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排工程防洪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道排工程防洪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道排工程防洪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道排工程防洪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道排工程防洪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高新区元华路(三环路绕城高速)道排工程一标段防洪急救援预案成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二一四年三月高新区元华路(三环路绕城高速)道排工程一标段防洪急救援预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成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二一四年三月一、编制依据(一)、成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府城大道节点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二)、成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府城大道节点隧道隧道雨水泵站工程建筑施工设计图。(三)、本单位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拟用于本合同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 (四)、中治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提供的高新区元华路(三环路绕城高速)道排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五)有关主管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标准。(六)、现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规范、标准和规程。(七)、根据成都市近十年最大的一次日降水量。(八)、建设范围内区域汇水面积及排水设施行洪水能力调查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合同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要求,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确定本工程创优规划,并以此来编制本防洪预案。2、在仔细踏勘工地现场,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场的特点,场地、交通、地下水位、料源、50年一遇的最大连续降水量等,我公司将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3、我公司是通过国际认证体系机构认证的单位,将严格按照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ISO9002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认证体系,强化安全、质量等先进保证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本标段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4、对防洪预案的制定、防洪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于规范化及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有效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的安全、确保工程工期。三、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府城大道节点隧道,位于元华路(三环路绕城高速)与府城大道相交处,为元华路下穿城大道的双向6车道隧道。下穿隧道共480m,其中框架段为120m,北侧及南侧船槽段均为180m。隧道东侧现状有8米宽肖家河,与隧道净距612米。2、工程现状概况隧道设计起点桩号K0+670,设计终点K1+150,全长480m,框架长120m,北侧及南侧船槽长度均为180m。框架段位于道路圆曲线内,曲线半径为1000米。主框架:1.0m(侧墙)+0.5(检修道)+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路缘带)+0.25(护轮带)+0.6(中墙)+0.25(护轮带)+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护轮带)+0.5(检修道)+1.0m(侧墙)25.6米;船槽:0.5m(侧墙)+0.5(检修道)+0.2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5(路缘带)+0.25(护轮带)+0.6(中分带)+0.25(护轮带)+0.5(路缘带)+10.0(3.5+23.25车道)+0.25(护轮带)+0.5(检修道)+0.5m(侧墙)25.6米;3、施工期间的工程概况在工程施工期间,正值四川盆地的雨季来临。沟槽开挖深度超过5米,最深处达到8m左右,开挖最大宽度为47.4m。本工程全长480m,红线宽度80m。由于本工程属于明挖沟槽,导致下穿隧道为整个施工区域的地势最低点,容易积水。根据成都市10年来最大日降水量为114.4mm,整个施工区域的日最大积水量为11980m3。四、地质条件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及白垩系上统灌口组地层(K2g)。现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色杂;表层为混凝土路面;其下主要由回填砂卵石及砖瓦块等组成,湿,松散。全场地分布。素填土:灰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可塑(稍密)为主,混少量砖瓦碎块等硬杂物;湿。仅部分地段分布。人工填土分布连续,厚度1.86.7m。(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粘土:褐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钙质其结核;缓倾裂隙较发育,隙间充填灰白色粘土矿物。硬塑。分布基本连续;厚度0.65.4m。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钙质结核;分布基本连续;以硬塑为主。厚度0.53.2m。粉土:灰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湿;部分地段分布,厚度1.42.5m。细砂:灰黄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及其它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湿饱和;松散。呈透镜分布于卵石层顶部,最大厚度约2.9m。中砂:灰黄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及其它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饱和;松散。呈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中,局部地段混少量卵砾石;最大厚度1.3m。卵石:灰色;成分以岩浆岩为主,变质岩次之;多呈亚圆形,卵石以弱风化为主;卵石粒径一般为38cm,最大大于15cm;充填物以砂土、砾石为主,混少量粘性土,含量约15-45%。根据其特征及N120击数,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附录F表F.0.3,将其划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四个亚层:、松散卵石:充填物含量约35-45%。钻进较容易,N120平均击数为2.48击/dm。、稍密卵石:充填物含量约30-35%。钻进较容易,N120平均击数为5.69击/dm。、中密卵石:充填物含量约20-25%。钻进较困难,N120平均击数为8.15击/dm。、密实卵石:充填物含量约1520%。钻进困难,N120平均击数为14.89击/dm。隧道区卵石层顶面埋深 6.211.0m之间。(3)、白垩系上统灌口组地层(K2g)泥岩:紫红色、暗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可见灰白色矿物(石膏)斑点、团块及其条带。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两个亚层:、强风化泥岩:岩体结构已大部份破坏,构造层理不清晰。岩芯长度525cm,岩体较破碎。局部地段分布。上部夹薄层(15cm)全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岩体结构基本未破坏。岩芯长度555cm。岩体基本完整,不易击碎。该层厚度大,本次勘察未揭穿。隧道区基岩顶板埋深14.2-16.8m。与第四层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本场地现状基岩出露普遍较浅,大约15.017.0m,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为275m/s,覆盖层厚度大于5m。隧道区砂土(细砂、中砂)地质年代属Q3,为不液化土。隧道区地貌单一,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处于稳定区。五、危险源分析本工程的沟槽开挖深度较深,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本工程段的土质结构相对较差,大部分属于膨胀土和人工填土,遇水易软化变形失稳。在沟槽边设有施工通道、距沟槽4米宽度范围内有社会车辆通行,较易产生震动荷载对边坡的稳定造成威胁。因此本工程在遇洪涝天气时,第一个薄弱环节是在开挖期间坡顶和边坡易被雨水浸泡造成塌方并影响两侧临时道路的通行安全,给车辆及行人带来安全隐患;第二个薄弱环节是开挖过程中如遇洪涝天气。根据管探情况显示在管道周围的回填土非常湿润且回填土密实度较差,有明显的积水,管道运行过程中有渗漏现象,因此在管体周围的土质局部已被水浸泡,其整体稳定性较差,土体自身可能已不具备抗变形能力,再加上受雨水的浸泡非常容易造成塌方,并损毁正在运行的自来水管道,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后果;第三个薄弱环节是在主体施工期间,突遇洪涝灾害天气造成边坡的失稳,或主体框架被水淹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质量事故。六、排洪抢险预防措施(一)施工管理体系我项目部围绕这一潜在威胁,将府城大道节点隧道隧道的防洪能力纳入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公司已派专业安全员对此进行监管,对施工范围内存在的沿线管道及排水沟进行彻底疏通和清掏以确保其正常的行洪能力。 并组成昼夜巡查小组对现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一但发现危险情况将立即着手处理并及时上报项目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通知各管养单位,后附各管养单位的联系电话。项目拟制定以下机构进行维护巡逻:序号姓名文化程度职称拟订担任职务电话号码1李阳大专安全工程师组长135501969272刘强大专助工副组长135086729863王绍明中专巡逻员136830483764李国才中专巡逻管护单位紧急电话: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交通事故电话:122成都市电力局:88791328高新区煤气服务公司:82953571成都市自来氺公司抢修电话:87741166成都市路灯管理处:87730446成都市南郊电信厅:85580222成都市市政设施管理处:86915108(二)责任及权限1、 组长具体责任是:安全负全面责任;按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协调解决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安全,完成具体的指标任务。2、副组长具体责任是:配合组长协调处理各种事情,落实各个计划和安排。3、机械组长具体责任是:协调和安排各种机械。4、电工组长具体责任是:负责在汛期的供电,保障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转。5、巡逻员具体责任是:及时了解天气状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一但发现险情立即上报组长并协同做好防护工作。(三)、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位置低洼,一但发生洪涝灾害整个工程的大气降水将全部汇集到框架段。根据成都市十年一遇的最大日降水量为114.4mm进行考虑,其汇水量高达11980m3,按照7.5kw的潜水泵在扬程10m的高度范围每小时抽水量为226.08m3,约需11台潜水泵在5小时才能将全部氺抽干。考虑本工程的特殊性,边坡和结构不能被氺直接浸泡,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各种施工机械,机械的使用时间为工程开工泵站具备排氺能力为止。具体的排洪抢险主要设备数量如下。主要设备清单:序号名称型号单台功率单位数量备注1汽车吊车25T台1租用2挖掘机240台2租用3长臂挖掘机330台1租用4装载机50台3租用5抽水泵1005kw台5租用6抽水泵2007.5kw台11租用7推土机台1租用8运土车10T台6租用9防水布M220000购买费用合计(四)、主要施工预防方案1、硬化边坡及坡顶将护坡的上口壁到施工围板之间的平台全部硬化。在距离围板50cm处设置一条混凝土截氺沟,过氺断面为0.20.20.2m,沟壁及沟底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厚度为0.2m,并涂刷防水剂。将护坡的钢筋网从上口壁向围板方向延伸一米,并采用10cm厚的C20的混凝土进行喷护,其余部位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将整个平台进行封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一但发现混凝土产生裂纹,及时用防水沥青将裂缝进行覆盖,防止雨水的入浸对边坡造成危害。并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在坡顶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一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具体观测方案详见府城大道节点隧道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2、坑道底部设置边沟、集水坑、安防水泵,并在0+670和1+150处设置横向截水沟,在沟的两段挖集水井,设置潜水泵,防止纵向上的地表氺进入坑槽。3、针对现状自来水管漏水,为防止边坡被漏水侵蚀,现行所有的降水井从土方开挖之日起(2014年4月25日)全部进行工作,视情况换泵。4、红线外围防水基坑开挖前,完成地面排水系统,基坑开挖中,要保持地面排水系统的完善,将基坑地表水、雨水及坑内水采取明沟、集水井、水泵系统排入市政地下排水系统,具体做法:1)、基坑坡顶外1m处设置0.3m*0.4m排水明沟,纵向坡度1%流入集水井,再通过沉淀池与市政地下排水管连接。2)、基坑内,在基坑边开挖0.3m深的排水沟,断面为.3m*0.4m排水沟,每隔20m设置一个集水井,井深1m,断面10001000mm,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潜水泵,抽水到坡顶外排水明沟。3)、明沟、集水井、沉淀池做法:沟底、井底或池底浇筑50mm厚C10砼,沟侧、井壁或池壁用50号水泥砂浆砌120mm厚红砖,面抹20mm厚的1:2.5混合砂浆。并在沟槽的两侧安装临时防护栏杆,栏杆的高度为1.2m,并设置防护网,派专人进行看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开挖平面图:栏杆防护图:开挖断面图:(五)、排洪抢险措施1、防洪抢险的预警机制根据本工程正值雨季,且汇水面积较大,基坑较深的特点成立专门的预警机构。由安全工程师和安全员组成领导小组,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提前分析并预警。预警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及时掌握最新的天气状况,并和气象部门进行沟通;、 对场地周边的水系进行调查走访,了解近几年出现的最高水位,查找现场抽水的出水口以及出水口的最大过流断面,并与方案中最大出水量进行比对;、 督促材料员购买或租赁施工机械清单中的机械计划并进行妥善保管;、 监督巡视小组是否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 发现险情,立即通知防洪抢险小组组织机械、材料、人员进入抢险现场,并上报项目指挥部。、 清查设施设备完好及现行运行情况预警小组成员名单序号姓名职称拟订担任职务电话号码1李阳工程师组长135501969272刘强助工副组长135086729863王绍明中专预警员136830483764李国才中专预警2、防洪抢险组织防洪抢险队伍,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协调,根据现场突显的情况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排除积水,保障工程人员和结构的安全,降低因灾害带来的损失。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机械、材料等物资,抢险队的工作内容:、提前会同预警小组督促协调各种抢险工具的到位情况,安排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根据预警信息,将现场的边坡进行必要的覆盖和检查,并要求沉降观测单位对所有的位移点和沉降点再次观测复核并上报指挥部,边坡和护顶如果有开裂的现象,应立即进行封堵和覆盖。撤出在施工场内的各种施工机具和设备以及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现状情况开挖截氺沟和积水坑。;、安排机修人员对抢险设备和施工用电以及备用发电机进行检修,为每一个参与人员配发相关的防护用品,并配备专门的备用伤员运送车;、险情一但发生,将各关键点及危险点派专人监护(站在安全的位置)。确保红线外侧临时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堵塞,并设置一台长臂挖掘机进行随时疏通。防止红线外的洪水涌入施工场地;、安排布置大功率水泵进行抽水作业,并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如果边坡顶有轻微的开裂时应采用挖掘机放缓边坡卸载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