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 人民版.doc_第1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 人民版.doc_第2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 人民版.doc_第3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整合提升教学案 人民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3由理想到现实: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5由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针对训练1尽管巴黎公社提出了许多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建议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许多建议都没有落实到行动或落实的力度不够。究其主要原因是()a巴黎公社政权的妥协性和软弱性b缺乏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当时普法两国的反动势力较强大d巴黎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状态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为外在的客观原因,故排除;巴黎无产阶级孤军奋战的原因还是因为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故排除d项。二、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阶段世界格局主要表现认识工业革命至二战期间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苏联解体,冷战 结 束。 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振兴(4)多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针对训练2(2019柳州二模)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a彼此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在争夺中相互妥协与克制d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c题干列出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三次事件,这三次事件都因当事方的妥协与克制,避免了矛盾全面激化,故c项正确;一方的妥协与克制,目的是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故a项错误;美苏关系以对抗为主,缓和是相对的,故排除b项;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项目国际格局特征中国国际地位第一次变动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第二次变动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原因: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第三次变动20世纪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针对训练3(2019荆州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能否顺利地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就是能否保证对外开放路线顺利实现的关键。李捷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新基础的奠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影响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变化中有利于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变动。(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外交中的变与不变。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遏制中国等方面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对盟友、对中国、对亚太等方面分析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分析因素;“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瓦解、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问,可从国际局势、两国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分析中美两国外交中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根本原则、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不变。答案(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影响:对盟友来说,促进了亚太地区盟友经济的高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