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憔悴(qio)并蒂(t)荫蔽(yn)吝啬(lng)B . 霎(sh)时贮蓄(ch)沐浴(m)着落(zhu)C . 侍弄(sh)分歧(q)匿笑(n)徘徊(hui)D . 莅临(l)粼粼(ln)祷告(do)姊妹(zh)2.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市民们踊跃报名参加滨江路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健身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生活时尚。B . 演唱会上,她略带磁性的歌声令人叹为观止。C . 清明将至,各地陆续举行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D . 不管他怎么狡辩,在真相面前也不能自圆其说。3.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 ) A . 近一个月来,杭州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B .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C . 中国好声音作为浙江卫视精心打造的一档王牌音乐节目,自开播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怀。D .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屠呦呦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4. (2分)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 A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5.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市花:昔日素馨今日木棉在广州人心目中,公认的千年市花是淡雅柔美的素馨、百年市花为英雄豪迈的木棉。坊间“市花”素馨艳压千年本草纲目里说,素馨“枝干袅娜,叶似茉莉而小,其花细瘦四瓣”。素馨原名“耶悉茗”,早早从西域漂洋过海来到广州,自秦汉年间到清末,两千年来占尽了广州人的宠爱。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有专门种植素馨花的“花田”。公元前196年,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岭南时,就发现岭南不分男女老幼,个个都爱以鲜花簪头,而他们戴得最多的就是素馨花。唐宋年间,城西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的还是素馨。明代,广州的各大城门口开始有了花市,用清初大儒屈大均先生的话来说,这些花市“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量”,每天要卖出几百担之多。屈先生的话或许夸张了些,但说素馨是城门花市当之无愧的主角,谁也无异议。直到清代中期,“珠悬玉照”的素馨花田仍是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女孩儿戴在头上的素馨花梳、美容用的素馨油、装点家居的素馨花碟、过节点的素馨灯、喝的素馨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怀想不已。想象一下,在这两千年间,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来评选一下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素馨是老广州最悠久、最美丽的花事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民间“市花”。 建市后木棉首膺市花殊荣素馨虽在广州得宠两千年之久,但从清末开始,随西洋花卉、新式饰品与合成香品潮水般涌入广州,便失宠了,到了今日,几乎被人遗忘。现在,提起市花,我们想到的肯定是木棉。其实,从古至今,木棉也深得广州人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岭南先民就用木棉花絮纺出了洁白如雪的“广幅布”。盛唐年间,越秀山麓广种木棉,花开时节,满城男女老少都喜欢来此踏青,还有文人写下了“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的诗句,令人回味无穷。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最早出自400多年前抗清志士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直入云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粤江二月三日来,千树万树朱华开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花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千古名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就此定格,并流传至今。1921年,广州建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现代市制的城市;1928年,掀起评选“市花”活动,在这之前,木棉“英雄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就多以木棉为标志。评选活动一开始,市民对木棉花的呼声最高,官方遂于1929年初宣布木棉为“市花”,一来顺应民意,二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与广州民众勇敢无畏的精神最为契合,这也是木棉第一次在广州荣膺“市花”之殊荣。“英雄花”木棉二度加冕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之时,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花城市民热情高涨,推荐的候选花卉有58种之多,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被选为市花。其广为流传的“英雄花”形象,1929年首膺“市花”的殊荣,花可入药、花絮可纺棉、木材是栋梁的多重价值,都是它力压群芳、众望所归的理由。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许多骑楼的花窗上,雕刻着它的倩影;电视台与航空公司,以它为标志;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曾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借由电子商务,木棉再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选自(广州日报(2019年1月7日),有改动)链接一:要成为市花,至少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并生长良好,其次则是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大多数城市确立市花的过程都有一套比较规范而民主的程序。通常先经过市人大常委决定开展评选活动,然后广泛征集备选方案,结合专家推荐、群众投票、部门讨论等方式,最终通过确定。在此过程中,政府机关和普通市民均有同等的参与及发言的权利。因此,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的,使得所选植物的象征意义上升为地区的文明标志和文化象征。选自网络链接二:园林设计师吕兆球表示:“我赞成重定素馨为广州市花。”理由是:素馨进入广州已有二千余年,从南汉至民国,在民俗文化上,深深影响每一个广州人,在大量的地方文献及现存相关地名、实物中均有印证。博友“夏墨生”说:伴随广州人亲密生活了2200年,有极其丰富、深厚、独特文化历史沉淀的素馨花,早已是特殊意义的“广州人”,她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可以让各种各样的公众广泛参与、品味、体验,她有责任也有能力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新符号。选自网络(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素馨花源自西域,来到广州后,在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均有专门的花田种植。B . 清初时,在广州各大城门花市素馨每天被卖几百担,屈大均先生说其是花市的主角。C . 木棉被称为“英雄花”源自陈恭尹的木棉花歌,之后木棉“英雄花”形象流传至今。D . 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在1928年“市花”评选活动之前,多数以木棉作为标志。(2)下列对材料中“素馨花”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素馨花由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到岭南时发现,并引领岭南的民众以素馨花簪头。B . 素馨花如洛阳牡丹花一样美丽迷人,唐宋年间广州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C . 素馨花因为成了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所以许多女孩儿都戴上素馨花梳。D . 素馨花得宠千年,最终因西洋花卉、新式饰品和合成香品涌入广州而渐被遗忘。(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宋年间,广州城西面的田地适于种素馨花,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B . 自秦汉到清末,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评选广州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C . 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由红棉命名的产品也受广州人追捧。D . “夏墨生”认为素馨花有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它必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的新符号。(4)文章以什么行文顺序介绍木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的顺序有何好处。 (5)木棉和素馨哪个适合作为广州市花?请结合其特点及市花评选条件谈谈你的看法。 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井的春天麦子春天到了,四处一派盎然,一派生机,但这一切对于一口荒废的古井来说却毫无意义。“伙计,春天到了。”一位流浪汉高兴地对古井嚷道。在刚刚过去的整个寒冬里,他就住在古井旁的那栋快要坍塌的小石屋里。“是啊,春天来了,可是我的冬天却依然存在。”古井在水面上画了一圈涟漪,那是它的叹息。“你不是已经解冻了吗?覆盖你的冰雪不是已经融化了吗?难道你不能嗅到远处飘来的花香,听见鸟儿的歌唱吗?”流浪汉不明白古井在说什么。“你说得没错,可是我的。却仍停留在冬天。”古井又在水面上画了一圈涟漪。那涟漪继而一圈一圈地不断荡漾开去。这次,流浪汉听懂了古井的话。“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年迈的流浪汉问。“不,我想你无法帮助我。”流浪汉离开了古井,春天来了,他可不想再待在那栋快要坍塌的小屋里了。一年又一年过去,古井始终生活在冬天里。它的心日渐苍老,它的身体里淤泥递增,井水滞流。可就在那些荆棘快要遮蔽整口古井时,却来了一位年轻人,。“你好,古井。”凶猛的荆棘划破了年轻人的手,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全力站在古井的面前。“你好。”“我是一位旅行者。途中,我遇到了一位老者。在我遇见他时,他已经行动不便了。不过,他听说我要走这条路时,却让我为你捎来这个。”年轻人摊开掌心,那里有一粒红色的种子。“那位大发善。的人是谁?为什么要给我带来它?”“他说自己曾经在你的身边度过了整个冬天。”年轻人说,“他还说,也许有了它,你的春天就会来。”“哦,我知道他是谁了。”除了那位年迈的流浪汉,古井记不起还有谁曾停留在它的身边,和它聊起过春天。年轻人将那粒种子放进了古井。“好吧,也许它真能让我寻到春天。”古井让那粒种子停留在了自己长满青苔的井壁上。种子长得很慢很慢,经过三个严冬和三个春天,才冒出了一点点红色的小芽。但是,一旦开始生长,它便噌噌噌地不可遏制地向上,向上。一开始,古井很不适应种子的飞速生长。不过,还好,它知道该如何让小苗紧紧地抓牢自己,也知道该怎样引导小苗的根努力向下汲取自己体内的营养。有时,它也担心那株幼苗一不小。就掉入水中,或是被呼啦啦钻进井里的风刮跑。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如此地紧张,它的心里却满怀淡淡的欢喜。还好,还好,一切都顺利。小树很快冒出了井沿,高过了荆棘。它的根、它的茎往古井的深处不停蔓延。它感受到古井将它紧紧地拥抱在怀,感受到古井在不停地冒出一串又一串欢快的气泡。“亲爱的井,我觉得在你的怀里好暖和。”小树对古井说。“是的,我也觉得好暖和。”古井说。在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野草们惊诧的目光中,在那栋已经坍塌的石屋的静默中,小树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它全身绯红,像燃烧的火焰,像高擎着的巨大火炬,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能望见,方圆几百里的鸟儿都能看见。人们手挽着手来到古井边,成群的鸟儿纷纷结伴飞了过来。“好绚烂的树啊!”诗人们赞叹。“好奇特的树啊!”鸟儿们歌唱。一股又一股的暖流从树干、树叶、树茎哗啦啦地涌向了古井。好温暖好温暖,古井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温暖过。难道这就是春天?“田野的尽头有一只小鹿在奔跑,山坡的尽头有一只兔子在跳舞,小河里有一条金色的鱼正在寻找它的伴侣”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红树总会微微低下头,轻轻对古井说着话。“是吗?那现在一定是春天了。”古井说,然后它为红树哼唱起一首从前的从前听来的歌谣。在哼唱中,它们彼此都看见了翠绿的草、鲜红的花,还有一幅又一幅绚丽无比的春天的画。(有删改)(1)文章标题为“古井的春天”,作者却在前半部分写古井经年累月生活在冬天里,其作用是什么? (2)“哦,我知道他是准了”,“他”指的是谁?从哪些地方可以判断出来? (3)“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如此地紧张,它的心里却满怀淡淡的欢喜”一句中的“如此地紧张”与“满怀淡淡的欢喜”是否矛盾,为什么?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全身绯红,像燃烧的火焰像高擎着的巨大火炬。(5)你认为古井迎来春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 7. (2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拖鞋、小猫和安尼尔先生曼妮姑妈微笑着打开门,拉维和米娜立刻跑出来,把表姐梅里杜往屋里推。“等等,让我先把鞋脱掉”梅里杜喊道。她把她的鞋放在一双大号的、沾满灰尘的黑色拖鞋旁边。梅里杜没有时间考虑这是谁的拖鞋,因为拉维拉着她匆匆往后院跑。“大人们总是告诉我们要善待动物,但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就会大喊,“哦,别把那脏兮兮的动物带回家!”拉维说。“可是这个秘密迟早会被你们奶奶发现的。”梅里杜也很喜欢小动物,可是她妈奶不允许家里出现任何动物,因为她爸爸对动物的毛发过敏。“我们打算让拉莉去向奶奶求情,因为奶奶最喜欢拉莉。”拉维说道。“好主意。咦,拉莉呢?怎么不见她?”梅里杜说道。曼妮姑妈一共有三个女儿,拉莉是大姐,拉维是二姐,米娜是小妹。而梅里杜是拉莉的表妹,拉维和米娜的表姐。“在练琴呢。今天教他练琴的是妈妈新请来的老师,安尼尔先生。”米娜说道。三个女孩悄悄走到一个窗口。屋内,拉莉正在专心致志地拉琴,旁边,拉莉的新老师安尼尔先生正在仔细地聆听。安尼尔先生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琴师,今天是他第一次来给拉莉上课。突然,厨房的窗口传出了曼妮姑妈的声音:“米娜,拉维,那个流浪汉又来了。快让他离开。今天没有剩饭。”女孩们转身望去。一个衣杉破旧、蓬头垢面的男人正坐在院子里的树下。后院的门敞开着,刚才地们三个沉醉于琴声当中,都没有注意到他进来,“这个流浪汉每天都来我们家要吃的,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拉维向梅里杜解释道。米娜走过去,说道:“先生,刚才我妈妈说的话我想你已经听到了,你还是走吧。时间将近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小姑娘,太阳太大了,你就让我在树下躲一会儿吧,外面的路已经被晒得发烫,我的脚都被烫伤了。你瞧。”说完,流浪汉抬起了他的脚。他的脚底已经被烫得通红通红的,连皮都破了。要是他有一双鞋就好了。梅里杜想。可是,她不知道姑妈家是否有多余的鞋。就算有,适合他穿吗?她小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米娜和拉维。米娜和拉维都摇了摇头。梅里杜看着流浪汉那双黑乎乎的大脚,突然想起了什么,她拉起拉维和米娜的手来到了前门。刚她进门时看到的那双大号的、沾满灰尘的黑色拖鞋还摆在那里。“这是谁的鞋?是姑父的吗?”梅里杜指着那双拖鞋问道。“不是。我们从来没见过这双鞋。”米娜答道。“可能是妈妈打算扔掉的旧鞋,不知什么原因暂时放在了这里。”拉维说道。“我们就把这双鞋送给那个可怜的流浪汉吧。应该适合他穿。”梅里杜说道。米娜和拉维没有反对。梅里杜拿着鞋回到树下。“你愿意接受这双鞋吗?”梅里杜对流浪汉说道。“当然!”流浪汉高兴地说道。他接过鞋,马上把脚伸了进去不大不小,刚合适。“太好了,我再也不怕发烫的马路了,谢谢你们,善良的小姑娘。也谢谢你们一家这些天施舍给我的可口饭菜。谢谢!”说完,流浪汉哼着小曲离开了。这时,拉莉的小提琴课也结束了。曼妮姑妈、奶奶与拉莉一起正送安尼尔先生出门。“咦,我的鞋呢?”安尼尔先生说道。听到安尼尔先生的话,梅里杜、米娜和拉维知道她们闯祸了。原来那双被她们送给流浪汉的拖鞋是安尼尔先生的。“你们三个看到安尼尔先生的鞋了吗?”奶奶问道。梅里杜、米娜和拉维都低着头不敢出声。“怎么回事?”曼妮姑妈问道。梅里杜一咬牙,拍起头说道:“姑妈,都是我的错。请你不要责怪米娜和拉维”听了梅里杜的解释,安尼尔先生哭笑不得。奶奶和曼妮站妈向安尼尔先生道了谦,然后回屋去找鞋子。几分钟后,曼妮姑妈拿着一双鞋和奶奶一起出来了。“可能不太合适,但家里最大号的男鞋只有这一双了。”曼妮姑妈满脸歉意地说道。安尼尔先生把脚伸进去。鞋子果然偏小了。“没关系,没关系。能走回家就行了。请你不要责怪孩子们,她们毕竟是做好事。再说,是我太不修边幅了,穿着一双拖鞋就来上课。就当我把那双拖鞋送给流浪汉了吧。”安尼尔先生笑着说。“喵一一”突然,米娜和拉维的脸色僵住了。原来,她们两个今天早上收养的小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跑到了她们的身后。“哪来的猫?”奶奶厉声问道。曼妮姑妈也盯着自己的女儿。“奶奶,是我今天早上从后院的门外捡回来的。”米娜颤抖着说道。“你们不知道奶奶不喜欢猫吗?快把它扔了!”曼妮姑妈大声道。“可是,姑妈,这只小猫太可怜了!”梅里杜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唉,梅里杜,她们的奶奶跟你爸爸一样,也对动物的毛发过敏。”曼妮姑妈说道。梅里杜不出声了。安尼尔先生笑道:“这样吧,你们把我的拖鞋送给了流浪汉,那么,你们也回送我一份礼物,就把这只小猫送给我吧。我刚好想养一只猫。你们愿意吗?”女孩们尽管有些舍不得,但小猫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她们怎么会不愿意呢?米娜俯身抱起小猫,然后把它交给了安尼尔先生。安尼尔先生抱着小猫,穿着那双不太合脚的鞋离开了。“拉莉表姐,姑妈给你找了一位好老师哦!”梅里杜说道。“当然!”拉莉开心地说道。(1)根据选文内容,以梅里杜为陈述对象,填写下表。 地点情节主要事件曼妮姑妈家门口开端米娜到曼妮姑妈家,和表妹们商量如何安排收养小猫曼妮站妈家后院发展_曼妮姑妈家门口高潮_曼妮姑妈家门口结局和表妹们将小猫送给安东尔先生收养(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品味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流浪汉哼着小曲离开了。突然,米娜和拉维的脸色僵住了。(4)文末画线句中的“好老师”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2017青岛)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 , 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原文有删改)【注释】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疽j:毒疮。瞀mo眩:眼花头晕,迷糊。挈:带领。斫zhu:砍。亟j:急忙。(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抑亟以身蔽母 蔽:遮蔽,遮挡B . 不知所之 之:去、往C . 或语之曰 或:有人D . 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完成(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其父被掳去A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B .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C . 其一犬坐于前 (狼)D .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B . 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C . 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D . 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B . 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C . 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D . 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重访西湖旧游(宋)武衍西风吹晓凤城开,桂子香中信马来。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西湖感旧(宋)陈居仁苏公堤畔采莲船,蘸碧楼台动管弦。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1)由诗中的写景内容可知,两位诗人重游西湖的季节不同,重访西湖旧游是_季,西湖感旧是_季。 (2)同是重游西湖,两位诗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0. (5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歌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B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C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鹊春深锁二乔。D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E . 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衡阳燕去无留意。F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莫听穿林打叶声,_。(苏轼定风波)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袋,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爱国诗人常常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托于词作之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中的“_,_”两句,让我们看到他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两句让我们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务员体育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务员面试题真题及答案
- 小学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会计专业笔试试题及答案
- 国企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影楼年度工作总结
- 手术室护理核心收获总结
- 设备外委人员工作总结
- 新手外贸工作总结
- 公司送货司机个人年终总结
- 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卷【测试范围:第11~12章】(考试版A3)
- 2025年大一上学期jav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团校考试试题及答案浙江
- 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法国方言政策的沿袭与变革
- 2024年秦皇岛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高压供电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5980-2025飞机供电特性数字式测试要求
- 2025年度粉末涂料生产与销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