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 教师:邢佳雪.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 教师:邢佳雪.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 教师:邢佳雪.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歌子教学设计赤峰市阿旗巴彦包特小学 邢佳雪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感受词的韵律节奏。2. 感受词中美景,想象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读出词的节奏与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全词。2. 体会诗人通过词中美景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1、 课前三分钟全体同学3分钟配乐吟唱古诗乡村四月,为新课营造愉悦、轻松的氛围。2、 导入新课伴着大家的古诗吟唱声,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乡村四月时的别样景致。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古诗词,跟着张志和的脚步一起走进他的那首词渔歌子(齐读课题)。3、 了解词牌 1.回顾忆江南,引入词牌名。 2.介绍词牌。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种曲子。张志和正是将渔歌子这一曲子填上了词呈现给了我们大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首词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美美地品读欣赏吧!4、 韵律读1.小组合作,将词中的生字读准。2.注意朗读韵律,以223节奏读给小组同学听。3.小组展示:可以推荐本组读得最好的进行展示,也可以小组一起诵读。五、趣味读1.以223节奏模仿古人摇头晃脑齐读,通过肢体的晃动寻找节奏韵律。2.体验新的节奏:43节奏。(注意读的时候速度不要过于慢)3.挑战223、43节奏混读。(体会不同节奏朗读的不同韵味)六、韵脚、长短句。1.韵脚:ei2.长短句。七、乐中赏景 1.曾有人这样评价张志和的词:酒攀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同学们这句话说张志和的词中还有画呢!那究竟有哪些景物在画面中呢?快去和小组同学仔细读一读,去发现词中的景物吧!(播放音乐渔歌子)2.小组讨论,组织语言,准备汇报。3.小组汇报。我从.句词中看见了.这些景物。(山、白鹭、桃花、水、鳜鱼、风雨、垂钓人)8、 执笔画景 1.空洞的语言总是让人难以体会词中风景之美,老师真想亲眼看一看那词中的美景。你们能满足老师的愿望吗?那就请拿出你们的画笔,将你们刚刚说出来的美景画在画纸上,涂上颜色,配上文字呈现给大家吧! 2.小组合作作画。 3.小组展示。9、 配乐吟诵,感悟词情。 1.如此的美景真叫人陶醉,同学们不如我们试着让这美景动起来吧!闭上眼睛,你就是词人(师生对话,想象画面)。师:坐在西塞山脚下,你听到了什么?生:白鹭鸟在叫。师:你的身边恰好有一株桃花树,你闻到了什么?生:桃花香。师:别忘了,那桃花树下还有一条小溪呢!生:还有溪水叮叮咚咚的声音!师:诗人正戴着箬笠,披着蓑衣在雨中垂钓。生:还有风雨声。 2.在大家绘声绘色地描述中,这幅美景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身处这样的美景,你的下心情如何?(悠然自得、闲适、身心愉悦)那就让我们以歌曲的形唱一唱渔歌子这首词,唱出心中的闲适与愉悦吧! 3.配乐跟唱。10、 了解写作背景。 1.这样的美景,难怪张志和不愿离去回家。这可急坏了他的哥哥,为此他的哥哥张松玲还特意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来劝弟弟回家呢!(ppt出示) 2.词中有这样一句话: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你们知道哥哥要弟弟干什么吗?(回家) 3.师生以词句对话。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4.他为何不愿回家?仅是因为眼前的美景吗?(PPT出示张志和为官经历) 原来他还厌倦了官场的黑暗与明争暗斗,他喜欢的仅仅是那一份在自然间的悠然自得啊!同学们,我们就来读一读吧!读出张志和的淡泊名利与悠然自得! 5.齐读。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