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回眸 近代化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 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理性化和科学化 解读历史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解读历史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 20世纪初 技术 制度 思想 开端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背景 领导阶级目的时间口号内容结果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60 90年代 自强 前期 求富 后期 地主阶级洋务派 创办近代军事 民用企业 创建新式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自学质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内外交困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 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 湖北织布局开办后 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筹建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北京 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 背景 领导阶级目的时间口号内容结果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19世纪60 90年代 自强 前期 求富 后期 地主阶级洋务派 创办近代军事 民用企业 创建新式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自学质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内外交困 失败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败后 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 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A 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 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C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点拨提升 1 2011 南充 19世纪中后期 清政府开明官员掀起的 师夷长技 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创办报刊 A 2 2011 达州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A 禁烟运动B 鸦片战争C 太平天国运动D 洋务运动 D 根本原因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消极意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点拨提升 探究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你怎么看 戊戌变法 背景序幕 马关条约 签订 民族危机加深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自学质疑 阶级 1 2011 贺州 1895年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康有为 梁启超联名发起 公车上书 从此揭开了A 义和团运动的序幕B 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C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D 变法维新的序幕 D 2 2011 青岛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一书中介绍说 1840年以来 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 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 这里 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 的标志性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洋务运动C 公车上书D 新文化运动 C 时间领导者内容 1898年6月到9月 光绪帝 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军事 结果作用失败原因 百日维新 失败 戊戌政变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封建势力强大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没有发动群众 皇帝无实权 1 2011 南宁 甲午战争后 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 提高了行政效率C 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 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A 2 2010 铜仁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 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D 3 十九世纪末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对 思想启蒙 理解正确的是 A 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B 使人们知道学习西方生产技术的重要性C 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D 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4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这首绝命诗出自 A 康有为B 谭嗣同C 梁启超D 康广仁 D B 4 09成都中考 第8题19世纪末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 称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掀起了救亡图存的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新文化运动 B 5 09南京中考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 8 08威海学业 第11题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公车上书 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 B C D A 9 08山东中考 第7题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 康有为B 谭嗣同C 梁启超D 严复 B 辛亥革命 孙中山为革命所做的准备活动 孙中山 1 建立兴中会 1894年檀香山 2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5年日本东京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 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 自学质疑 机关刊物 民报 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 2011 牡丹江 振兴中华 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 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 为了振兴中华 他 创办 中外纪闻 建立中国同盟会 提出 三民主义 发起 公车上书 组建兴中会A B C D A 2 2011 西宁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 民生 主张的人物是A 陈独秀B 孙中山C 毛泽东D 邓小平 B 3 2011 巴中 中国近代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孙中山D 毛泽东 C 4 2011 枣庄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 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不包括A 民权主义B 民主主义C 民族主义D 民生主义 B 5 2011 莱芜 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 民生 人大代表提出了 上学难 看病难 住房难 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 民生 他的这一主张是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D 平均地权 D 6 2011 天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有关部门将举办纪念活动 考虑到这里首先发动了起义 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定在A 武昌B 南京C 南昌D 上海 A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时间地点发展结果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一个多月时间 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成立中华民国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探究 有人说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怎么看 13 2011 沈阳 1911 1912年 武昌起义的爆发 中华民国的成立 推翻了清朝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对清史来说是终结 对民国史来说是开创 富有划时代意义 与上述活动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 林则徐B 毛泽东C 邓小平D 孙中山 D 14 2011 贵阳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 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 政治上的大解放 是指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 15 2011 南充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 16 2011 黄冈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 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 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 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材料中的 它 是指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 B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的 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 据材料一 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 材料二说明了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什么现象 3 指出材料二中 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 事件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 的原因是什么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反帝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海峡两岸共同庆祝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叙述正确的是 发生在1910年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A B C D B 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为了中国的富强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 下面探索中 与孙中山有关的是 同盟会成立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兴中会成立A B C D A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 再接再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近代中国 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 著书立说 宣传进步思想 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 自强 求富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民主和科学 D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自学质疑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创刊1915年 上海 民主和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新青年 杂志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前期 提倡民主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自学质疑 新文化运动 根据以下示意图 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特点 由表及里 层层递进 逐渐深入 单元小结 课堂检测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下列哪一运动时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A 公车上书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北伐战争 2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有关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B 学制度 学思想 学技术C 学思想 学制度 学技术D 学技术 学思想 学制度 3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 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 求富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维新A B C D 4 在学习 新文化运动 一课时 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 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 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所谓 近代化 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以及思想文化上的 西化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边防管理专业题库- 舆情安全在边防管理中的作用
- 2025年大学技术侦查学专业题库- 视频取证分析与数字取证技术研究
- 2025年大学消防指挥专业题库- 大学消防指挥专业学科交叉研究
- 工伤安全防线培训课件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过关检测试卷【全优】附答案详解
- 2024年公安消防队试题【综合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试题一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事业单位联考考前冲刺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湖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小班晨间活动体能大循环
- 绿化小型工程合同范例
- 涂层材料与叶轮匹配性研究-洞察分析
- 讯问笔录课件教学课件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文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19年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与病理诊断行业分析报告
- (正式版)JB∕T 7052-2024 六氟化硫高压电气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