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3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计划(第一稿)银河小学数学科四年级备课组 叶颖执笔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估算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口算乘法笔算乘法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乘法的估算-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增大一些。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四、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4、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五、教学重点、难点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2、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六、单元评价要点1、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能准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3、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4、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7 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时间备注口算乘法1、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练习)1、进一步提高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2、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埋下伏笔。1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1、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2、通过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方法,培养综合应用多项计算方法的技能。2三位数乘两位数(二)因数中间、末尾有零1、 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自主迁移类推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借助例题素材,为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 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速度。2、 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1积的变化规律1、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1估算1、 进一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2、 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2练习1、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2、 进一步理解两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1综合练习3合 计14八、教学设计:1、口算乘法教学内容: 教材4546页及47页练习六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难点: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3关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选择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 口算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104= 3050= 132= 412=820= 204= 115= 4102=2、回答。你是怎样计算132= 412= 115= 4102=二、 探索新知:1、 创设情境:同学们秋天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出去郊游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学生自由发言。认识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说说他们的速度各是多少?马车约10千米/时 自行车约16千米/时 汽车约80千米/时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2、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3、探讨口算方法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口算算式:163 16030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4、尝试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运用口算方法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其他问题?三练习设计一、基本练习1、做一做:184= 243= 252= 146=1305= 2380= 1506= 713=2、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172 3103 1804 243 128145 3602 156 2603 175 二、提高练习:1、解决问题。(1)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明骑自行车1分钟约行250米,3分钟可以行多少米?10分钟行多少米?(3)某学校共有16个班,平均每班学生有40人。这个学校共有多少人?三、拓展练习:大车限坐25人小车限坐20人一共有70人去旅游,可以怎么租车?(有几钟合适的租车方案) 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62= 173= 1207= 1406= 1305= 265= 3270= 1208= 625= 2、填表。因数25290360750因数5324积2、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 课本4748页,练习六48题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提高口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3、结合口算乘法复习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口算乘法。2难点:解决问题。3关键:深刻理解题中的信息。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 基本口算练习:1、课本第47页第4题。学生口算,同桌互说怎样算的,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二、指导练习:8 3 ( ) 60 4 ( )16 ( ) 180 ( )32 ( ) 240 ( )学生先独立口算、填写,然后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全班交流。三、解决问题 1、一个计算器24远,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远,钱够吗?学生讨论:怎样算?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每棵树苗16远,买3可送一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学生理解题意,大胆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3、动脑筋:先找规律,再计算。110+120+130+140+150=( )( )220+230+240+250=( )( )四、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323= 165= 452= 283= 1802= 2403= 1704= 2503= 1 64= 253= 136= 183=2、找规律,填得数。6 40 12 4 80 6 18 120 二、提高练习:1、列式计算(1)50个7的和是多少?(2)160的3倍是多少?三、拓展练习:1、一篇文章有428个字,小丁姐姐平均每分钟打60个字,那么她8分钟能打完吗?效果评价:(小测题)1、口算下面各题。255= 155= 143= 183= 134= 156=1405= 1207= 4102= 2304= 1603= 1702=2、填一填。6 12 24 30 120 180 3004 3、 解决问题。4、 1、小王骑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5、 2、某校有21个班,每班需要6张挂图,李老师共买了120张挂图,够不够?6、 3、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一束。李阿姨一次买4束,每束便宜多少钱?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及练习七的14题教学目标:1、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2、通过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方法,培养综合应用多项计算方法的技能。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2难点:积的书写位置。3关键:充分应用已有经验,准确领会每一层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 复习:笔算下列各题。1621= 4315= 3844= 6534=(1)学生独立完成(2)请四位学生板演(3)简要讲评,全班校对(4)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和要点。二、新课一、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学生说出算式:14512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1、 怎样计算1451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班交流。2、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试算,指名几个学生板演:14512集体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师生共同小结方法。3、做一做: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三、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完成第49页第做一做。2完成第50页第1题。二、 提高练习:1、 课本第50页第3题2、小医生: 1 3 4 1 5 2 2 4 6 1 6 2 3 3 4 8 0 4 1 5 61 5 2 1 3 4 1 0 4 6 3 8 9 3 8 1 1 9 6 7 3 4 4三、拓展练习:1、课本第50页第2题2、课本第50页第4题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小测)1、 3 2 2 1 4 5 6 7 9 2 8 6 2 4 2 7 1 3 3 5 2、先用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14623= 24537= 45154= 53312=3、李阿姨从某城市乘火车去上海用了25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25千米,该城市到上海约有多少千米?4、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七513题教学目的:1、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笔算技能。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1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3关键:认真分析,深刻理解题中信息。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2476= 46215= 22436=28153= 27142= 18247=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补充作业中的错题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写竖式时,三位数在上面,两位数在下面,计算起来比较方面。二、变式练习:练习七第7题: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把他改正过来。学生先自己检查计算题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改正过来。强调:在平时的计算中,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三、解决问题:1、 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是怎样计算的?通过计算,学生总结出:总价=单价数量 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2、练习七第9、10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四、拓展提高 1、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发现规律。2、12111= 13411= 15811= 16711=一个因数是11的乘法,积有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探究的结果。五、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2323= 26143= 24537= 43285= 33639= 83216=二、提高练习:改正下面各题16432=820 43129=25371 6 4 4 3 3 2 1 2 9 3 2 8 3 8 74 9 2 8 6 1 2 98 2 0 2 5 3 7三、拓展练习1、某鲜花店为迎接母亲节的到来,花店经理花了3000元批发了225束鲜花。如果每束鲜花买15元,售完这批鲜花,花店经理可以赚到多少钱?教学效果评价(小测)1、 我会算。12514= 23618= 43252= 36825=2、 个体户小张经营多种服装,其中一部分服装的价格和当天卖出的件数如下品种西装茄克衫风衣单价/元218125158售出数量/件122113(1) 每种服装各卖了多少元?(2) 一共 收入多少元?(3)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5、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教材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自主迁移类推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借助例题素材,为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关于0的处理。2难点:理解0和非0数字的对位原理。3关键: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进行迁移类推。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2040 1820 1650 24031053 2082 3013 2094二、新课教学:(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火车?学生自由谈话,在谈话中导入新课。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小精灵聪聪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二)学生探究学习1、学生分小组学习。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16030= 10630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见图1)针对第一二组的提问:3为什么和6对齐?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针对第三四组的提问:3为什么和6对齐?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学生汇报交流:10630的计算方法2、学生交流:积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3、做一做: 2 2 0 1 6 0 3 6 0 5 8 0 4 0 6 0 2 5 1 2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引导学生最优化三、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让学生完成第55页练习八第1题。2.课本第55页第2题二、提高练习:1、课本第55页第3题。2、课本第55页第4题3、小医生30430=10020 28040=11203 0 4 2 8 4 3 0 4 0 1 0 0 2 0 1 1 2 0三、拓展练习:1、一种方格纸,每张有702格。有一篇文稿大约写了20张,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课堂评价(小测)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8014 30740 1705042022 20930 207342、一种电话机,每台售价230元。王采购员为单位买了30台,一共花了多少元?7、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部分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速度。2、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3关键:列举实例帮助理解“单位时间”的含义教学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调查、投影。教学过程:(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同学们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你知道他们的速度吗?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自行车 每分钟行驶225米公共汽车 每小时行驶30千米摩托车 每小时行驶15千米小汽车 每小时行驶60千米“速度”指的是什么?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结:“速度”用来表示每分钟、每小时行的路程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表示速度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速度表示法:225米/分 30千米/时 15千米/时 60千米/时速度的写法有什么特点?速度表示:路程/单位时间你还知道其它的速度吗?(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你能算出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25米,不知道他骑的时间,所以没法算出行的路程。出示例3:(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学生先独立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802=16022510=22502、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在上题中,80千米/小时叫速度,2小时叫时间,行的路程叫路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怎样求时间?怎样求路程?教师讲解: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的问题,叫行程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行程问题。三练习设计一、基本练习1、课本第56页第5题。2、课本第56页第6题。二、提高练习:1、课本第56页第8题。 三、拓展练习:课本第57页第9题。 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用统一符号表示下列速度(1)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可以写作 。(2)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叫尖尾雨燕,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可以写作 。2、解决问题小猫:我一秒跑10米小鹅:我一分钟跑30米它俩谁跑得快呢?为什么?7、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教学难点:自主思考探索,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关键:引导观察、对比,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83= 604= 163= 1804= 323= 2404=学生计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二、教授新课1、探索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出示: 62= 204=620= 104=6200= 54=学生先口算这两组题目。为了便于学生表述规律,复习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6 2 = 12 因数 因数 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第一组和第二组题目。汇报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重点讨论:扩大(或缩小)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相同的倍数?学生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2、运用规律,完成练习。125= 60 145=701220=( ) 14( )=2104520=9004510=( )452=( )三、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根据252=50,利用规律,直接写答案。 2520= 25( )=150025200= 25( )=200 252000= 25( )=500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二、提高练习:1、练习九第1、3题三、拓展练习:1. 练习九第2、4题课堂评价练习:(小测)1、找规律再填空245=1202410= 2415= 2420= 2425= 2430= 2435= 2440=2、解决问题(1)每盘36个苹果,照这样,6盘有多少个苹果?(2)5本书摞起来高18厘米,20本书摞起来有多高?30本呢?8、乘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60页例5及对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 进一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2、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教学关键:能视实际情况对两个因数进行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形象美食篇广告合同文本
- 2025年度绿色节能电力设备区域总经销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住宅租赁合同信用担保服务协议
- 2025型班组劳务用工与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合同
- 安徽省舒城龙河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 职业暴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物资管理与调度方案
- 2025年组合文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怎样听课评课》课件
- DB64+1841-2022+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
-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
- OBE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反向思路初探
- GB 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 食材配送沟通服务方案
- 智慧产业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国王的恩赐-传奇-任务全书
- 资产负债表(个体工商户)
-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一PPT
- 水浒人物介绍-鲁智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