏伊士运河,必须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答案:11.bc12.bc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近一个世纪。据下图完成1314题。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a第一次航路长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解析:第13题,郑和下西洋应在冬季最合适,此时顺风顺水。第14题,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利用了洋流,此时路线是顺流而行,因此时间缩短。答案:13.d14.d二、综合题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麦哲伦是于1519年9月20日率一支船队经西班牙国王的批准从塞维利亚城出发向_航行,越过_洋,首先到达巴西海岸,随后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_海峡进入_洋,该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回到出发的国家。(2)在麦哲伦所在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局限在与航海探险相关的海面_、_等方面。(3)全面分析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解析:(1)需要联系历史的相关知识来思考,答题时要注意联系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巴西海岸、菲律宾群岛等。(2)当时正处于海洋探险时代,航海的主要动力是风力、海流和人力,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也就集中在影响航海的主要因素上。(3)思考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时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答案:(1)西大西麦哲伦太平(2)气象要素洋流(3)一方面,各大洲国家和地区之间因海洋阻隔而相互隔绝的状况被打破,扩大了世界市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世界科学史和航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新航线的开辟也带来了殖民主义的侵略,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9年9月27日,中国第十次北极科考队完成主体考察任务回国。本次考察紧密围绕北极海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海洋生物生态、地质与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海洋业务化监测为主的综合海洋调查,共获取基础数据152g和各类样品逾6 640份,完成主体工作任务,为完善北极业务化监测体系作出贡献。材料二北极地区投影图。(1)在图中用m把斯瓦尔巴群岛标出,并用实线箭头在北极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中标出洋流的流向。(2)填写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是_洲;d是_洲;b是_洲;c是_岛;e是_海峡;是_岛;是_海峡;是_海。(3)是_(国家),该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是_,它是世界上盐度最_的海,其成因是_。(4)斯瓦尔巴群岛比同纬度其他岛屿的气候要温暖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受_的影响。(5)是_(洋流),它对欧洲西部地区的_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是_(洋流),它与_(洋流)相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