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第8章_第1页
旅游资源开发第8章_第2页
旅游资源开发第8章_第3页
旅游资源开发第8章_第4页
旅游资源开发第8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二 九年八月 第八章长江三角洲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深度开发 2 在多年的景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周庄始终坚持以江南水乡风情风貌和地域民俗文化为核心 不断完善景区建设和实施旅游产品的升级 双桥 沈厅 张厅等人文类景点进一步得到完善 精致典雅 形成精品型景点 同时又恢复重建了周庄古戏台 大手笔高起点构建了以集中展示传统手工艺演示的民俗文化一条街 评弹老茶馆 酿酒工艺作坊 布艺制作 铁器作坊等传统文化样式得到传承和展示 造就了一道游客可游赏可体验的亮丽景观 新增了再现陈逸飞先生与周庄情缘的 逸飞之家 建起了静态展示和动态参与相结合 全方位展示江南水乡渔文化的 蚬江渔唱 文化展示馆等富有周庄地方文化韵味和特色的文化性景观 一 周庄深挖文化内涵 打造文化周庄 一 周庄始终坚持以文化立镇的发展战略 第八章长江三角洲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深度开发 3 而且围绕 生活周庄 民俗周庄 文化周庄 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挖掘地方传统和民俗风情 每年投入80多万元扶持文化遗产昆曲艺术 周庄古戏台已经打出了 赏昆曲 到周庄 的响亮口号 乡摇船 划灯 阿婆茶 丝弦宣卷 打连厢等地方民俗节目包装成深受游客喜爱的参与性旅游项目 又精心筹划了融人文历史 地方戏曲和水乡风情为一体的大型情景表演 沈万三夜游周庄 使夜游项目成为周庄旅游又一亮点 4 周庄古镇以文化立镇战略的实施措施主要有 1 周庄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兴建 2008年底 周庄古镇出台新规 自2009年初起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在该新规中 整个周庄镇38 96平方公里被视为一个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境内急水港为界 分为南 北两大发展区域 南为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 北为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区 在2009 2012年的4年内 周庄将通过吸收改造传统优势资源 合理引进外来优秀资源 高起点规划建设等 南北联动 将周庄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善 业态丰富 特色鲜明 在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二 周庄古镇以文化立镇战略的实施措施 5 2 周庄民风民俗的挖掘与再现 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具有历史价值的明清建筑是周庄旅游的重要内容 同时与古镇相依附的民俗传统 人文历史 地域文化也是周庄旅游不可或缺的 首先 推出了再现周庄历史和民俗风情的周庄博物馆 建起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江南水乡渔文化 蚬江渔唱 展示馆 新增了陈逸飞与周庄情缘的 逸飞之家 投资兴建了沈万三故居等富有周庄地方文化韵味和特色的文化性景观 其次 挖掘 整理和恢复了江南丝竹 宣卷 吴歌等地方戏曲 精心组织了打连厢 挑花篮 荡湖船 划灯等民俗风情表演 深受游客喜爱 特别是坐船听船歌成为特色休闲线路 同时 再现了 摇快船 水上传统婚礼 成为经典游客参与项目 并在景区内推出地方特色传统菜肴 万三家宴 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也使传统饮食文化得到了弘扬 8 5 兴建画家村 增强 画里周庄 文化内涵位于苏州周庄古镇景区的富贵园 是与古镇景区配套 环境功能现代的休闲商业街项目 2006年年底 周庄镇党委 政府将此作为重要载体 对外招商发展艺术创意产业 至今 该画家村已吸引了125位中外画家签约入驻 2007年8月15日 著名画家吴冠中兴致勃勃为这里题词 周庄画家村 9 6 举办旅游文化节庆 传播周庄文化 自1996年起周庄举办一年一度的 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 每届都有一个不同的文化主题 全面展示和弘扬了水乡文化 而且在旅游文化建设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旅游节的举办 将为周庄旅游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全面展示 文化周庄 的旅游形象和文化神韵 2007年周庄国际旅游节期间重点推出了一台主题为 梦萦周庄 的原创大型水上情景 采用开放式 全景式的舞台设计方案 以艺术的手法全方位展示原汁原味 最具民俗特色和文化意蕴的江南水乡风情 10 同里古镇文化立镇战略的实施战略 一 强化文化意识 打造同里艺术特性从本质上来说 旅游就是公众对文化的一种诉求 文化是水乡古镇的永恒主题 绿色GDP 的理念催生了同里文化立镇的战略 1 把同里建成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称同里是 一座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是对同里古建筑群的生动写照 从公元十三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 同里先后建成私家宅园38处 寺 观 祠 宇47座 其中明清两代建筑约占古镇区建筑总面积的70 三 同里文化立镇 打造国际同里 11 2 把同里建成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建筑实物在岁月的磨砺中可能会渐渐褪色与老去 而在民间沉淀下来的民俗文化却是生动鲜活 堪称传统文化的 活化石 民俗文化不仅能加深游客对古镇的体验 更能满足游客的文化 寻根情结 如今 走三桥已成为同里民俗文化特有的品牌 每年都有游客千里迢迢结对来同里走三桥 宣卷 打莲厢 赛龙舟 舞龙 舞狮等节目常年被安排在各个景点表演 使一批民间老艺人重新焕发出活力 民俗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 同里宣卷去年被列入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里镇也在今年被评为苏州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2 13 同里的古色古香 同里的多姿多彩 为现代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成为现代媒体关注的热点 同里是享誉海内外的天然摄影棚 自1983年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 包氏父子 以来 已有 红楼梦 家 春 秋 戏说乾隆 等100多部影视片在同里拍摄 3 把同里建成现代媒体艺术的创作基地 14 同里镇于2009年4月18日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暨第十三届中国苏州吴江 同里之春 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 并举行隆重的开幕式 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江苏省旅游局 吴江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市旅游局主办 同里之春 以文化旅游为主线 将全方位展示千年古镇深厚的文化积淀 2008年 第九届同里罗星洲暮鼓晨钟又将闪亮登场 该活动由吴江市同里镇人民政府主办 同里镇旅游管理办公室 苏州同里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吴江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协办 同里 暮鼓晨钟 活动自2000年举办首届至今 已成功举办了九届 由于活动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因此 使同里罗星洲暮鼓晨钟活动也成为了与苏州寒山寺钟声活动相媲美的品牌活动 二 举办水乡丽人大赛及 同里之春 国际旅游文化节 15 16 17 18 19 20 21 同里古镇在旅游发展中始终坚持文化立镇的发展战略 同里镇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 丰富旅游景点文化内涵 提升文化品位 以2008年为例 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举办了纪念王绍鏊诞辰120周年活动 2 开发婚俗馆和实施会所建设 利用同里走三桥的习俗 收集民间婚庆器具 在崇本堂内布置了旨在全面展示江南水乡婚俗文化的展馆 同时 通过商业化运作 组织开展以游客为主角的江南婚庆活动 完整地诠释了江南水乡婚俗文化 3 创建成全国首个 中国人口文化基地 配合市计生委深入挖掘中华性文化博物馆 崇本堂 三桥景区 珍珠塔 古风园等景点的生育 婚恋文化内涵 创建成全国首个 中国人口文化基地 以此来承办全国性的人口文化论坛 人口文化培训 人口文化教育等活动 探索文化 计生 旅游三者结合 共同发展的新路 三 深挖历史文化积淀 彰显古镇文化魅力 22 一 朱家角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非常大根据新市镇发展规划的要求 朱家角的建设者们在新市镇建设时 大胆地提出了 让古镇居民享受现代文明 的口号 赢得了大量原住民的赞同 也为鼎级展示馆来朱家角落户发出了邀请 自2005年起的短短二年间 丝绸之路博物馆 翰林匾额博物馆 手工艺朱家角展示馆 全华 水彩 艺术馆 延艺堂 逸品堂 音乐会馆 陈南君剪纸工作室 凯创工坊 展塑 华艺堂 等十余个文化展馆相谜落户开张 在方圆仅0 68Km2镇上 接连开出十多个如此厚重的专题文化艺术馆 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的集聚和文化的碰撞 它让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朱家角的意韵 朱家角的品味 七 朱家角文化发展不同凡响 文化旅游独树一帜 23 上海古镇朱家角通过注入新的文化艺术内涵 在保护古镇的同时 激发其新的文化艺术原创力 2008年9月 音乐家谭盾被青浦区政府聘为朱家角新市镇文化建设艺术委员会委员 同时被聘的还有十多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 如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 韩国美协会长李斗植 导演冯小刚 演员张国立 中国美协副主席韦尔申 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 上海美协副主席俞晓夫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 香港视觉艺术家叶锦添 摄影家尔东强等 古镇计划向100多位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提供租期10年的免费工作室 24 目前 朱家角古镇已经开发出 上海朱家角水乡世界音乐季 朱家角端午节 等活动项目 相继建成开放 申窑 朱家角丝绸之路艺术馆 翰林匾额博物馆 陈南君剪纸工作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博物馆 朱家角凯创工作室 全华 水彩 艺术馆 朱家角世界音乐会馆 全华艺术馆 延艺堂 等艺术场馆 计划与实施中的 古涧堂 四民会馆 国家粮仓 朱家角文化艺术中心 谭盾音乐厅 演译剧场 证大西镇 尚都里休闲广场 江南SOHO城 以及即将筹办的 国际手工艺人节 水彩画双年展 等 使朱家角在融合古今中外的舞台上唱出了好戏 25 二 旅游节庆与相关论坛塑造朱家角文化旅游品牌 2005年上海水乡朱家角杯摄影大赛 让全国鼎级摄影师汇聚朱家角 2006年 中国龙 端午民俗活动 让中外游客享受并记住了朱家角有粽子 有龙舟 有水浪 有欢笑 有激情 有向往的民间节目 2007年举办的 华赛 吸引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关注 硬是把小小的古镇推向了世界的平台 尤其是2007 2008年国庆期间连续二次举办的 水乡世界音乐节 激活了民俗的和现代的旋律 让宁静的古镇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 更加厚了千年古镇的文化积淀 2003年7月 探讨如何重塑朱家角雄风的专题研讨 为朱家角喊出了 留根 的呼声 2004年7月 探讨如何发展 全球一体化 趋势中江南水乡 开启了 新江南水乡 论坛的先河 唤起了人们对 留存古迹 的灵感 2005年10月召开的 新江南水乡 论坛 催生了创建国内 度假旅游第一地标 的工作思路 朱家角前所未有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2007年 宜居国际高峰 论坛和2008年 世博与文化创新 论坛的相继举办 更是把人们的视野统领到了打造文化旗舰 营造宜居环境的氛围中 26 在整个古镇再造计划里 最大的亮点当属古镇绝版资源 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和民居民宅的招商拍卖 为了提升古镇文化品味 将古镇中的原住民和不具文化含量的商业形态逐步置换 目前 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已收购了包括涵大隆酱园 江南第一茶楼等在内的217户老民宅和23幢优秀历史建筑 并推出部分招商 鲁千林表示 筑巢意在引凤 买椟为了藏珠 公司推出优秀历史建筑招商 是希望能在完整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 改造其内部功能 再造为文化类展示馆 俱乐部 会所等 对已置换的老房民宅 则部分地保留居住功能 通过拍卖吸引海内外高品位人士入住 或改作供游客体验江南水乡原味生活的民俗文化旅馆 三 置换老宅 兴建文化设施 27 古镇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是一个民族世代绵延的记忆载体 每个时代都在古镇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保存古镇的记忆 保护历史的延续性 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演绎 和谐社会 与 和谐城市 的理念 着力展示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 以及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世博会 赋予了朱家角机遇 为古镇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 搭载上海世博会历史性机遇 塑造历史文化朱家角 28 以创意激活传统民俗 比如每年举办 中国龙 朱家角中国民俗节系列活动 将朱家角特有的都市水乡景观 水乡地理以及水乡文化特质 与中国传统端午节 中秋节丰富多姿的民俗风格相交合 以坊间的方式 以农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