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植物地理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16年5月292016年6月3;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实习目的:(1)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2)观察庐山植物群落的类型;(3)进行植物群落样方的调查以培养基本的野外实践能力;(4)了解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布范围(5)了解植物群落的内部层次结构以及生长的环境条件等。4.1实习概况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郊,西北滨临长江,东南接鄱阳湖。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状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特色。同时,庐山是一座中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的特点。其年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在海拔1165m的庐山牯岭为5040MJ/m2。庐山的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低,使得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交换过程快,气候显得凉爽宜人。庐山的降水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不仅平均年降水量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而且庐山的阴雨日数也比山下平原要多。庐山各月降水量分配并不均匀,雨季短,但雨季降雨量将近全年的的一半。这表示了庐山气候的季风特色。通过实习观察和查看资料,我对庐山植被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下面是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作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植被类型与分布情况受土壤、地质、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的植被垂直带谱(如右图所示),具体将庐山植自下而上分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另外,庐山还分布着非地带性质植被。4.2庐山的植被庐山的植物概况虽然人类的活动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庐山的植被资源依然非常丰富 ,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统计,庐山植被种类有2000多种1000多属,其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0种;种子植物175科661属1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庐山的的植物具有两大特点:物种资源丰富 。庐山植被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重要成分,其中又属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最为丰 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 000种,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木类52种,草本类198种。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竹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灌木丛、草丛、草甸、沼泽 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有:枫香、日本扁柏、庐山厚朴、三角枫、金钱松等。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庐山在这种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垂直分布条件下, 从下 到上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且竹林、灌丛、草地等类型发育完全,植被演替规律典型。4.2.1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由于庐山是一座中山,且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着呈现垂直分布的土壤,进一步促成了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果。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上与山下处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由于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庐山气候和土壤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从下到上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且竹林、灌丛、草地等类型发育完全,植被演替规律典型。具体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布为:800米(东南坡)或700米(西北坡)以下为山地常绿阔叶林;800米到1100米(东南坡)或700米到1000米(西北坡)为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3)1100米(东南坡)或1000米(西北坡)以上为山地落叶、阔叶林2.2.1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这里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目前仅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涧,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的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等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由于本带所处海拔低,其基部与农业地区相连,人类活动频繁,常绿阔叶林破坏十分严重,并被次生林代替,次生林中的常绿表明群落正朝着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外貌特征常绿阔叶林由于发育在温暖湿润的生境,故外貌常年常绿,叶一般呈暗绿色而反光,林相整齐,林冠浑圆、连续,叶片中等大小、呈椭圆形、渐尖、革质、表面具有厚蜡质层、具有光泽、没有茸毛,叶片排列方向与太阳光线垂直,能反射光线。群落外貌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叶面闪烁反光,林冠整齐郁闭,主要群落组成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乔木:建群种和优势种有:苦槠、甜槠、大叶锥栗、栲树、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青栲、石栎、樟树、白楠、紫楠、华东楠、红楠等、木荷、厚皮香、杨桐等。灌木:优势种有檵木箬竹、细齿木柃、尖叶柃乌饭树演替方向 该类型是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形成和发育起来的地带性植被类型。这类植被,目前仅有小面积残存于海拔 800米以下的名胜古迹周围或位于山谷陡坡上,由于各地具体的生境条件的差异,以致主要建群种、优势种各不相同,并形成多种相对稳定的常绿阔叶林。在谷地生境潮湿的地段,樟树树种大为增加,形成楠木林。上层乔木成分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故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由于基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原来的常绿阔叶林受到破坏,现在大面积存在的是马尾松林,因为马尾松在贫瘠、酸性的土壤里也能生存,因此当原来的植被破坏后,马尾松首先侵入,逐渐形成马尾松林。但这种群落一般都不大稳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幼苗不能在自身林冠下更新,而阔叶树将逐渐侵入,代替了马尾松而取得优势。特别是在生境条件优越的地方,这种演替发生得更为迅速。但在生境干旱、土壤瘠薄,特别是樵采不断的情况下,马尾松林还是相当稳定的。2.2.2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属于由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类型,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地带性植被为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它是常绿阔叶林破坏之后出现的次生类型。目前仅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明耻桥等地沟谷和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目前,受人为影响,本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林和日本柳杉林,柳杉林,扁柏林等针叶林,或为次生的灌丛和草丛所占据。 外貌特征黄龙寺附近天然的次生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在该群落中,位于第二亚层的甜槠、青冈栎等常绿树种,叶子呈深绿色,叶子坚硬、革质光亮,反光性强;而位于亚层的锥栗等落叶树种,其叶颜色较常绿树种浅,反光较弱。主要群落组成(1)乔木: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白楠等。落叶树种有锥粟、四照花等。 (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演替方向当常绿阔叶林遭到砍伐破坏后,林下光线充足,温度增高,以及温度、通风、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阳性落叶阔叶树种逐渐增多,与该地段原有的常绿阔叶树混生在一起,组成次生性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如枫香樟树林,枫香苦槠林等。群落中除了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外,尚伴生有甜槠,青冈栎、楠木、白栎、麻栎、黄连木等树种。这种次生性混交林,如果不再遭到破坏,任其自然发展,仍将恢复为常绿阔叶林。受人为的影响,本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日本柳杉林、柳杉林和扁柏林等或为次生灌丛和草丛所占据。 2.2.3.山地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这里属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发育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和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本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还分布着面积较大的黄山松林,以及日本柳杉林、柳杉林等针叶林。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的地段,则以次生的灌丛或草甸所替代。地理分布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的落叶阔叶林保存较好,在牯牛岭东、西谷落叶阔叶已被破坏,落叶树呈散生状态。外貌特征落叶阔叶林又叫夏绿阔叶林,是指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它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落叶阔叶林最显著的特征是群落外貌上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冬季,整个群落完全无叶,处于休眠状态;春季萌芽,进入花期;夏季,枝叶茂盛,形成郁闭;秋季,果实和种子进入成熟阶段。落叶阔叶林叶子呈草绿色、草质,反光性不强。主要群落组成乔木层:短柄枹、灯台树、四照花、锥栗、庐山椴、山槐、小叶白辛树、青榨槭等灌木层:映山红、满山红、中华蜡瓣花、野珠兰等草本层:大油芒等演替方向庐山上部落叶阔叶林植被的演替的成因与演替的系列大致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带相似,但山上海拔较高、气温低、湿度大等生境条件与山下不同,以致植物种类成分和植被型与山下有很大的差别。如在海拔 700米以上,马尾松被黄山松所取代;落叶阔叶林是垂直系列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庐山的落叶阔叶林仅小面积存在于庐山二小、空军疗养院一带,范围小,周围被黄山松、柳杉林和编柏林等包围,该群落郁闭度大,周围的黄山松幼苗侵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不受外来影响的情况下,该群落是比较稳定的,并会逐渐取代周围的黄山松,向着落叶阔叶林的方向演替。 庐山植被群落类型在同一地带的海拔范围内,大部分的阔叶林都遭到破坏,庐山由于长期得到保护,又因其海拔高度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地带性植被,植物群落类型众多。从某个层面来说可以分为针叶林和阔叶林,因为阔叶林树种较多且杂,所以以下介绍针叶林。针叶林针叶林是指分布在寒温带和中低纬度亚高山,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的森林类型,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松属等种类组成,是寒温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也是山地垂直带分布最高的一种森林类型。它的群落结构分层明显,乔木层一般是单优势种组成,人工林是纯林,半天然林中往往夹杂一些阔叶树种;灌木种类不显著。而庐山地区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柳杉林、日本扁柏林以及小片金钱松林。这些多为人工林、半人工林。黄山松林在1100米以上有局部天然林。亚热带的针叶林,大部分是由于阔叶林遭受破坏后形成的。1)黄山松黄山松分布在牯岭,属松科松属,能适应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耐寒、抗风、耐瘠薄土壤,在悬崖陡壁上也能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生境地段上,才能长成高大的林木,同时也是酸性土荒山的重要造林树种。月照松林里的黄山松绝大多数是人为栽种的,而且长势良好,树龄多在三、四十年以上,说明人为的破坏比较早的。据介绍:解放后,庐山黄山松人工造林面积很大,含鄱口、五老峰、日照峰一带开阔的山脊及土壤较瘠薄的阳坡上约20年生以上的黄山松已形成纯林,林相整齐,树干端直。黄山松与马尾松的明显区别在于黄山松而在土层深厚的山坡或谷地,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黄山松林下有许多萌生幼树生长。2)扁柏林扁柏是一种针叶树种,呈塔尖状,叶子呈鳞片状。庐山典型的扁柏林主要分布在海拔约1050米的回龙路旁。我们在回龙路的扁柏林做了的样方抽查。扁柏林分布在山坡中部、上部或山脊平坦处。对土壤适应性,能耐中性和微碱性,耐干旱瘠薄。庐山扁柏林多分布在东谷回龙路两侧,西谷如琴湖西测。我们所看到都为树干通直的纯林,规定的样方内无层外植物,说明人工次生林的人类影响很大,以至于不能正常发育各种层次的植物,成为纯扁柏林。扁柏属于松科,裸子植物,喜凉爽湿润气候。扁柏树皮为红褐色,裂成薄片,枝条为水平性状生长,枝条背面有白线或微被白粉。3)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东都湿润地区的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分布广泛,特别是在中亚热带的长江流域生长最好,在生境条件优越的地方,年高生长可达1米,直径生长可达1厘米。庐山的马尾松林,一般分布在海拔700-800米以下。如庐山的白鹿洞附近保存的马尾松林。杉木林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以下的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适生于温暖湿润静风的山凹、谷地,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目前,大多为人工栽培的纯林,少量常和马尾松、毛竹或多种阔叶树形成混交次生自然林。杉木林的林相结构相对单一,杉木林下的灌木层种类丰富。4.3庐山常见植物植物名称植物科目植物名称植物科目鸡爪槭槭树科小叶白辛树安息香科山樱花蔷薇科山鸡槭樟科法国梧桐悬铃木科小果菝契菝契科银杏银杏科短柄枹壳斗科黄山松松科微毛柃山茶科鹅掌楸(马褂木)木兰科黄山松松科常春藤五加科油茶山茶科木兰木兰科毛栗壳斗科杜鹃(映山红)杜鹃花科翅果胡颓子科鹅灌草禾本科盐肤木槭树科灯台树山茱萸科山胡椒樟科扁柏柏科山槐树豆科一把伞南星天南星科化香树胡桃科苎麻荨麻科四照花四照花科木樱蔷薇科前胡伞形科庐山椴椴树科牯岭凤仙凤仙科蜡瓣花金缕梅科铁芒箕紫箕科小结:综上所述,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地一座山地。庐山的自然条件使其植物生长茂盛,种类丰富。庐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了气候的特殊性,加上山地海拔的变化,形成了气候垂直带。气候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生物因素进一步影响土壤的垂直分布,进而形成植被的的垂直分布。庐山的自然条件使庐山成为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的山地。4.4植物学实习感想在此次实习中发现,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含油果作物种植废弃物处理及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生态湿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激光雷达发射芯片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商务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AR交互技术在工业设备智能监控与维护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能源与资源行业: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应用报告
- 2025年城市河道整治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实践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机绝缘材料耐老化性能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路径选择与成本效益研究
- 食堂的竞标标书范本
- 介入诊疗质量与安全指标
- 道教与医学的学习资料
- 大厦消防工程技术标
- 水中总氯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HJ586)
- MT 282-1994煤矿用移动式甲烷断电仪通用技术条件
- 第二章-基因工程的载体和工具酶课件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
- 75号公告专利收费项目和标准(官费)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电气原理图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