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作业1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1师说 基础演练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受”通“授”,传授;b.“不”通“否”;d.“属”(zh),通“嘱”。答案:c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b师不必贤于弟子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解析:a.古义:从,跟从;而,而且。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b.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d.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很高的人。答案:c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道芷阳间行(取道)则耻师焉(老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吾从而师之(介词,自从)abc d解析:道,风尚师,从师学习无,无论从,跟从,动词。答案:b4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不耻相师 则群聚而笑之圣益圣,愚益愚 孔子师郯子小学而大遗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a/ b/c/ d/解析: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c5下列句式中和例句相同的是()例句:不拘于时a耻学于师b其皆出于此乎c劳力者制于人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都是被动句,用“于”表被动。答案:c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古之学者必有师。,。(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3)句读之不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孔子曰:“,。”是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b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亦相同c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也不同d与的“惑”不相同,与的“所以”相同解析:句中的“惑”是名词,句中的“惑”是形容词。句中的“所以”表原因,句中的“所以”表凭借。答案:c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解析:a句与例句是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c介宾后置句,d陈述句。答案:a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解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理解错误。“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就教授的内容而言的。答案:b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_答案:(1)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这真糊涂了。课外迁移(一)文句翻译。11阅读短文后,翻译画线的句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_(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_答案:(1)因此学习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2)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就能自己奋发图强。因此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参考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吃它,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去学习它,(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就能自己奋发图强。因此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12翻译下面文段。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答:_答案: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人。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枭那样讨厌他。像这样拿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学。(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7题。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注: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b.又为歌诗以劝之 劝:劝说。c.白以为其都少尹 白:启奏。d.没而可祭于社者 没:通“殁”,死亡。解析:“劝”是勉励的意思。答案:b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以年满七十作师说以贻之b然吾闻杨侯之去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丞相有爱而惜之者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其在斯人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是“因为”,表原因;是“来”,表目的。c项,表并列,表转折。d项,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答案:b15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a bc d答案:c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杨巨源的美好品德。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诗赠送给他。解析:a项“后代的事迹”错;b项“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能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错;c项用意不在于表达担忧之情。答案:d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译文:_(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译文:_(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译文:_解析:(1)注意“传”“工”“图”的翻译。(2)注意“长”“属”“和”的翻译。(3)注意“莫”“诫”“去”“法”的翻译。答案:(1)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2)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3)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为榜样。【参考译文】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车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能。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后世的擅长画画的人又将他们的事迹画成图画。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能用诗经教育后辈闻名,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和现今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今杨巨源和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外出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路边的观众也有叹息知道他是贤能的吗?而史官也能大力张扬他的事迹,继二疏的事迹之后为他作传记吗?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然而我听说杨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的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跟着唱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