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检测卷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 . 平面镜B . 凸面镜C . 凹透镜D . 凸透镜2. (2分)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 . 用弹簧秤测量力B .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C . 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D . 用粒子轰击原子研究原子结构3. (2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 .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4. (2分)与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B . 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C .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D . 手影5. (2分)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时限的。酒厂把瓶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背面,贴在酒瓶上。字虽然很小,但我们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这是因为( ) A . 人的眼睛有特异功能B . 字被瓶的玻璃放大了C . 字的放大像离人眼更近了D . 字被瓶中的酒放大了6. (2分)2017年11月,深圳北站也终于迎来“刷脸进站”的消息,新增了16台自助核验闸机,一名乘客可以在35秒内成功刷脸进站,效率比人工核验更高,每台自助验证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摄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B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C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D .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7. (2分)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应该使( )A .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 .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 .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 .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8. (2分)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B . 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C . 物体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D . 用望远镜观察月球时,月球在望远镜的物镜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9. (2分)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 A . 焦距较大的凸透镜B . 焦距较小的凸透镜C . 焦距较大的凹透镜D . 焦距较小的凹透镜10. (2分)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 . B . C . D . 11. (2分)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 正立、放大的虚像B . 倒立、放大的实像C . 倒立、缩小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实像12. (2分)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 .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 .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13. (2分)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 .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 . 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 . 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14. (2分)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B . 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C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D . 使用投影仪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15.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 . 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 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D .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16. (2分)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 .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 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 .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17. (2分)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B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C .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18. (2分)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虚像是人的幻觉,其实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 .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 . 实像都是由光线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线的反射形成的D . 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虚像都是与物等大的19. (2分)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C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D .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20. (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21. (2分)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22. (3分)现在的手机都有照相机的功能,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在流行的“自拍神器”给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_(选填”物距“或“像距”),从而增大拍摄范围,所成的像将变_。 23. (4分)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所成的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选填“远”或“近”)些。三、 简答题 (共2题;共9分)24. (5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_的_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_,它的镜头相当于_,它用_来承接像25. (4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_变大 (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cm处最为合适 (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