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免费(三篇)目录: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免费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带答案二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三- 1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免费一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zh zhi ln sh xun z d zh yu lin(_)(_)(_)(_) (_) dn xu k tn w sh zhun mn qin zi(_)(_)(_)(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硕(_) 授(_) 蝴(_) 涩(_)项(_) 受(_) 湖(_) 湿(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若(_)若(_) 山(_)地(_) 一声(_)(_)(_)吹(_)淋 随遇(_)(_)(_)(_)力竭(1)当海潮奔腾涌来时,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我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只有经过_才可以茁壮成长。(3)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_。(4)我_地溜走了,谁也没有发现。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因为所以 不仅而且 即使也1、我(_)要把你投到海里,(_)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别人。2、(_)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我(_)要去看看。3、(_)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_)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1)他爱读书。他爱做读书笔记。(用关联词语将其合并成一句话)_(2)小鹿在河边走来走去。(改为拟人句)_(3)蟋蟀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改为“被”字句)_(4)吴老师病好后,又陆续做我们的班主任。(修改病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左丘明失明著书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深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童年的左丘明由其祖父精心辅导,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刚成年时就有高深的学识。其父左丘成出任鲁国太史,后因病辞归故里,由左丘明继任鲁国左史官。左丘明在任时尽职尽责,严肃认真,发生之国事,务必当日记录,由于日夜操劳,常患眼疾。后来他双目失明,其子继任左史,他便带大量史料草稿回归故里。他身虽残志益坚,决心写一部大型史书流传后世。他把书房命名“左史书舍”,天天心思口述,让子侄秉笔而录。因他身体欠佳,著书时断时续。经几次反复修改和加工提炼,所写的书文字简约,内容丰富。历时30余年,纵贯200余年、18余万字的春秋左氏传已初步定稿,简称为左传。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史料,还写出了历史名著国语,他享年百余岁,完成了该书的大半,后由其子续完。左传和国语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财富。1认真阅读短文,用“”画出描写左丘明身残志坚、编著史书非常辛苦的句子。2请给文中叙述的事件标出详略。(1)童年左丘明刻苦博学。(_)(2)左丘明担任史官尽职尽责。(_)(3)左丘明失明后编撰左传和国语。(_)3第段画“ ”的句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左丘明著书时间_,所著史书史料_。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5读过这个故事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_1他把书房命名“左史书舍”,天天心思口述,让子侄秉笔而录。因他身体欠佳,著书时断时续。经几次反复修改和加工提炼,所写的书文字简约,内容丰富。2 略 略 详 3 长 丰富 4左丘明失明后,身残志坚,编著了历史巨著左传和国语。5童年的努力勤奋能为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七、习作。(20分)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请选择一件你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事情写一篇习作。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之后请同学帮忙修改。_参考答案:一 住宅 临时 选择 地址 优良 洞穴 客厅 卧室 专门 钳子 二 硕士 教授 蝴蝶 苦涩 项目 接受 湖水 湿润 三 隐 现 崩 裂 不 响 风 雨 而 安 精 疲 山崩地裂 风吹雨淋 若隐若现 一声不响 四 1、即使 也 2、因为 所以 3、不仅 而且 五 他不仅爱读书,还爱做读书笔记。 小鹿在河边悠闲地散步。 较大的土块被蟋蟀用钳子搬掉。 吴老师病好后,又继续做我们的班主任。六 6 / 16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带答案二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wi y t d yn m b p (_) (_) (_) (_)pi tu gn hn chng sh qi ro (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牌(_) 煤(_) 折(_) 均(_) 辟(_)脾(_) 媒(_) 拆(_) 钧(_) 劈(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无坚不(_) 坚(_)不拔 骨(_)如柴 草木(_)兵你一定还积累了许多四字词语中,请按要求各写出两个:含有两个数字的词语:_ _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_ _含有反义词的词语:_ 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只有才1. (_)天气寒冷,爷爷每天(_)早起锻炼身体。2.(_)天气寒冷,(_)爷爷仍然坚持锻炼身体。3.(_)坚持锻炼,(_)会有强壮的体魄。果断 果然 武断4.王刚说话很随便,总是(_)地下结论。5.船长(_)地命令儿子跳到水里。6.天气预报今天有雪,(_)到黄昏的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就洒满了大地。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1)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_(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_(3)清晨,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_(4)蜻蜓飞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_(5)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局。(修改病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九寨沟的传说人间仙境九寨沟,世世代代流传着神奇动人的传说和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最著名的一个神话故事是关于那些奇特的湖泊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九寨沟和其他地方一样,干旱贫瘠,缺水少树。男神仙达戈与美丽的女神仙沃诺色姆相爱了,达戈揽九天风云为心爱的沃诺色姆精心磨制了一面镜子,准备送给心上人梳妆打扮用。想不到女神仙沃诺色姆因为激动而在接镜时失手,使宝镜从高空落下,摔成了118块碎片,散落在山沟谷地,变成了118个被人们称为“翠海”的彩色湖泊,从而形成了九寨沟最美丽的景观。关于树正群海沟的卧龙湖也有个动人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白龙住在分水岭弓嘎岭下的白河中,而附近的黑河里住有一条黑龙。这条黑龙非常凶残,年年要九寨沟的老百姓用佳肴美酒、上好的果品供奉它99天。有一年,贫苦的百姓实在供奉不起了,黑龙盛怒之下,竟然99天不吐一口水,不降一滴雨,旱得玉米成干柴,青稞不出苗。老百姓不向凶恶的黑龙屈服,打井找水,掘洞开渠,感动了住在白河里的白龙。那白龙(自告奋勇 自作主张)来解九寨旱情,它带领雷公、电母、雨师,腾云驾雾来到九寨沟方圆百里的群山之上。谁知它们刚开始呼风唤雨,凶恶的黑龙便来阻挠。白龙与黑龙斗了九个回合,难分胜负。多亏万山之神依扎嘎亲摔众山神前来助战,才彻底击败了黑龙。从此,白龙便定居在卧龙湖,掌管九寨沟一方的晴雨。九寨沟从此便(风调雨顺 风雨大作)。人们为感谢白龙,至今还在家里或门框上贴白龙的图案,祈求保佑。1选出文中括号内准确的词语。_、_2这篇神话讲了两个故事,分别是_和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说,女神仙沃诺色姆故意摔落宝镜,从而形成“翠海”的彩色湖泊。B黑龙要老百姓供奉他,老百姓不答应,于是,黑龙就不下雨,使老百姓受干旱之苦。C白龙之所以要帮助老百姓,是因为老百姓不向黑龙屈服,白龙很感动。D现在,当地人在家里或门框上贴白龙的图案,是为了感谢白龙,驱邪避祸,祈求保佑。4你最佩服白龙的地方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_1 自告奋勇 风调雨顺 2 翠海的形成 卧龙湖的传说 3CD4略七、习作。(20分)题目:我渴望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长大”“理解”“独立”“信任”内容真实,感情真挚,400字左右。_参考答案:一 唯一 徒弟 淹没 逼迫 派头 干旱 尝试 求饶 二 牌子 煤堆 折断 均匀 精辟 脾气 媒人 拆除 钧瓷 劈开 三 摧 韧 瘦 皆 七嘴八舌 千军万马 狐假虎威 胆小如鼠 黑白相间 头重脚轻 四 1. 尽管 还是 2. 虽然 但是 3. 只有 才 4. 武断 5.果断 7.果然 五 (1)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2)丝绸之路是通道 (3)清晨,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聊天。 (4)蜻蜓飞那么快,追不上。 (5)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六 11 / 16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三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chu hn ch d ku bi rng y(_) (_) (_) (_)kung qi y fng chu lu z ho(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若()沟()捷()恰()苦()构()睫()给()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呼(_)唤(_) 人(_)鼎(_) 窃窃(_) (_)随(_)而(_) 各显(_)(_) 上(_)入(_)(1)像画波浪线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_、_。(2)读画“_”的词语,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_ (填人物)。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1)这样做(_)帮助他,(_)害了他。(2)(_)你错了,(_)你必须道歉。(3)(_)天空阴雨绵绵,(_)丝毫不影响我们游玩的心情。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来游去。(缩句)_2.他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洋洋自得的神情。(修改病句)_3.鹅把孩子们吓得四散逃开。(改为“被”字句)_4.这只陀螺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改为比喻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废旧电池的危害废旧电池是危害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大杀手!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有毒物质。汞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y)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的健康。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年产量达140亿枚,占世界产量的1/3。如果以全国约3.6亿个家庭,每户每年用10计,消量已是36亿,若加上集团消费,每年“涌现”上百亿废旧电池当不在话下,这些电池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将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实施并倡导废旧电池分类收集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我们的座右铭。保护身边环境、参与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利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的行为也许微不足道,但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联合起来,便足以托起一种文明,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文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暂时-(_) 微弱-(_) 举足轻重-(_)2用一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度旧电池有很大的危性。 我们要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_3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_4预防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有什么办法?_5短文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_七、习作。(20分)题目:我的 要求:这次习作要求是写一个人,可以写你的朋友、家人、老师等。2.把这个人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3.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提示:写人的时候除了写人的外貌以外,还可以抓住关于这个人的一两件事情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_参考答案:一 仇恨 彻底 溃败 荣誉 况且 预防 丑陋 自豪 二 如若 山沟 大捷 恰好很苦 构成 睫毛 给我三 风 雨 声 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小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经济繁荣愿景承诺书4篇范文
- 2025年施工员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
- 2025年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与创新技术探索报告
- 2025年城管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在环保责任中的实践挑战报告
- 教育行业人才流失与吸引机制:2025年行业人才竞争策略报告
- 商业咨询服务协议概要
- 新能源行业2025年国际化进程中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市场拓展模式报告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2025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面设计要点课件
- 生产计划与调度操作手册
- 食品防欺诈培训课件
- 室内墙体拆除合同全文
- 2025年中国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学习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3篇(截至2024年)
- 体育行业反兴奋剂管理制度
- 护理管理的发展史
- 《以产地命名中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