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的净化同步测试 1.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2. 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单质混合物A. B.C.D.3. 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4.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肥皂水 C. 溶解食盐 D. 加入明矾5.下列操作与净化水无关的是()。A.过滤B.吸咐C. 电解D. 蒸馏6. 家庭使用的冰箱出现异味时,可用_ _除去,这是利用了它的_ _性7.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_,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8.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C.过滤 D.消毒剂消毒9.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物理变化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水为化学变化C用生石灰去除室内潮气为化学变化D水通直流电得到氧气、氢气为化学变化10.我国西南地区经常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如果将石英沙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4)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 。(5)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举一做法)答案:1、B 2、D 3、D 4、B 5、C 6、活性炭 吸附性7、(1)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引流 (2)滤纸破损 液面高出滤纸边缘 不是纯水,还有其他可溶性杂质 蒸馏 8、D 9、B10、(1)肥皂水 (2)过滤 不可以,降低净水效率(或过滤速度减慢等) (3)加热煮沸 (4)它们在云层中变成气态时(或液氮气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3.6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 代收款管理协议范本
- 道路化粪池维护合同
- 工程创优实施方案与流程介绍
- 汾河上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重点解析
- 简明工程承包合同
- 法律协议续签条款范本
- 烟煤行业混合云安全架构研究-洞察及研究
- DB44-T 2723-2025 水库汛末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编制导则
- 《山水相逢》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八年级美术上册
- 上海工资发放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产品防伪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九章 实地研究
- 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优化与创新实践报告
- 新建黄桶至百色铁路(贵州段)站前3标段5#混凝土拌和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关于重阳节的老年人活动方案模板
-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 药物外渗的PDCA循环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