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物种灭绝的原因。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的措施。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1)地球上物种数量:500万5 000万种。(2)分布: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3)物种寿命:平均约 500万年。(4)自然灭绝: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物种灭绝数量变化的趋势:增加。2物种灭绝的种类: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3物种灭绝的原因:早期的主要原因是狩猎和采集;现在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4物种的作用: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从估计的。5人类的措施:扭转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判断题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3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4热带地区的物种最丰富。()5生物多样性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答案:1.2.3.4.5.二、选择题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因此,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67题。6关于物种灭绝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历史上由于物种灭绝,生物的种类在不断减少b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c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d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7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a遗传多样性b数量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第6题,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每次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大幅度地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生物多样性重新增加。第7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6.a7.b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ayeaye)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据此完成89题。8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9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有()指狐猴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或丧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类高强度的捕猎ab cd解析:第8题,指狐猴是一种生物,它濒临灭绝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第9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答案:8.d9.d10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充分反映了()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解析:选b。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中的作用是无法估计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物种灭绝原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材料二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1)据材料一分析,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的趋势。(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人为原因:_。(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做工作?提示:(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后代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4)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人工繁育基地和建立基因库实行迁地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归纳1物种灭绝的原因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原因表现自然原因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人为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现今人类活动滥垦、滥伐、滥牧等使森林、草地等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全世界损失的物种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而且一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形势严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外来物种入侵,使原生物种受到威胁工业、城市和交通的发展,也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生态价值: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的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2)经济价值:提供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3)食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上等食品。(4)药用价值: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5)科研价值:仿生学、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6)社会价值: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跟踪训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统计,生活在长江中的淡水鲸类哺乳动物长江江豚,现仅有1 000头,且以每年5%的速度骤减。11年来,仅长江监利段就发现有36头江豚死亡。材料二曾经和江豚一样弥足珍贵的还有白鳍豚。2008年夏天,来自中、美、日等6个国家的鲸类权威专家组成国际联合考察组,耗时一个多月,从湖北宜昌到上海,往返行程3 000多千米,连一头白鳍豚的踪影也没有发现。(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鳍豚一样濒临灭绝。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解析:(1)材料中显示江豚、白鳍豚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该生态问题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2)白鳍豚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杀,同时白鳍豚属于水生生物,其数量的减少还与频繁的水上交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以及水体污染有关。(3)可采取宣传教育、建自然保护区、法律手段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答案:(1)生物多样性减少。(2)乱捕滥杀,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运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3)加强宣传,完善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一、选择题云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中,滇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12题。1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不便b地势高c气候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少2目前,云南野生稻资源正日益枯竭,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滑坡、泥石流的破坏c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d当地人的大量采集解析:第1题,滇西北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因而生物资源丰富。第2题,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枯竭,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致。答案:1.c2.c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体现c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我们人类不必杞人忧天d物种数量为500万5 000万种,物种丰富,所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灭绝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b地球上的物种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丰富c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600万年d迄今人们还未能确切地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少,但生物学家估计有5亿种解析:第3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所以物种多样性只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方面;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所以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而每一种物种的消失又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所以人类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第4题,物种灭绝不是偶然的;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据生物学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有500万5 000万种。答案:3.b4.b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古人云:“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金玉满车。”其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一般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米的土壤湿润、土层较厚且含一定有机质的树林草甸上。据此回答57题。5近年来冬虫夏草的价格飙升,造成的后果可能是()a人们无节制近乎疯狂地采挖b人们不再采挖,等待价格再涨c大面积种植,破坏当地环境d从国外大量进口6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冬暖夏凉 b温暖湿润c高寒缺氧 d干旱严寒7冬虫夏草的大量采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牧民不再放牧,只挖药材b当地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c地区经济结构改变d带动当地药材加工业的发展解析:第5题,冬虫夏草价格飙升,人们为了获取眼前的暴利,可能会无节制地大量采挖。第6题,由材料信息“其主要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海拔3 0005 000米”可知,冬虫夏草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缺氧。第7题,冬虫夏草一般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 米的土壤湿润、土层较厚且含一定有机质的树林草甸上,大量采挖将会给当地草地资源带来严重破坏。答案:5.a6.c7.b读哺乳动物、鸟类受威胁因素图,回答810题。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共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正确9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d以上说法都正确10该图主要说明了()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不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第8题,读图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的比重共达60%;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哺乳动物也会灭绝。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鸟类受威胁的因素中,栖息地的丧失是最主要原因。第10题,栖息地的丧失、物种减少令人担忧,因此我们要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答案:8.b9.c10.b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下题。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具标志性的动物之一,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印有袋鼠形象。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大型食肉动物较少,袋鼠的天敌袋狼已经灭绝,澳洲野狗也处于濒危状态,导致袋鼠的数量已经超出了环境承受范围。政府计划射杀至少100万只袋鼠,以保护划草地和生态环境。分析澳大利亚袋鼠数量增多的原因并提出控制袋鼠数量的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平衡问题,分析生态失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整合应用能力。答案:数量增多原因:缺少自然天敌,本来大型食肉类动物就少的澳大利亚,袋鼠几乎处于无天敌的状态,繁衍迅速;人类影响程度小,袋鼠是国宝,国徽的形象之一,人们不会随意捕杀、食用它们,任其自然增长。控制袋鼠数量的合理化建议:培育袋鼠的自然天敌,保护、繁殖本地的澳洲野狗;限定袋鼠的活动区域,如设立集聚性袋鼠保护区;扰乱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分布密度过大区域的袋鼠,可以有组织地进行捕杀。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它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仅存30多只,主要生活在坝王岭林区。材料二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登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物已经达到10 954种,其中动物达5 423 种,植物达5 531种。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此外,与1996年统计数据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 059种上升到2 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 978 种上升到2 133种,爬行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问题是什么?(2)以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和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