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B .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 , 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C . 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 , 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D .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B .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C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D .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2016东营)古诗文默写。关雎中以“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李白行路难以“ _,_”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端无尽的惆怅和迷茫。正如孔子所说“_,_”,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下面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依次改在横线上。各行其事无可置疑广袤无垠瞑思遐想莫名其妙雷霆万钧长吁短叹正经危坐变本加利出奇制胜粗制滥造海誓山盟_改_、_改_、_改_、_改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模仿例句画线部分内容造句,不得重复“诗人”的身份。例句:我应当怎样来歌颂我的故乡呢?假如我是诗人,我要用一首长诗,赞美她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气象。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芳容至孝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 , 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芳容泣而志之_药之可以即愈_且吾有大事未了_闻言色动_(2)下列句子中,“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告之于帝B . 贤于材人远矣C . 仓鹰击于殿上D . 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 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7.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 , 思意不惬。后示张公 , 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 , 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选自世说新语)【注】左太冲: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讥訾(z):讥笑非难。张公: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二京:指东汉班固所做两都赋和张衡所做二京赋,是赋中的名篇。皇甫谧:字士安,学识渊博,在当时名望很高。非贰:非难、不同意。敛衽(rn):整理衣襟,指表示敬意。赞述:称赞传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莫不敛衽_未重于世_(2)下面句中划线的“于”与成语“受制于人”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君文未重于世B . 思乃询求于皇甫谧C . 于是先相非贰者D . 责任重于泰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思意不惬。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遂为作叙。(4)文中左思的做法和“时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8.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论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有删改)(1)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3)结合第段内容,说说划线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4)指出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略作分析。 9.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_!”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良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1)根据上下文内容,仿照“树老根多”一词,在第段处填写合适的内容,限4个字。 (2)“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每点不超过8个字) (3)请结合上下文和提示,将第、段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第段:“母亲”对“我”做了什么事?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第段: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_!”“我”会对母亲说什么呢?(4)第段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5)有时父母的一个眼神、一种举动、一句话都饱含了他们对子女的深情,你感受到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出来。(40字左右) (6)积累链接:孟郊游子吟一诗中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子女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请写出这两句诗。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请将题目“奔跑在 的路上”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题二:不经意间,有很多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请以“重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八、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的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髯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文段中大骂李逵的人是谁?两人起争执的原因是什么?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抄报边框课件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学生课外培训安全协议课件
-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课件
- 智能化交互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专利双方转让协议模板6篇
- 专升本中文题库及答案
- 中医院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6.2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二课时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40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2 遵守规则 课件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T/CIE 189-2023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
- 2025年北京市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借游戏账号合同5篇
- 广播稿的写法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全国行政区域身份证代码表(EXCEL版)
- 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数据处理 北师大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