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渡汉江》同步练习.doc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渡汉江》同步练习.doc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渡汉江》同步练习.doc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渡汉江》同步练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渡汉江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22分)1. (5分)桃花源记,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_,又名_,字_;选自_。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_2. (3分)明天不封阳台是_ , 代表作_、_。3. (3分)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本诗哀而_,孕_于悲凉,在别离的伤感中寄寓_的感情。4. (3分)读渡汉江,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_、_、_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5. (3分)读渡汉江,“岭外”一般是指_地区,由此看来宋之问诗的一二句是写_,三四句是写_ 。6. (2分)逢入京史中,诗人是离故乡渐行渐远,而渡汉江中诗人是离故乡_,心情不是兴奋,而是_。7. (1分)唐诗中表现乡愁的诗句很多,比如_。8. (2分)宋之问也写过送别诗和言志诗,前者如_(题张老松树);后者如_(送杜审言)。二、 问题理解 (共5题;共25分)9. (5分)读渡汉江,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10. (5分)读渡汉江,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11. (5分)读渡汉江,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12. (5分)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现的心理十分矛盾,仔细体味,其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之处。13. (5分)如果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满豁达乐观,给人莫大安慰鼓舞,一扫诗中风雨迷茫、儿女沾巾之伤感,那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明明有“无故人”“无知己”的近乎悲观的语句,为什么也给人振奋之感呢?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13分)14. (7分)阅读古诗,完成题目。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植物_的景象。(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15. (6分)阅读古诗,完成题目过湖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1)诗中有画。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_。(2)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二、 问题理解 (共5题;共25分)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