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辣椒栽培技术.doc_第1页
大棚辣椒栽培技术.doc_第2页
大棚辣椒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是在寒冷时节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在棚内栽培喜温蔬菜以达到早熟、高产和高效的栽培形式。 一、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 冬天,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气温和土温,温室大棚膜要尽量盖严。一般以温度为主要因素考虑,并根据外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要及时通风降温,即在早上9点以后把大棚两边的薄膜向上卷起1030厘米,如棚内温度较高时就将边膜卷高一点,棚内温度较低时则卷低一点,但是必须在下午5点前将卷起的膜放下并压好。禁止在中午高温时放风,以防辣椒萎蔫。棚内空气湿度,在晴天棚温升高放风时降低,而在阴天、夜间、封闭时就要高一些,辣椒适宜的棚内湿度为6070%,如棚内湿度大于70%时(棚膜上出现水滴),只要温度不低于10,可在中午前后采取短时通风降湿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如果棚内湿度低于60%时,则应该加强保温措施,尽可能使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025。在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时,要加强保温措施,不能在将大棚两边的薄膜卷起,造成棚内温度下降,必须保证棚内温度不能低于10,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求。 如果大棚内空气湿度低于50%时,直接影响辣椒的光合作用和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棚内空气湿度大于70%时会造成辣椒徒长,而且有利于各种病菌孢子的发芽和侵染,引起病害发生流行。因此,要进行通风换气,促进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相交换。 二、温室大棚内合理密植 在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晒垡,每亩施23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一包,普钙一包作底肥。辣椒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采用单行定植,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 三、田间管理工作 1、温度的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辣椒(甜椒、皱壳辣)的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气温上升,苗期揭膜通风换气时间在9时-10时,下午15时-16时后要关门盖膜。 2、水分的管理:辣椒较耐旱不耐涝,要获得高产,必需加强水分管理,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追肥:(1)轻施苗肥:定植成活后,每亩生根剂500克,丰安5公斤,并结合中耕灌水。(2)稳施花蕾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多分枝结果,每亩施施普旺14-6-30旺花宝1-3公斤 。(3)重施花果肥:氮、磷、钾,注意距植株根脚810厘米,以免烧根,或肥料直接接触根茎造成腐烂或每亩用丰安+冲满福冲施。 四、病虫害防治 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 1、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青枯病、根腐病等,药剂用速退病毒宝、83增抗剂、杀毒矾、克露、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米鲜胺、粉绣灵、粉锈清、硫悬浮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根腐灵、辣椒腐落灵等防治,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防2-3次。 2、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等,药剂用48%吡虫啉、瑞华、氯氰菊酯、阿维菌素、除虫菊脂、印楝素等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防2-3次。防治方法:白粉虱: 1用速扑蚜虱、速奇、吡虫啉、康福多、蚜虱净等喷雾。 2人工释放丽蚜小蜂。 3黄板诱杀:硬纸板上涂橙黄色油漆,干后涂上一层机油,每亩设30块,置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同。蚜虫:4采用银灰薄膜覆盖,达到避蚜防病目的。 黄板诱蚜:方法同上。 烟青虫:及时打杈,摘除虫果。 5诱杀成虫:糖10份,酒、醋各份,加水8份,配成混合液,加90%晶体敌百虫少许,晚上放田间,每亩一碗,连放10天,每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